皮带接头胶料厂家解析:未硫化中垫胶与覆盖胶的区别
在皮带硫化接头施工过程中,部分从业者易混淆未硫化中垫胶与覆盖胶的功能,甚至存在混用现象,直接导致接头服役寿命显著缩短。作为深耕胶料生产领域十余年的企业,本文将系统解析二者核心差异,为选型工作提供专业参考。
![]()
核心定位:一个管“内在加固”,一个管“外在防护”
二者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功能定位上,从产品命名即可明确其核心用途:
未硫化中垫胶(行业俗称芯胶)定位为“结构增强层”,主要应用于皮带接头的中间核心区域,核心功能是填充钢丝绳或织物骨架层的间隙。在硫化反应过程中,其呈熔融流动状态,可充分渗透至骨架材料间隙,与皮带母体橡胶及骨架材料形成一体化结构,有效消除接头内部空隙缺陷,显著提升接头抗拉伸强度。
未硫化覆盖胶(简称面胶)定位为“表面防护层”,铺设于接头最外层,直接与输送物料及滚筒接触。其核心作用为提供耐磨、防腐及抗冲击性能,降低物料摩擦对接头的损耗,同时隔绝水分、油污等腐蚀性介质对内部结构的侵蚀。
性能侧重:参数差异化决定应用边界
![]()
从生产工艺角度分析,二者的配方体系及关键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功能针对性极强,不可混用:
1. 流动性:中垫胶需具备高流动性,以彼科森中垫胶为例,其在145℃硫化温度下可实现快速流动,确保充分填充细微间隙;覆盖胶流动性需严格控制在较低水平,若流动性过高,易在硫化过程中向侧面溢出造成浪费,同时导致接头表面平整度超标。
2. 耐磨性能:覆盖胶为接头耐磨核心组件,邵氏硬度通常控制在65-75 Shore A,通过添加炭黑、耐磨填料等功能助剂,其耐磨性能可达中垫胶的2-3倍;中垫胶邵氏硬度设计为55-65 Shore A,核心保障弹性及粘接性能,无需追求过高耐磨指标。
3. 粘接强度:中垫胶侧重与骨架材料的界面粘接,对钢丝绳的剥离强度需达到15N/mm以上;覆盖胶主要实现与中垫胶及皮带表层的粘接,剥离强度达到10N/mm以上即可满足工程需求。
![]()
应用场景:施工位置与工况决定选型方向
1. 施工位置:中垫胶夹设于接头中间区域,仅与骨架层及皮带内层橡胶接触;覆盖胶铺设于接头最表层,上下表面分别与中垫胶及外部环境接触,边缘需与原皮带覆盖胶实现平齐对接。
2. 工况适配:矿山、港口等重载、高摩擦工况,需选用高耐磨等级覆盖胶;电厂、粮食输送等轻载、清洁工况,选用常规覆盖胶即可满足需求,但中垫胶仍需选用高粘接性能型号,尤其针对钢丝绳芯皮带接头。
厂家专业建议:三大选型要点规避风险
1. 严禁功能替代:禁止将覆盖胶替代中垫胶使用,否则会因流动性不足导致间隙填充不充分,引发接头开裂;更不可用中垫胶替代覆盖胶,其耐磨性能不足,短期内即出现严重磨损失效。
2. 优先配套选购:建议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中垫胶与覆盖胶套装,如我厂配套产品,其硫化参数(145℃硫化温度、1.5MPa硫化压力)完全匹配,可有效避免因参数不兼容导致的硫化不同步问题。
3. 核查性能指标:选型时需核查产品检测报告,中垫胶重点关注“剥离强度”及“熔融流动性”指标,覆盖胶核心核查“耐磨指数”及“耐老化性能”,杜绝选用无检测报告的非标产品。
![]()
综上,未硫化中垫胶核心保障接头结构强度,覆盖胶重点保障接头服役耐久性,二者协同作用方可使接头寿命达到原带体的90%以上。若需获取针对性选型方案,可在评论区告知工况及皮带类型,厂家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