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葫芦能化解病气保平安?和它的风水气场有什么内在关系?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抱朴子》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葫芦,这个在中华文化中流传数千年的器物。

为何能够化解病气、保佑平安?

在道观里,常见道士腰间悬挂葫芦。

在民间,病榻旁也多摆放葫芦。这看似寻常的瓜果,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玄机?

翻开《抱朴子》,葛洪真人曾言:"葫芦者,天地之缩影也。"

这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葫芦在道家眼中的地位。



上圆下方,恰似天地;一蒂相连,正如阴阳相合。这形制上的天然造化,暗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至理。

世人只知葫芦能辟邪祛病,却少有人深究其中缘由。是葫芦本身具有神异之力?还是另有玄妙?这个问题,要从一位唐代高道的经历说起。这位道士的一番领悟,揭开了葫芦化病气、通气场的真正秘密。

唐朝开元年间,终南山脚下住着一位修道之人,道号清虚子。此人本是长安城中的郎中,医术高明,救人无数。四十岁那年,他忽然放下一切,入山修道。

有人问他为何弃医从道,清虚子只是笑而不语。实际上,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正是一次看似寻常的行医经历。

那年长安城中瘟疫流行,清虚子日夜奔走,为百姓诊治。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的病症,同样的药方,有的人服药即愈,有的人却久治不效。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一日,他来到城南一户人家。这家的老母亲病了三个月,请了十几位大夫,用尽各种方剂,病情却越发沉重。清虚子仔细诊脉,发现老人的脉象虽弱,但并无大碍,按理说不该如此。

他环顾四周,忽然注意到床头挂着一个干枯的葫芦。那葫芦已经陈旧发黑,却被擦拭得很干净。

"这葫芦挂了多久?"清虚子问道。

"三十年了。"老人的儿子答道,"母亲说这是父亲留下的,说能保平安。"

清虚子心中一动,伸手去摸那葫芦。刚一触碰,他就感到一股冰冷的气息从指尖传来,那种感觉就像是触碰到了冰窖中的寒铁。

"把这葫芦取下来。"他突然说道。

家人虽然不解,还是照办了。说来也怪,葫芦取下不到一个时辰,老人的气色就开始好转。三天后,困扰了她三个月的病症竟然痊愈了。

这件事让清虚子震撼不已。原来葫芦不仅能够保平安,也能够聚集病气。关键不在葫芦本身,而在于使用的方法。那个陈年的葫芦,吸纳了三十年的阴气,反而成了病气的载体。

他开始四处寻访,探究葫芦与气场的关系。终于在一位隐居的老道士那里,得到了答案。

老道士领着他来到药园,指着架上生长的葫芦说:"你看这葫芦,从开花到结果,始终一蒂相连,这就是它的妙处。"

"草木皆有灵性,葫芦更是特殊。它的藤蔓缠绕而上,吸收天地精华;它的果实上圆下方,恰似天地之形。最关键的是,葫芦内部中空,形成一个独立的气场空间,能够吸纳周围的气息。"

老道士摘下一个成熟的葫芦,剖开给他看:"你看这内壁光滑如玉,这就是它能够存气的原因。道家炼丹,常用葫芦盛药,就是看中了它能够保持药性不失。"

"那为何有的葫芦能治病,有的反而加重病情?"清虚子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老道士捋着胡须,缓缓说道:"这就涉及到阴阳五行之理了。葫芦本身属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人体的病气,大多属于阴寒湿浊之气。新鲜的葫芦,内含生机,阳气充足,能够化解这些阴邪之气。"

"但是葫芦一旦陈旧,生机散尽,内部就会积聚阴气。这时候如果继续放在病人身边,不仅不能化解病气,反而会吸纳病人的阳气,让病情加重。"

听到这里,清虚子恍然大悟。他想起了那个老妇人床头的葫芦,挂了三十年,早已失去生机,成了阴气的聚集之所。



老道士继续说:"《道藏》中记载,炼制辟邪葫芦,需在夏至那天,选取生长旺盛的葫芦,用朱砂画符,念诵真言,让葫芦吸收天地正气。这样的葫芦,才能真正起到化煞驱邪的作用。"

"你知道为什么葫芦的形状如此重要吗?"老道士指着葫芦的形状说,"上圆代表天,是阳;下方代表地,是阴。中间葫芦嘴的部分最为关键,这是阴阳交汇之处,也是气机转换的枢纽。"

"正因为有这个葫芦嘴,外界的气才能进入葫芦内部,经过阴阳调和,再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就像人体的呼吸一样,吐故纳新。"

清虚子听得入神,问道:"那如何判断一个葫芦是否还有化病气的功效?"

老道士笑道:"这就要看你的修为了。修道之人,能够感知气场的变化。葫芦如果还有生机,你把手放在葫芦口,会感到一股温和的气息;如果葫芦已经失去生机,你会感到冰冷或者沉闷。"

"除此之外,还可以观察葫芦的外表。色泽金黄、表皮光润的葫芦,说明阳气充足;如果发黑发暗,甚至有霉斑,那就是阴气过重,不宜再用。"

从那以后,清虚子开始潜心研究葫芦与气场的关系。他发现,葫芦之所以能够化解病气,关键在于它能够调节空间的气场。

人生病,本质上是体内气机失调。这种失调会影响到周围的气场,形成一个病气的场域。葫芦就像一个气场的调节器,它能够吸收这些紊乱的气息,通过内部的阴阳转化,释放出平和的气场。

他还发现,不同形状的葫芦,作用也不尽相同。瘦长的葫芦,气场流动快,适合用来化解急性病气;圆润饱满的葫芦,气场稳重,适合用来镇宅安神。

更奇妙的是,葫芦的摆放位置也大有讲究。按照风水之理,病气多聚集在阴暗潮湿之处。如果把葫芦放在床头,正好位于人体头部,这里是阳气最盛之处,葫芦能够吸收头部的浊气,保持神智清明。

如果放在床尾,对应人体足部,能够吸收下行的湿浊之气,让气血畅通。如果挂在房间的西北方,那是乾位,代表天门,葫芦在这个位置,能够引天地正气入室。

清虚子还注意到,道家炼丹,常用葫芦盛放丹药,这也是有深意的。丹药属于纯阳之物,需要密封保存。葫芦内部形成的独立气场,能够隔绝外界的阴邪之气,保持丹药的药性。

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用葫芦和陶罐分别盛放同样的药材,半年后打开,葫芦中的药材依然药香扑鼻,陶罐中的却已经生虫发霉。这说明葫芦确实有着独特的保气功能。

在终南山修道的十年间,清虚子专门研究葫芦的药用和风水作用。他发现,葫芦不仅能够化解病气,还能够调节居室的气场,改善人的运势。

有一次,一位商人来求助,说家中最近诸事不顺,生意亏损,家人多病。清虚子来到他家,发现这户人家的房子建在一个低洼之处,阴气很重。房间里阴暗潮湿,墙角都生了青苔。

他让商人在家中的几个关键位置摆放葫芦。东方放一个,代表生机;南方放一个,代表阳气;中央放一个,镇守中宫。同时让商人每天早晚打开窗户通风,让阳光照进来。

三个月后,商人再来拜访,说家中的气氛明显好转,家人的病也都痊愈了,生意也开始回暖。

清虚子告诉他:"葫芦只是一个媒介,真正起作用的是天地之气。你家原本阴气过重,阳气不足,气场紊乱。葫芦放在关键位置,能够调节气场的流动,引导阳气进入,排出阴浊之气。"

说到这里,清虚子话锋一转:"世人都知道葫芦能化煞保平安,却不知葫芦真正的奥秘,不在于它的形状,不在于它的材质,而在于......"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前来求教的人说:"这个秘密,涉及到道家最核心的修炼之法。

如果你真想知道葫芦为何能够沟通天地气场。

为何能够转化阴阳,就要明白一个根本的道理。"

这个道理,揭示了葫芦与风水气场之间最深层的内在联系,也是历代道门秘而不宣的玄机所在。

清虚子环顾四周,缓缓说道:"葫芦能够化解病气保平安。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