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不安,祸及子孙!扫墓时若发现这3种情况,说明祖坟需修补

分享至

古人云:“木有本,水有源。”人之富贵福祸,看似在己,实则根系于祖。祖坟,便是那承载家族气运的“本”与“源”。它并非简单的埋骨之所,而是连接阴阳两界,传递福泽与警示的玄妙之地。寻常人家或许只知清明添土,焚香祭拜,却不知祖坟风水之中的大学问。

正如那曾经富甲一方的木雕大王陈立峰,他一生乐善好施,品行端正,却在中年突遭大祸,家财散尽,独子重病,几乎家破人亡。

他想不通,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要遭此天谴?直到一位云游高人点破天机:“你人无过,过在根。你家祖坟早已破败不堪,祖先在地下不得安宁,又如何能庇佑子孙?”



01

在江南的“百工之乡”,提起陈立峰这个名字,无人不竖起大拇指,道一声“陈大善人”。

陈立峰的出身,算不得好。

他是个孤儿,自小吃百家饭长大,后来被村里一位孤寡的木匠老手艺人收养,才算有了个家。

好在这孩子天生就是个懂事的,手脚勤快,心眼实在,更难得的是,在木工一道上,有着无师自通的天赋。

一块平平无奇的朽木,到了他手里,三刻两刻,就能变成一只栩栩如生、引吭高歌的雄鸡,或是一尾活灵活现、即将跃出水面的锦鲤。

十八岁那年,养父过世,陈立峰亲手为老人打造了一副上好的棺椁,又将自己积攒多年的工钱全部拿出,请了镇上最好的风水先生,在村后的向阳山坡上,为老人寻了一处安息之所。

他对着墓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说:“爹,您老放心,从今往后,您就是我陈家的祖宗。只要我陈立峰有一口饭吃,就绝不会断了您的香火。”

此后的每一年清明,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生意多忙,陈立峰都会雷打不动地亲自去为养父扫墓、添土、除草,一做便是二十年。

而他的日子,也仿佛是得了祖宗庇佑一般,越过越红火。

他从一个小小的木匠,靠着一手出神入化的雕工和诚信为本的经营,将一间小作坊,一步步做成了远近闻名的“陈氏木雕厂”。

他的作品,古朴大气,神韵天成,不仅寻常富户争相购买,就连京城里的大户人家,都派人远道而来,重金求购。

三十岁出头,陈立峰便已是身家百万,富甲一方。

但他富了,却从未忘记过自己的根。

他出钱为村里修了路,建了学堂,逢年过节,更是会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去米面粮油。谁家有困难,只要开口,他都愿意搭把手。

因此,人人都说,陈立峰能有今日的成就,一半是靠手艺,一半,是靠他那颗金子般的心肠。

他对妻子用情专一,对独子陈浩更是疼爱有加,一家三口,和和美美,成了十里八乡人人羡慕的模范人家。

陈立峰常常在夜里,看着自己偌大的家业和幸福的家人,心中总会感念养父的恩德。他坚信,是养父在天有灵,才让他有了今天的一切。

02

然而,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陈立峰的生意如日中天,人生最得意的那一年,毫无征兆的厄运,开始悄然降临。

那一年,他刚过四十。

起初,只是一些生意上的不顺。

先是厂里一根上好的金丝楠木原料,在干燥时莫名其妙地从中间裂开,废了半根料子,损失惨重。

紧接着,一笔来自京城的大订单,原本谈得好好的,定金都付了,对方却突然变卦,宁愿赔付违约金,也要取消订单。

陈立峰虽觉得晦气,但家大业大,并未将这点损失放在心上。

可事情,却开始朝着越来越诡异的方向发展。

厂里一位跟他干了十几年的老师傅,在操作机器时,竟鬼使神差地走神,一截木料飞出,将老师傅的胳膊打伤。虽无性命之忧,却也落下了残疾。

此事一出,厂里的气氛顿时变得人心惶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知从哪里刮起了一股歪风,说陈立峰的木雕,用的是从乱葬岗挖出来的“阴沉木”,上面带着不干净的东西,摆在家里会招来灾祸。

这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一时间,陈氏木雕的名声一落千丈,再也无人问津。

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成品,成了无人敢要的“不祥之物”,资金链瞬间断裂。

为了给工人们发工资,为了维持工厂的运转,陈立峰不得不开始变卖自己的家产。

然而,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真正让他感到崩溃的,是他的独子陈浩。

陈浩那年刚满十六,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他的骄傲。

可就在那段时间,陈浩像是变了个人。

先是上课精神恍惚,成绩一落千丈。继而开始整日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与人交流,眼神也变得呆滞、恐惧,嘴里时常念叨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胡话。

到了后来,更是发展到夜夜惊梦,盗汗不止,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不到一个月,就瘦得脱了相,整个人萎靡不振,仿佛被什么东西吸走了精气。

陈立峰和妻子吓坏了,带着儿子跑遍了江南所有的大医院,请了无数名医,做了各种检查,可结果却显示,孩子身体的一切指标,都是正常的。

医生们也束手无策,只能开一些安神的汤药,让他们回家静养。

可陈浩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

03

陈立峰的人生,彻底坠入了谷底。

工厂倒闭,工人遣散,豪宅变卖,万贯家财,在短短半年之内,化为乌有。

从前那些对他笑脸相迎的生意伙伴,如今都对他避之不及,仿佛他是什么瘟神。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算是尝了个通透。

但他不在乎这些。

他唯一在乎的,是自己的儿子。

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什么方法都愿意去试。

听人说城东的宝华寺香火很灵,他便三步一叩,从城门口一直拜到大雄宝殿前,磕得额头鲜血淋漓,只求佛祖慈悲,救救他的孩子。

可是,儿子的病,没有半点好转。

又听人说乡下有个“神婆”会“叫魂”,他便带着重金,星夜兼程地赶去。

那神婆装神弄鬼地折腾了一晚上,最后却两手一摊,将钱退了回来,说:“你儿子这不是丢了魂,是你们家……唉,是你们家根上出了问题,邪气太重,我道行浅,管不了,另请高明吧。”

“根上出了问题?”

陈立峰不懂。他陈家三代清白,自己更是从未做过一件亏心事,根上能出什么问题?

他变得愈发憔悴,两鬓不知不觉间已染上了风霜。妻子终日以泪洗面,好好的一个家,被愁云惨雾笼罩着,再也听不到一丝笑声。

他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自己一生信奉“善有善报”,为何临到头来,却是这样一个“好人没好报”的下场?

难道,老天真的瞎了眼吗?



04

转眼,又是一年清明。

往年的这个时候,陈立峰早已准备好香烛纸钱,要去给养父扫墓了。

可今年,他却提不起半点精神。

家败了,儿子又病成这样,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老父亲?

妻子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红着眼睛劝道:“立峰,爹的墓,还是要去看看的。咱们如今……也就只能求求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保佑浩儿渡过这个难关了。”

是啊。

求神拜佛都无用,如今,也只能将这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祖宗身上了。

陈立峰挣扎着起了身,简单收拾了一下,独自一人,踏上了回乡的路。

他的心,和这清明时节的天气一样,阴沉、冰冷,飘着细细密密的雨丝。

养父的坟,在村后那座人迹罕至的老君山上。

山路泥泞,杂草丛生。

陈立峰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上走,心中充满了悲凉。

就在他走到半山腰,准备歇歇脚的时候,忽然看到前方不远处的一块大青石上,坐着一位身穿青布长衫,须发皆白的老者。

老者手里拿着一个古旧的罗盘,正对着远处的山峦指指点点,口中念念有词,神情专注。

陈立峰本不想打扰,只想从一旁绕过去。

可那老者却像是脑后长了眼睛一般,头也不回地开口了:“后生,可是要上山扫墓?”

声音清朗,中气十足,完全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

陈立峰愣了一下,停住脚步,恭敬地回答道:“是啊,老先生。家父葬在山上。”

老者缓缓地转过头来。

他一双眼睛,不大,却亮得惊人,仿佛能看透人心。

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陈立峰一番,眉头微微一皱,说道:“我看你印堂发黑,双目无神,步履虚浮,周身被一团败气缠绕,家中必有大祸。可奇的是,你本身气血充盈,眉宇间正气尚存,本不该是如此潦倒之相。你这祸,来得蹊跷啊。”

陈立峰心中猛地一震!

他闯荡半生,也算阅人无数,可从未见过有谁,能只凭一眼,便将他的境遇说得如此精准!

此人……绝非凡人!

积压在心中所有的痛苦、委屈和不甘,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他“扑通”一声,竟对着那老者跪了下去。

“老神仙!”他声音哽咽,将自己这半年来的种种离奇遭遇,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出来。

“求老神仙为我指点迷津!我陈立峰究竟是哪里做错了,要遭此横祸?若是我一人的罪过,我愿一力承担,可我那孩儿是无辜的啊!”



05

老者静静地听着,既不惊讶,也不插话,只是捋着自己的白须,目光愈发深邃。

等到陈立峰说完,早已是泣不成声。

老者才叹了口气,将他扶了起来,说道:“痴儿,起来吧。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不可轻跪外人。”

他又说道:“你之祸,我已了然。方才听你说,你每年都为你父亲扫墓,但近几年,因为生意繁忙,便让你手下的管家代劳,可有此事?”

陈立峰点了点头,惭愧地说道:“确有此事。近三年,都……都是让老家的一个亲戚代为打理的。”

老者闻言,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摇着头,连连叹息:“糊涂!糊涂啊!你可知,祖坟之事,乃是家族头等大事,岂可假手于人?你只知每年烧纸,却不知添土、除草、观其变,才是重中之重!”

“你这祸,非是天降,也非人祸,而是你的‘根’烂了!是你的祖坟,出了大问题!”

陈立峰大惊失色,急忙问道:“老先生,此话怎讲?我……我每年都给了亲戚足够的钱,让他好生修缮,怎会出问题?”

“钱?”老者冷笑一声,“风水阴阳,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你那亲戚,拿了你的钱,是否真的尽心尽力,你又可知晓?你三年未亲自上山,可知你父亲的安息之所,如今是何等模样?”

老者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在陈立峰的心上。

他浑身冰凉,一个可怕的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

老者看着他煞白的脸,语气变得无比严肃和郑重。

“你且听好。风水一道,讲究的是‘气’。祖坟,便是家族气运的‘气眼’。气眼一破,福气尽漏,祸事自然接踵而至。依我几十年的堪舆经验来看,能让你家在短短半年之内败落至此,你家祖坟之上,必定是出现了三种最为凶险的破败之兆!”

陈立峰浑身一颤,失声问道:“敢问老先生,究竟是哪三种凶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