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铁腕惩诬护担当 澄清正名暖人心

0
分享至

□徐凡 本报记者 李晶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诬告陷害行为破坏政治生态,污染社会风气,扰乱举报秩序,浪费监督执纪执法资源,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日前,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公安厅联合通报了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释放出“诬告陷害必受严惩”的强烈信号。


哈尔滨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中央大街开展惩治诬告陷害主题宣传日活动。刘萌摄

扶正必须祛邪,激浊方能扬清。黑龙江省委高度重视惩治诬告陷害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作出工作部署,要求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聚精会神谋发展促振兴。

省纪委监委坚决落实省委部署要求,积极践行“纪检监察机关也是干部之家”理念,会同省公安厅常态化惩治诬告陷害行为,紧盯不放、加压推进,持续加大查处力度,对诬告陷害行为“零容忍”,助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一盘棋”协同发力 推动惩治诬告陷害工作走深走实

今年年初,省纪委监委与省公安厅联合印发常态化推进惩治诬告陷害工作的通知,突出重点,明确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强化统筹部署是打好惩治诬告陷害攻坚战的基础。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压实责任,督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打好精准处置、规范问责、惩治诬告、澄清正名、跟踪回访“组合拳”,促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省公安厅主要负责同志统筹谋划,督促各级公安机关“一把手”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构建全省公安机关指挥顺畅、协同高效、责任明确的合成作战格局。全省各市(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研究部署,推动惩治诬告陷害工作走深走实。

省纪委监委坚持月调度工作机制,跟进通报全省工作进展情况,并对2024年全省查办的诬告陷害案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点对点”下发工作提示,强化指导、及时纠偏。各市(地)纪委监委定期调度进展、实地督导、跟踪问效,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推动常态化惩治诬告陷害工作上下联动、一贯到底。

惩治诬告陷害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联手整治,合成作战,健全定期会商、办案协作、线索移送、联合督导等机制,按规定为对方查办案件提供协助,共同破解证据收集、事实认定等难题,充分发挥两种力量、双重作用。

“省纪委监委注重从问题线索源头抓起,从信访举报、线索处置、案件查办中全方位摸排和发现相关问题线索,对异常检举控告行为和已查否问题线索认真分析研判,精准甄别是否涉嫌诬告陷害,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查办惩处。”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公安机关对接收线索逐级把关、源头审核,综合运用多种侦查手段全面查深查透,同时,发现诬告陷害人是党员或者公职人员的,同步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实现对诬告陷害人责任追究全覆盖。

“惩治诬告陷害行为必须严格依法进行。结合我省实际,我们研究制定了《黑龙江省公安机关查处诬告陷害中共党员、公职人员刑事案件执法指引》《黑龙江省公安机关查处诬告陷害中共党员、公职人员行政案件执法指引》。”省公安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公安机关办理诬告陷害案件,准确适用法律,依法打击诬告陷害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有力抓手。

“零容忍”严惩诬告 坚决刹住歪风邪气

今年7月,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某中学原校长丁某某,向省、市、县纪检监察机关举报克山县教育局局长齐某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造成国家资产浪费,借改革之机买官卖官、大肆敛财等问题。

“经认真核查,丁某某举报反映的问题不属实,系丁某某担心齐某推进学校整合改革致使自己无法继续担任校长,为阻碍改革工作正常进行,对齐某实施诬告。”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今年8月,公安机关对丁某某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纪检监察机关给予丁某某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

办案引领彰显治理决心,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处理都是对歪风邪气的有力回击。

省纪委监委把案件查办作为惩治诬告陷害最有力的手段,着力在拓案源、强力度、提质效上下功夫。省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案件查办,定期听取重点案件进展,推动相关业务部门聚力攻坚突破,进一步理清办案思路、明确主攻方向、不断扩大战果。全省各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案领办重点案件,下沉一线督战,推动快查快办。

全省公安机关强化多警种多部门协同,集中警力迅速突破案件。年初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排查涉嫌诬告陷害问题线索457件,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372件,全省查处诬告陷害者139人。

具体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依法依规运用措施手段,既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具体实施者,也查处隐匿幕后的组织操纵者。同时,对通过实施诬告陷害获得不当利益的,坚决按规定予以纠正。

“坚决不让别有用心、心术不正者有机可乘,不让恣意妄为、触犯纪法者逃脱惩处,切实刹住诬告陷害的歪风邪气。”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诬告陷害行为发生,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结合实际,通过在信访举报窗口、广场公园等人员聚集场所开展主题宣传日活动、设立纪法宣传展板、循环播放宣传片等方式,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做实日常宣传,引导党员干部群众认清诬告陷害的责任后果,正确行使监督权利,依规依法、客观真实反映问题。

“解心结”提振干劲 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

“感谢组织第一时间为我澄清正名,不仅还了我清白,更让我能放下包袱、大胆工作。”近日,伊春市伊美区某司法所所长陈某某收到纪检监察机关的《澄清正名函》后,激动地道出心声。

今年1月,陈某某受到社区一名矫正人员王某的诬告后,内心沮丧、情绪低落。该区纪检监察机关深入核查情况,发现王某举报反映问题不属实,系王某对陈某某开展矫正管理工作不满实施诬告。

2月,公安机关对王某作出行政拘留八日并处罚款三百元的处罚。伊美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陈某某本人和其所在单位发出《澄清正名函》和《澄清正名告知单》,通报核实结果,正式为他澄清正名。

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惩治诬告陷害与澄清正名并重,对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党员干部,采取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适当方式,积极稳妥做好澄清工作,切实为受到失实举报的干部消除影响、减压鼓劲。

开展澄清正名,既要积极稳妥,又要防止“一澄了之”。实践中,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推动澄清正名成果运用到党员干部考核考察、评先评优工作中,切实还干部一个清白、给干部一个公道。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回访教育激励功能,跟进掌握澄清对象工作表现、思想认识等情况,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消除思想顾虑、正确对待群众监督,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持续强化正向激励效应,充分彰显组织澄清是非、保护干部的鲜明态度,促进党员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为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1125名党员干部进行了澄清正名,对826名党员干部进行澄清后回访。

向诬告者“亮剑”,为担当者“撑腰”,为实干者营造良好环境。如今,在龙江大地上,越来越多党员干部摆脱“怕被诬告”的担忧,更加主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要坚持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会同公安机关持续发力、提质增效,以惩治诬告扶正祛邪,以澄清正名关爱激励,助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环境,推动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奋勇争先、勤廉有为。”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黑龙江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黑龙江新闻网
黑龙江新闻网官方账号
37318文章数 16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