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深圳读书月南山区分会场在南方科技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启动,同期举办2025年“未来城市”优秀科幻文学图书奖揭晓礼。本届活动以“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为价值导向,延续“品读南山”阅读品牌特色,聚焦科普科幻与传统文化两大领域,推出10项重点活动及超百场主题活动,为市民搭建起多元融合的阅读交流平台。
![]()
“未来城市”优秀科幻文学图书奖出炉,多元作品勾勒未来想象
作为南山区科幻文化年度重点活动,第二届“未来城市”优秀科幻文学图书奖依托区域科技与文化融合优势,历经数月征集筛选,从众多作品中遴选出31本入围图书,涵盖城市构想、科技伦理、世界观创新等多个维度。揭晓礼现场,出版机构代表通过60秒沉浸式讲述,传递入围作品的核心价值。
经专家评审与大众阅读取向考量,最终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天钧》获科幻主题综合金奖及最佳科幻世界观设计奖,《悠游长风》拿下主题银奖与最具想象力未来生活奖,《看的恐惧:韩松的异想世界》获主题铜奖;《蜂群城市》凭借独特的城市架构设计,获评最佳科幻城市设计奖。获奖作品多以未来城市为载体,探讨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平衡,展现了科幻文学对现实的观照与对未来的探索。
科技人文碰撞,揭晓礼呈现多元表达
本届揭晓礼在形式与内容上注重创新,凸显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特质。
活动引入数字人“未来荐书官”,以科技化方式为观众介绍入围作品,打破传统荐书模式的局限;同步展出的“未来城市”主题画作,汇集了市民对未来城市的创意构想,将抽象想象转化为可视化表达;机器人舞蹈《代码觉醒》与国乐表演《欣欣向荣》同台呈现,传统艺术与未来主题相互碰撞,展现了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共生关系。这些创新表达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呈现形式,也让科幻文学以更贴近大众的方式传播,增强了阅读活动的互动性与体验感。
跨界对话:科幻想象与城市发展的双向赋能
活动设置“未来先锋高端对话”环节,由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会发起人兼理事长马国宾主持,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招商局集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张家兴、赛凡科幻空间创始人孙悦围绕“创新基因×科幻想象:深圳进行时”展开探讨。
唐克扬认为,深圳的发展具有“去边界化”特征,城市框架随技术迭代持续生长;张家兴提到,深圳AI城市应用的即时反馈机制,缩短了技术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转化周期;孙悦则指出,深圳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为科幻周边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能快速实现从设计到产品的落地。
作为科技强区与创新高地,南山区通过举办此类活动,以科幻为纽带,推动科幻想象与城市发展实践相互启发,为城市未来发展路径探索提供新思路。活动形成的相关探讨成果,也为区域文化科技融合规划提供了参考。
多维阅读活动落地 书香浸润南山城区
本届读书月南山区分会场紧扣“AI时代 爱阅读”主题,结合区域“科技×文化”优势,构建起科普科幻、传统文化、全民参与三大阅读活动矩阵,推动阅读在多元场景中落地。
在科普科幻领域,除“未来城市”奖评选外,第十一届“晨星杯”中国原创科幻文学大赛持续孵化原创力量,第三届“阅创南山”科普科幻系列活动走进多所小学,通过科普展览、讲座等形式播撒科幻种子;“智读未来——2025AI+阅读播客大会”将发布《中国·深圳AI产业地图》,打造虚拟阅读空间,展现科技对阅读的赋能作用。
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诗润南山·少年诗词大会(第四季)”掀起经典诵读热潮,“文脉书香·阅见南山”系列活动通过非遗创意工坊、文化讲座等形式,让市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2025《有请讲书人》讲书大赛聚焦传统文化传播,发掘优秀讲书人才。
在全民参与层面,“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增设新奖项并设书展专区,第七届“书香圳好”颁奖礼融合先进技术与前沿观点,“阅读新主张 光影映书香”活动探讨文学与影视融合路径,“2025名家先声”系列邀请文化大咖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各类活动深入基层、机关、学校等场景,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
南山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读书月系列活动的举办,旨在以阅读为载体,促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城区发展注入文化动力。市民可通过“南山文体通”小程序等渠道预约参与相关活动,共享这场阅读嘉年华。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紫嫣 通讯员 曾晓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