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号飞船因为疑似遭遇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推迟了返回地球的时间。目前载人航天办公室还没有进一步发布消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场太空救援行动已经展开。
![]()
首先载人航天各个子系统会立即行动起来,航天员系统要加强监测,地面搜救团队要加强地面气象预报,发射场要准备好发射备用飞船的工作,空间站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评估损坏情况……
我们知道神舟二十号返回地球之前主要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是哪个舱段受到了撞击,如果是轨道舱的话,其实问题很小,现在里面装的都是航天员在轨期间的收集的垃圾和废弃物,在返回时也会第一时间分离,本身就没有太多用了。
![]()
而如果是返回舱或者推进舱就要重点排查,可以通过系统排查造成疑似被撞击位置,然后通过维修、更换部件等方面修复。始终没办法在轨修复的。还可以启用备用方案:乘坐同样对接空间站的神舟二十一号飞船,或者从地面发射热备份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都能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返回。
其次,太空碎片监测与防护,以及太空救援一直都是载人航天工作的重点。这次飞船遭遇微小碎片撞击,恰恰说明我们的前期准备十分必要。历史上,美国和俄罗斯都经历过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太空救援的先例,去年美国的两名航天员还在太空滞留了10个多月,俄罗斯的MS-22飞船也出现了在轨泄漏气体的情况。
![]()
我们航天员也在中国空间站在轨期间,进行过多次出舱内任务,去修复和维护防护装置。这次飞船在返回前遭遇了微小碎片撞击,其实更加说明太空活动正在被太空垃圾和碎片影响,其程度越来越大。
这也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对空间微小碎片的监测、防护和清除能力的建设。
最后,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始终是将航天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也因此坚持“备份”和“归零”制度。可以肯定的是,经过评估之后,对应的方案就会最终出炉,100%保障航天员安全始终是第一选择。
![]()
但是,面对日益增多的太空垃圾和碎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增加主动出击能力,我们现在有“防、躲、堵、跑”四步防护体系:舱壁采用铝合金+玄武岩填充防护层;大碎片主动变轨躲避;小损伤用“太空创可贴”封堵;严重时可紧急撤离至备用飞船。但是要真正防患于未然,其实还要加强防御能力,尤其是提前清除可能袭击的碎片。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不仅需要我们尝试“太空渔网拖走废弃卫星”、“激光烧融微小碎片”,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另外也亟需与国家航天组织进行深度合作,限制无节制地制造太空垃圾,以及加强监测信息共享和共同清除等合作。
![]()
今年神舟十九号因为地面天气不好推迟了一次返回,现在神舟二十号因为疑似遭遇微小太空碎片撞击推迟返回,这其实就在还说没日益成熟的航天活动,其实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我们航天人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永远把航天员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确保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总之,现在我们有足够的体系保障航天员的安全,让我们一起祝愿神舟二十号早日平安返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