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海军舰载型直8L的照片和。从很大程度来说,会装备海军陆战队。目前,直8系列直升机,已经一步步成熟,形成了庞大的直8家族,例如直8L、直8G等等。但是,在历史长河中,直7与直8曾经是竞争关系。最终,直7直升机项目,并没有成功。那么,与直8相比,直7直升机项目,到底有哪些差距?
![]()
直7直升机的概念图
首先,我们聊聊直7直升机项目。直7系列直升机,属于我国60年代末期发展的中型运输直升机项目。最大起飞重量14.4吨,最大载重3.5吨。1968年,我国开始了直7项目,并且一步步推出了2架原型机。按照目前的各种照片来看,我国在直7直升机的设计研发上,并不保守,同时借鉴了苏联米8、美国CH53两大直升机的设计理念。
尤其是左右两侧的布局,与美国CH-53系列,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14吨级的中型直升机,直7在定位、使用模式等方面,与同时期的米8、超黄蜂等直升机,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是,由于六七十年代,我国航空工业的水平,实在有限。尤其是在涡轴发动机领域,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
![]()
直7系列直升机设想图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直7直升机项目,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大体上来说,有2个绕不开的问题。第一,很多设备和技术质量,不过关,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第二,配套的涡轴5A发动机,进展非常缓慢。按照原计划,直7系列直升机,会搭载2台涡轴5A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2200千瓦。请注意,这是六七十年代,2200千瓦涡轴发动机,难度太大。
后来的事实证明,截至2020年代,我国2000千瓦涡轴发动机技术,才基本成熟、完善。在六七十年代,发展国产2200千瓦涡轴发动机,难度可想而知。由于上述各种实际原因,直7系列直升机的发展,面临各种困难。与此同时,解放军空军、海军都迫切需要中型运输直升机,尤其是海军航空兵,更加迫切。
![]()
法国超黄蜂系列直升机
70年代,我国开始考察欧洲各国的一系列直升机,其中,也包括了法国的超黄蜂系列直升机。超黄蜂系列直升机,属于法国发展的13吨级中型运输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3吨,60年代中期服役。在定位上,与同时期的直7,非常相似。70年代,我国陆续从法国进口了14架超黄蜂系列直升机。请注意,随着超黄蜂的进口,对直7项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
我国进口的法式超黄蜂直升机
因为在吨位配置相当的情况下,超黄蜂直升机的各方面性能和配置,明显优于正在发展的直7项目。更何况直7系列直升机,还有几个关键瓶颈无法突破。最终,经过反复权衡和决策以后,1979年,我国停止了直7直升机项目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进超黄蜂系列直升机的国产化工作。
![]()
我国进口的米17系列直升机
由于经费有限、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超黄蜂直升机的国产化工作,并不顺利。截至1989年,我国自己组织的超黄蜂直升机下线,被称为直8。这一时期的直8属于早期型,国产化率只有43%,有点类似于后来的苏27SK与歼11A的关系。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一步步提高,我国开始推进直8系列直升机的国产化工作。
![]()
中国直8G高原型
国产化率从43%,逐步提升到了86%、96%等等标准。不过,配套的涡轴发动机,仍然是关键难题。我国直8系列直升机,截至21世纪初期,仍然没有大批量生产,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发动机功率不足。截至2010年代之后,随着涡轴6C发动机的定型,我国终于能够放开手脚,发展直8系列直升机的各种改进型,例如直8G、直8L等等。
![]()
欧洲EH-101系列直升机
尤其是直8L,采用了宽体机身设计,最大起飞重量提升到了15吨,能够运载或者吊运,山猫全地形车、轻型吉普车等车辆。在使用模式和框架布局上,基本上对标了欧洲联合发展的EH-101系列直升机。从目前的一系列报道来看,直8系列直升机的生产数量,正在批量增加,很多陆军航空部队,开始陆续装备直8G、直8L等子型号。
![]()
我国直8L直升机
关于解放军各种机型发展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