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开展‘生态为民’行动主要集中办理了餐饮油烟、生活污水、噪声污染、扬尘污染等问题,整治范围覆盖10县(区),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近日,云南省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美丽普洱建设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以来普洱市纵深推进“生态为民”行动的进展和成效等情况。
普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2025年云南省“生态为民”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普洱市生态环境系统立足实际主动作为,把解决群众“家门口”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办好惠民实事的重中之重,用实际行动将“问题清单”转化为“任务清单”,努力交出了让企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在具体实践中,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见成效。
精准发力,清单定责速解民忧。创新构建“省级攻坚、市级拓展、基层治理”三级问题清单机制,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对省级清单“挂图作战”啃硬骨头,6件重点投诉举报件实行“一案一策”精准施治,设置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执行“县自验、市验收、省销号”的验收程序,确保问题整改经得起检验。对市级清单“全面撒网”解烦心事,聚焦餐饮油烟、建筑噪声、垃圾污水等群众身边“老大难”问题,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件、“12345”热线、日常信访平台中动态建立问题库,实行“分类诊疗”(重点问题挂牌督办、限期整治;一般问题即知即改、立竿见影),目前纳入市级清单32件已全部办结。对基层响应“即接即办”快车道,紧盯“12345”政务热线、微信、网络等“民声通道”,建立“投诉—转办—反馈—回访”的快速响应处理闭环机制,2025年高效办结118件群众环境投诉问题,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靶向攻坚,祛除痛点务求成效。各县(区)积极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并总结出一批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接到芒冒村土锅寨扬尘污染投诉后,通过全域排查压责任,建立“一企一档”,通过“周调度、月通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创新“财政补贴+社会筹资+乡贤助力”模式筹集39万元,20天高效完成404米道路硬化;同时,构建“政府监管+村级自治+群众监督”的长效监管体系(政府层面,实行动态监控+“销号式”督导;村级自治,制定《环境治理村规民约》纳入信用积分;群众监督,24小时举报热线+“举报—核实—反馈”闭环)。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针对联珠镇原税务局宿舍市政管道长期淤积恶臭问题,执法人员24小时内核查分析问题根源,创新“居民集资出力+部门指导监督”模式,筹集3000元快速清淤;生态环境部门联合综合执法、镇政府、社区组建专项小组逐户沟通定制方案,疏通了管道,回访居民满意度达100%。
服务赋能,创新机制共建共享。一是坚持执法服务“双优化”。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持续规范执法、优化服务,生态为民惠企取得扎实成效。涉企行政检查同比减少50%;辐射安全许可审批提速35%,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审批时限压缩33%;2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其中85%可“全程网办”。二是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明确噪声、大气污染防治部门职责分工,化解相关领域信访矛盾。探索“党员先锋+技术骨干+社会力量”的志愿服务模式,推动政策宣讲在一线、服务企业群众零距离,累计开展252场特色活动,查摆整改民生问题46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