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张伟鸿)近日,平利县兴隆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道路硬化项目顺利完成最后一段水泥混凝土面层浇筑,正式竣工通车。这条全长5公里的硬化道路,南起马鞍桥村小沟口,北接小沟村西侧原有旧路,全线铺设3.5米宽、18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面层,彻底解决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难题,成为一条联通内外、承载希望的“产业路”“致富路”。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骑电动车拉农产品去镇上,总担心把东西颠坏。”村民王军站在崭新的水泥路上,指着不远处的自家果园高兴地说,“现在路修好了,三轮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送货卖水果方便多了!”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00万元,除完成5公里路面硬化外,还同步新建了公路浆砌坎挡墙,铺设涵管,全面提升了道路的抗灾能力和通行效率。项目建成后,不仅极大便利了沿线村民出行,更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物资的运输成本,为当地茶叶种植、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的规模化、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条路直通村上的鑫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前路况差,运输成本高、损耗大。现在路修好了,村里的农产品运输再也不成问题了!”马鞍桥村党支部书记叶涛谈及新路,脸上洋溢着欣喜与自豪。
更令人欣慰的是,该项目严格遵循“以工代赈”政策宗旨,积极吸纳当地脱贫户、返乡农民工、低收入劳动力等群体参与建设。“以前在外打工,顾不上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挣钱、学技术两不误,还能照顾家里。”马鞍桥村村民刘西元拿着工资单笑容满面。
项目施工负责人李忠山介绍,为切实发挥“赈济”作用,项目按照“培训+上岗”模式,施工前组织专业培训,村民全程参与路基平整、水泥浇筑、路面养护等环节。项目已累计带动150余人就地务工,实现了“修路便民”与“就业富民”的双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