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同辉,各演其妙
——邢之诺等诗人三首“悟空诗”的精神对话
作者: 和王
当三位诗人同时将笔锋指向孙悟空,一场跨越精神维度的对话便已注定。这并非一次简单的唱和,而是三种灵魂在“悟空”这个古老镜像前的各自照见。
诗人邢之诺的《大话悟空》我在前文中已有解读,诗人完全跳出了传统叙事的框架,借用西游人物外壳,上演了一场充满张力的私人情感戏剧。诗中的“灵鹿/猢狲”与“仙翁/唐僧”构成了“妖妃”与“昏君”的对抗关系。“汤已煮沸,只等唐僧下锅”这样的意象,极具冲击力地表现了情感双方的煎熬、渴望与冷酷疏离。最终,所有炽烈的情感,都归于“无字真经”般的空无与领悟。
张宁先生的唱和之作《天书》则将视角拉回修行本身,指出一条向善悟道的修行之路。诗中的悟空,其“一路打杀”的目的是“锻尽一切妖魔鬼怪,成就一切向善之心”,强调了 “斗战胜”的内在修为意义。诗歌通过“所听之善原是善吗?所见之恶原是恶吗?”等诘问,触及了对善恶本质的深层思辨。最终,诗歌升华至“佛即是众生,众生即是佛”的平等观念,并点明“成就玄奘不是经书,是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强调了 “过程”本身即是“真经” 的深刻哲理。
而成真吾先生的《正话悟空》则对孙悟空形象完成了一次正统化、道德化的重塑。将悟空塑造为一位秉承儒家精神的入世行者。“顽劣不知圣贤书”到“仁义礼智信”的转变,以及“日常洒扫”的描写,都将悟空的求学过程对应为儒家“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养功夫。“你跪佛却不跪玉帝”一句,凸显了其“从道不从君”的儒家士大夫气节。最终,“大圣成佛”被阐释为“恻隐之心通彻时”,这直接源于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将佛果与儒家最高的“仁”的境界合一。
尽管风格迥异,这三首诗却都将叙事的焦点从外在的神魔斗争,转向了内在的心灵世界——《大话悟空》的情感纠葛,《天书》的心性修炼,《正话悟空》的道德修养。同时,三位诗人都超越了“取得有字经书”的传统结局,指向了领悟与过程本身。《大话悟空》归于情感的“空无”,《天书》指向求索的“过程”,《正话悟空》则最终成就了内在的“恻隐之心”这一儒家“正果”。
以诗篇间互文对话的角度而言,这三首诗构成了一个精彩的“唱和”序列:《正话悟空》对《大话悟空》的“拨乱反正”:邢诗将悟空拉入私密的情感漩涡,而成诗,则将其重新拉回公共的道德领域,赋予了悟空形象坚实的社会责任与伦理价值,形成了一种主题上的对抗与补充。《天书》对前两者的哲学统合:张宁的《天书》在二者之间起到了调和与升华的作用。它既包含了《正话悟空》的“向善之心”,又以“善恶原无绝对”的思辨超越了其略显单一的道德判断;同时,它也将《大话悟空》中的情感张力,融入了更广阔的“众生皆佛”的慈悲之中。三位诗人不仅站在不同的维度各演其妙,各美其美。正如张宁先生所言:诗的对话,是对诗歌的再次解读,在此过程中,是心有灵犀的过程,是心灵交互的过程,在相互的解读中,开拓未知的境界,在同一中非同一,在非同一中同一。同时他们又能隔空相望,心灵相通,美美与共。联手成就一段诗坛佳话。
![]()
另附三首原诗以共赏:
《大话悟空》
作者: 邢之诺
天梁遇到天机,
恰似,
昏君邂逅妖妃。
观她,
奶凶奶凶,
虽万万人俱往矣,
悍然对擂。
血与火,
熔铸的庚金帝国,
瞬间崩颓。
乍看,
是只灵鹿;
细觑,
猢狲一位。
叼住,
仙翁鹤氅;
揪住,
袈裟嘟嘴。
十世金蝉,
遁逃成,
千年玄甲龙龟。
熏风醉,
战鼓催。
汤已煮沸,
只等唐僧下锅。
——扑通一声!
那妖,
吱吱窃笑,
透着邪魅。
——扑通一声!
那僧,
身若磐石,
双目低垂。
——阿弥陀佛!
允许,
你在我的疆土,
恣意放飞。
用陀罗锁定紫微,
镜像叠加中:
三分惊喜,
两分藉慰,
一分惭愧。
是楚歌四起,
香魂无主,
垓下遗泪?
是胡笳悲咽,
黄金千两,
迟来赎回?
是大唐歌飞,
辩机高阳,
御前忏悔?
庇护、弥补、降维。
在一段公案,
演绎轮回:
——爱是救赎,
——爱是传承。
——爱是成就,
——爱是慈悲。
木鱼梆梆,
敲灭风月故垒;
驼铃声声,
一路西行无悔。
家国天下,
任重道远难违;
大话悟空,
桀骜猴王依皈。
九九归一,
与尔顶峰相对;
千劫历尽,
无字真经飘飞。
【注释】:
天梁: 紫微星宿。代表荫星、寿星、慈悲等。
天机: 紫微星宿。代表智慧、机警、善变等。
仙翁: 即南极仙翁。
十世金蝉: 即唐僧。
降维: 即降维交流。
陀罗: 紫微星宿。代表业力、纠缠等。
垓下遗泪: 参见霸王别姬。
迟来赎回: 参见文姬归汉。
御前忏悔: 参见太宗爱女,高阳私通辩机案。
![]()
《天书》
——和邢之诺《大话悟空》
作者: 张宁
石破天惊
仰头一望
目光如炬
直冲斗牛
把一生的不屈
写进天意
用血与火
熔铸金刚不坏之身
一路打杀
锻尽一切妖魔鬼怪
成就一切向善之心
凶险吗?
每一次的渡劫
都是顿悟的必须
道远吗?
每往前走一步
就靠近太阳一步
十世金蝉
也是肉体凡胎
九九八十一难后
方能脱胎换骨
成就玄奘不是经书
是十万八千里的取经路
发一切善心
度一切苦厄
生生死死中
所听之善原是善吗?
所见之恶原是恶吗?
吱吱窃笑中
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
面对岁月的蒸煮
斗战胜佛
拦下狰狞面目
却挡不住心中善愿
在红尘滚滚里
我行我素
发苦行之愿
渡一切善缘
佛即是众生
众生即是佛
平等之心
虽相隔万里
也是信手拈来
风传万世
一次无悔
就是任重道远的轮回
千劫尽历
只因那一次仰望
点燃心中一世善念
万相一身时
写下无字天书
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
大善不仁
行天下慈悲
知紫微之变
佛来佛挡
魔来魔挡
魔高一丈
道就高过一尺
正气浩然时
方知道法天下
至善而行
![]()
《正话悟空》
——和邢之诺《大话悟空》
作者:成真吾
石破天惊时
顽劣不知圣贤书
却蕴藏天地乾坤
浩然正气
斜月三星洞前
日常洒扫磨不灭
求知热忱
悟通后园三更
方能精通七十二变
菩提拂尘点额际
暗喻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终翻不出五指山
仁义礼智信
花果山自立齐天大圣
收服牛魔王
非为占山为王
是为苍生弱者
守护一方安宁
草木皆有灵犀
灵猴天性自通人伦
拜师路上踏碎九重海浪
长途漫漫偏逢
金银角锁喉
忠信化招
大破紫金葫芦
火焰山焚天时
借芭蕉扇三摇
扇灭的是心头嗔火
留得清明种稻粱
最妙是三打白骨精
金箍棒挥落间
扫荡的是
贪妄痴慢疑
唐僧祭出紧箍咒
能让你头疼欲裂
生不如死
却熄灭不了
火眼金睛中
斩妖除魔的信念
雷音寺钟声响起
你跪佛却不跪玉帝
因知佛法无边终归度世
儒理有纲敢立天地
斗战胜佛袈裟下
藏的是护卫苍生的宏愿
如今重读西游册
方悟得大圣成佛日
原是恻隐之心通彻时
那些妖魔鬼怪
是人欲横流的替身
你以金箍棒立天地标杆
在八十一难里斗战胜
成就华夏盛传不衰
千秋正果
![]()
另附邢之诺简介:女。祖籍南阳,现居北京。斋号“冷逸轩”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家、诗人、音乐评论者、朗诵者、美国FENIX360(霏尼克斯)全球艺术大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