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时间,俄罗斯高层在北京的会议上坦言中俄贸易正在往下走,这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
因为以往大家都觉得这对邻居越走越近,结果数据一出,发现2025年前九个月的双边贸易数额跟去年相比不但没有涨,反而降了快一成,尤其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还掉头向下,这让不少人都疑惑,贸易这么冷是什么原因?
«——【·中俄贸易“意外降温”·】——»
2025年前九个月的中俄贸易数据一出炉,不少人都惊掉了下巴,这对常年被外界喊着“背靠背”的邻居,贸易往来居然没涨反跌,跌幅直接逼近一成,更扎眼的是,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也掉了头,一路往下走。
![]()
要知道,2024年的时候,两国贸易额还冲到了2448亿美元的高位,谁都以为这势头能接着涨,结果今年直接给了市场一记闷棍,这事儿不能简单归为“生意不好做”,往深了扒就能发现,这背后藏着俄经济的痛点,也牵着中国的破局考题。
![]()
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字不会说谎,2025年一到四月,中俄贸易额同比就跌了7.5%,其中中国对俄出口降了5.3%,从俄进口跌得更狠,达到9.1%,到了前三季度,这下滑趋势压根没刹住,跌幅直接扩大到近一成。
![]()
具体到商品品类,变化更直观,以往中国对俄出口的机电产品、汽车零部件这些“硬通货”,今年前三季度的出口量同比少了不少,就连智能手机、家电这些民生用品。
出口增速也肉眼可见地慢了下来,有做对俄外贸的老板直言,订单量比去年少了快两成,利润空间还被压缩了。
![]()
进口端的情况也不乐观,俄罗斯的原油、天然气这些能源产品,一直是中国进口的大头,但今年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低,再加上西方搞的价格上限,俄罗斯卖给中国的能源虽然量没少太多。
但总价却降了不少,对外经贸大学的监测报告显示,3月份单月中国从俄进口就降了12.2%,这趋势贯穿了整个前三季度,。
![]()
这波降温打破了很多人的固有认知,毕竟之前两年,中俄贸易一路高歌猛进,从2022年的1900亿美元冲到2024年的2448亿美元,谁能想到2025年会突然踩了刹车。
«——【·俄经济被掐住了七寸·】——»
这事儿真不能只看表面,贸易额的降温,根儿上是俄罗斯的钱袋子被攥紧了,而攥紧钱袋子的手,就是西方持续加码的制裁。
![]()
到2025年10月,西方对俄的累计制裁项目已经超过3万项,美国和欧盟是主力,这制裁网织得密不透风,从金融到能源,从科技到民生,几乎全覆盖,最狠的还是能源领域的打压,要知道,能源出口占了俄罗斯GDP的近40%,是妥妥的命根子。
![]()
2023年欧盟就给俄石油定了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2025年更过分,直接压到47.6美元,天然气方面更惨,欧洲原本是最大买家,现在管道关了大半,还宣布从2027年起全禁俄液化天然气,最新的第19轮制裁里,欧盟又把117个实体和船舶拉进黑名单,连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的44家子公司都没放过。
![]()
能源收入暴跌直接连锁反应到俄的进口能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俄罗斯2025年石油天然气收入9月同比跌了23%,GDP预期也下调到0.9%,手里的钱少了,自然没法像以前那样大量采购中国商品。
![]()
雪上加霜的是,其他买家也在收手,印度、欧盟这些曾经的俄能源大买家,都在逐步减少采购,再加上全球原材料行情持续走低,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虽然还稳在6000多亿,但贸易顺差已经明显缩水。
金融领域的制裁也卡得难受,俄罗斯多家大银行被踢出SWIFT系统,外贸结算处处受限,卢布汇率曾经崩到1比130,虽然后来有所反弹。
«——【·俄的求生欲拉满·】——»
日子不好过,俄罗斯也没坐以待毙,最明显的动作就是往边境发力,搞突围谋新路。
![]()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线上,一批新的自贸区正在加紧建设,俄方特意放宽了这些区域的关税政策,就是想把中亚的矿产、农产品拉进来,再通过这里转口到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
紧接着,俄远东地区的港口也开始扩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港口吞吐量目标直接翻倍,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通对亚太的物流通道,绕开西方的海上封锁。
![]()
除了中亚和远东,俄罗斯还在深耕和蒙古的合作,两国联手升级了边境的铁路和公路,原本需要几天的通关时间,现在压缩到十几个小时,蒙古的煤炭、畜产品能更快进入俄市场,俄的机械装备也能借道蒙古进入中国北方。
更少见的是俄高层的态度,以往在国际舞台上硬气十足的俄罗斯官员,今年频频放低姿态,俄副总理曼图罗夫就公开表示,中俄得加把劲,才能让贸易额再涨起来,这话里的示弱意味很明显,要知道,这可是俄罗斯高层少有的对贸易伙伴直接表达“需要努力”的态度。
![]()
俄驻华大使也没闲着,今年已经五次走访中国的地方政府,从东北到长三角,每到一处都拉着当地企业开座谈会,主动推介俄罗斯的投资项目,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希望中国企业多去俄远东投资,俄会提供最优惠的政策,这种主动上门“拉生意”的架势,在以前的俄罗斯外交中并不常见。
俄罗斯的这些动作看得很明白,西边被西方堵死了路,就转头把希望放在东边,放在和中国的合作上,边境突围是想打通物流通道,高层示弱则是想争取更多合作机会。
«——【·结语·】——»
中俄贸易这波降温,看着是危机,实则是转机,西方的制裁倒逼俄罗斯向东看,也让中国有机会在欧亚产业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做简单的买卖伙伴,要做产业链的共同体,这才是中国破局的核心逻辑,未来的中俄贸易,或许会少些短期的爆发式增长,但一定会多些长期的稳定性,这种转变,远比一时的贸易额涨跌更有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