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儿带着男友回家,父亲总觉得眼熟,翻照片才知道缘分天注定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人这一辈子,过的就是个日子。日子这东西,有时候像碗白开水,从早喝到晚,一点滋味都没有。

有时候,它又像一碗陈年的老酒,平时不觉得,冷不丁尝一口,就能让你想起一辈子的酸甜苦辣。

很多藏在心底的事,你以为早就忘了,早就烂在了肚子里。

其实它没忘,它就在那里,等着一个由头,等着一个人,帮你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重新给翻出来。

01

老宋,大名叫宋长青。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有两件。第一件,是年轻的时候,他是厂里技术最好的八级钳工,再精密的零件,到了他手里,都服服帖帖。第二件,就是他那个宝贝闺女,宋晓-梅。

老宋在阳台上,正蹲着给他那几盆金贵的兰花浇水。他五十出头,背有点驼了,两鬓也见了白。他是市里一家快倒闭的国营机床厂的老工人,脾气跟他的手艺一样,又硬又直。

可这两天,他这心里,就跟没上油的轴承一样,转着不得劲。

他的宝贝闺女宋晓梅,今年二十五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人长得水灵,性格也好,从小就是他们那一片儿的“花”。就是这丫头的婚事,成了老宋的一块心病。女儿眼光高,亲戚朋友介绍了好几个小伙子,她连见都懒得见,总说没感觉。

这不,昨天晚上,女儿突然打电话回来,说这个周末要带男朋友回家吃饭。

这消息,让老宋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喜的是,这丫头总算是开窍了。惊的是,这事来得也太突然了,连个招呼都不打。剩下的,就是一股子说不出的,酸溜溜的滋味。自己辛辛苦苦,像伺候兰花一样养大的“小棉袄”,这就要变成别人的了。



老宋的老伴刘桂芬,可比他激动多了。她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要去菜市场买条活鱼,再买只老母鸡炖汤,生怕怠慢了未来的“准女婿”。

老宋嘴上哼哼着,说不就是吃顿饭,瞎折腾什么。心里也跟着紧张。他偷偷把自己珍藏了好几年的好酒从柜子底-下拿了出来,又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件出门开会才穿的,没一点褶子的干净衬衫换上。

他蹲在阳台上,一边给兰花松土,一边在心里琢磨。等那小子来了,自己得好好给他把把关。家是哪的?做什么工作的?一个月挣多少钱?最要紧的是,人品怎么样?他把能想到的问题,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准备给对方来个措手不及的“下马威”。

02

下午四点,门铃“叮咚叮咚”地响了。

老宋的心也跟着“咯噔”一下。他清了清嗓子,端起桌上的茶杯,装出一副稳如泰山的样子。

门开了,宋晓梅领着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走了进来。那小伙子叫方正阳,长得白白净净,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他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有烟有酒,还有些包装精美的水果点心,一看就是花了不少心思。

一进门,他就很有礼貌地喊:“叔叔好,阿姨好。”声音清朗,不怯场。

刘桂芬一看小伙子这长相,这态度,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她赶紧从方正阳手里接过东西,嘴里埋怨着“来就来嘛,还带这么多东西”,一边热情地把他往屋里让。

老宋却不动声色地,用他那双打量零件时练出来的毒辣眼睛,把方正阳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扫了一遍。嗯,个子够高,人也精神,就是看着有点单薄,肩膀不宽,不像是个能干重活的样子。



饭桌上,气氛有点微妙。

刘桂芬和宋晓梅,一个劲地给方正阳夹菜,热情得不得了。桌上那盘烧鸡,大半个鸡腿都进了方正阳的碗里。

老宋则端着长辈的架子,抿了一口酒,开始了他的“盘问”。

“小方啊,听晓梅说,你在设计院工作?”老宋的声音不咸不淡。

“是啊,叔叔。我是做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正阳放下筷子,恭恭敬敬地回答。

“哦,那不错,是技术活儿。稳定。”老宋点了点头,又问,“老家是哪的啊?家里父母都还好吗?”

方正阳都一一作了回答。他说自己老家是邻省一个山区的,家里条件一般,父亲也是个工人,好像是个护林员。母亲身体不太好,常年都要吃药。他说得很坦诚,不卑不亢,没有因为家境普通而显得局促,也没有刻意夸大什么。

老宋一边听,一边点头。他心里那点本来准备好的挑剔,也慢慢放下了。这小伙子,虽然家里条件不怎么样,但人看起来挺老实,也上进,配他闺女,也还算凑合。

可不知道为什么,老宋看着方正阳,总觉得他有那么几分眼熟。不是说长得像他认识的什么人,就是那种感觉,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样。特别是方正阳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的样子,总让老宋觉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地勾了一下,勾起了心底里某个很遥远的,几乎快要忘记的画面。

是自己年纪大了,眼花了,看谁都像熟人吗?老宋晃了晃有点发昏的脑袋,把这个奇怪的念头给压了下去。

03

吃完饭,又坐着聊了会儿天,方正阳就起身告辞了。宋晓梅送他下楼。

刘桂芬在旁边兴奋地收拾着桌子,嘴里不停地夸着这小伙子有多好,多懂礼貌,彩礼什么的,都好商量,只要他对晓梅好就行。

老宋却一直有些心不在焉。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方正阳这个名字,还有他那张斯斯文文的脸,总在他脑子里打转,挥都挥不去。



晚上,老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那种熟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像有个小虫子,在他心里爬来爬去。他干脆起了床,披了件衣服,轻手轻脚地摸到客厅旁边那个又小又暗的储藏室里,想找点东西。

储藏室里堆满了老物件,一股子樟脑丸和旧纸张混合的味道。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找什么,就像心里有个声音在指引他。他打开一个落满了灰尘的旧皮箱,箱子是他当兵转业时带回来的。里面是些他年轻时候的东西,奖状,证书,还有一些发黄的照片。

他翻着翻着,忽然,他从一堆旧证书和奖状的下面,翻出了一张用塑料袋包得严严实实的,已经泛黄的旧报纸。

那是一张二十多年前的《城市晚报》。报纸的日期,他记得清清楚楚。

那一年,南方发大水,百年不遇。老宋当时所在的工厂组织了一支抗洪抢险突击队,年轻力壮的他,是第一批报名的。他们被派到了灾情最严重的邻省山区。

那段日子,就像一场永远也醒不来的噩梦。铺天盖地的洪水,像猛兽一样吞噬着村庄和田野。轰隆隆的泥石流,从山上滚下来,摧毁了一切。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到处都是失去亲人的,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们这些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几天几夜不合眼,泡在冰冷的泥水里捞人,筑堤坝。

老宋的目光,落在了那张报纸的中缝上。那里,有一小块豆腐块大小的版面,印着一张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和一个寻人启事。

照片上,是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虎头虎脑的,看起来很可爱。

寻人启事的内容是:XX县XX村,方姓夫妇,在洪水中与三岁的儿子走失,孩子名叫方正阳,右边眉角有一颗很小很小的红痣。望有知其下落者,与XX县临时救助站联系,必有重谢。

方正阳!

老宋的心,猛地一颤。他赶紧从抽屉里找出老花镜戴上,凑到灯下,仔仔细细地看那张模糊的照片。照片上的那个小男孩,那双眼睛,那笑起来的眉眼,和今天下午见到的那个斯文的年轻人,竟然真的有七八分相像!

“不会……不会这么巧吧?”老宋的手都开始发抖了。

他丢下报纸,又开始在那个旧皮箱里疯狂地翻找。他记得很清楚,他从灾区回来后,还带回来一样东西。一样他珍藏了二十多年,连老伴都不知道的东西。

他终于在皮箱的最底层,找到了一个用一条干净的手帕包着的小铁盒。打开铁盒,里面是一枚已经生锈了的长命锁。银质的,上面刻着几个模糊不清的字。老宋把它拿到灯下,用袖子使劲擦了又擦,终于辨认出,那长命锁的背面,用很稚嫩的刀法,刻着两个小字——“正阳”。而当他把长命锁翻到正面,看清楚那同样被岁月磨得模糊不清,却依然能辨-认出轮廓的图案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整个人都僵住了。那图案,竟是他自己年轻时亲手雕刻的!看完后的老宋,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他当场震惊了!

04

那长命锁的正面,刻着一只不成样子,歪歪扭扭的小老虎。那是老宋自己刻的。

当年在抗洪抢险的时候,他们在一个被洪水冲垮了一半的房子屋顶上,救起了一个泡在水里,只剩下半口气的小孩。那孩子发着高烧,人事不省,小小的身子蜷缩着,手上却死死地攥着这枚长命锁。

孩子醒来以后,什么都记不得了,问他叫什么,家在哪,他只会一个劲地哭。

老宋看他可怜,浑身是泥,衣服也破了。就把他带在身边,给他吃的,给他换上干净的衣服。那时候条件艰苦,也没什么玩具。老宋就用随身带着的,平时用来刻印章的小刻刀,在那孩子已经磨花了的长命锁的另一面,歪歪扭扭地刻了一只他想象中的小老虎,哄他玩。

他跟那个孩子,处出了感情。孩子很黏他,走到哪跟到哪,总喜欢抱着他的腿。他甚至想,要是实在找不到这孩子的家人,就把他带回城里自己养。

后来,抢险的任务结束了,他们这支援助队要撤离了。他不能把孩子带走,部队有纪律。他不得不把孩子送到了当地政府设立的临时救助站。

临走前,那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抱着他的腿死活不肯放。老宋一个七尺高的汉子,眼圈也红了。他的心,像被生生撕开了一样疼。他把自己的名字和工厂的地址,写在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塞给了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反复地嘱咐他们,如果找到了孩子的家人,或者孩子以后想找他,就按这个地址联系。他还把自己从一张破报纸上撕下来的,另一张关于这个孩子的寻人启事,给了救助站,希望他们能尽快找到孩子的亲人。

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老宋再也没有收到过关于那个孩子的任何消息。他也渐渐地,把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埋在了心底。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对上了。报纸上的寻人启事,铁盒里的长命锁,还有女儿那个叫方正阳的男朋友。那个他当年从滔天的洪水里救起来的,那个让他一直牵挂了二十多年的孩子,竟然以这样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了他的生命里!

缘分,难道真的是老天爷早就安排好了的吗?

老宋坐在冰冷的地板上,一夜未眠。他心里五味杂陈。有激动,有感慨,还有一丝说不出的酸楚。他想起了那个抱着他腿哭泣的小男孩,又想起了下午那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二十多年的岁月,把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变成了一个有担当的青年。

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女儿和方正阳。说了,会不会打乱他们平静的生活?方正阳说的那个对他不好的“父亲”,又是怎么回事?

05

第二天一早,老宋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把正在梳头的女儿宋晓梅叫到了阳台上。

他没有把全部的真相都说出来。他只是装作不经意地问女儿,关于方正阳的家庭情况,特别是他小时候的经历,能不能再跟他详细说说。

宋晓梅有点奇怪,不知道一向不爱管闲事的父亲,怎么突然对男朋友的家事这么感兴趣了。她还是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父亲。

她说,方正阳小时候吃过很多苦。他告诉她,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母亲改嫁了,父亲一个人带着他。他对自己三岁前的事情,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他只记得,自己好像生过一场很严重的大病,好了以后,很多事情就都忘了。他的父亲,是个脾气很古怪的男人,后来又重新组建了家庭,对他也不怎么管。他基本上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国家的助学贷款,才读完了大学,走出了那个贫困的大山。



老宋听完,心里更疼了。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他那个名义上的“义子”,原来这些年,过得这么苦。他那个不成器的“父亲”,当年竟然没有去找他!而且还对他不好!

老宋的心里,燃起了一股无名的怒火。他觉得,他必须要把这个孩子,重新认回来。他要弥补这二十多年来的亏欠。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