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注意过自己的吃饭速度吗?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吃饭节奏”其实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最新研究显示,吃饭速度不仅影响体重,还可能决定你的代谢状态、血糖反应、心血管风险。那么,我们来看看怎么吃更健康?
![]()
一、体重与腹型肥胖:慢吃更有优势
多项研究表明,吃饭快的人群在体重、腰围、内脏脂肪方面往往数值偏高。
2020年6月至9月通过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的观察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表明,进食速度/频率较快的儿童和成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脂肪堆积、代谢综合征或其组成部分。此外,较高的进食频率可能与饮食质量的改善、脂肪堆积的减少以及代谢综合征或其组成部分风险的降低相关。
另一项研究也指出,吃得快的人体重指数(BMI)倾向上升,其所含的腹型肥胖风险也更高。
为何会这样?其一,吃得快往往意味着咀嚼次数少,吞咽快,大脑尚未接收到“我饱了”的信号,就已吃下更多食物。
其二,快吃会导致餐后血糖迅速升高、胰岛素分泌剧烈增加,长期下来,身体更容易将能量储备为脂肪。
因此,从控制体重和腹型脂肪角度看,“细嚼慢咽”显然更有优势。
![]()
二、消化、营养吸收与代谢健康
吃饭快不仅仅是“吃得多”,还可能导致消化系统负担增大。
当你匆匆吞食,食物在口腔中未被充分咀嚼,胃肠道要承担更多“破碎”与“分解”任务,容易产生胀气、消化不良、胃黏膜负担加重。
慢吃可给予身体更多时间产生饱腹信号、刺激消化酶和相关激素,从而改善饱腹感、降低过食风险。
从代谢健康的角度看,较慢的进食速度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以及降低代谢异常的风险。
![]()
三、慢吃习惯能否降低“三高”及代谢风险?
“慢吃”在降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代谢综合征(MetS)风险方面也显示出积极作用。
系统评价和元分析表明:与吃饭速度慢的人相比,吃得快的人发展为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更高,合并比(OR)约为 1.5 倍。
具体说来,吃饭过快与高血压、内脏脂肪、低 HDL 胆固醇及高 TG 水平均有相关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