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焦点访谈|攥紧农业“芯片” 提稳中国“菜篮子”

0
分享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蔬菜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亮色,也是农业领域高产值、高附加值的重要产业。它一头连着百姓的“菜篮子”安全,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增收,是保障民生、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但是曾经我们有很多蔬菜种子都要依赖进口,我们的“菜篮子”一度面临被“卡脖子”风险。而如今,从实验室里的品种攻关到田间地头的良种繁育,科研人员正用行动打破制约,让“中国种子”牢牢扎根沃土。今天(11月5日),我们就走进蔬菜种子的世界。


河南济源的一块农田里,农民们正在忙着栽种葱苗。这些葱苗长大到收获需要10个月,不过,与普通大葱不同的是,这些葱苗成熟以后,并不会走上饭桌成为我们的盘中餐。

河南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王屋镇柏木洼村村民秦黑虎:“我们是收种子,明年春天的时候它抽薹开花,经过小蜜蜂授粉,慢慢就成熟了。”

秦黑虎要收的蔬菜种子,不仅有大葱,还有甘蓝、白菜、洋葱、萝卜等等。这些种子经过检测后,将走向全国各地,经过商品蔬菜种植,最终成为大家餐桌上的食材。人们的“菜篮子”丰富起来,离不开蔬菜种子,过去,我国的很多蔬菜种子依赖于进口。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种子不是由自己生产,我们餐桌上的蔬菜就只能受制于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扬勇:“我们种业的自主可控,说白了就是要把蔬菜的种子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一旦掌握在人家手里,人家想涨价就涨价,想给你就给你,不给你就不给你,随时可以控制我们。当时,我们国家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西蓝花,也叫绿菜花,当时国外正好那一年种子减产了,价格翻了好几番,然后还不给你足量供应,导致我们国家想种西蓝花的没法种了,很多人买不到种子,对于我们产业带来很大的威胁,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吃菜的安全。”

张扬勇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专门从事甘蓝种子培育工作的农业科学家。从他的老师开始,他们就一直致力于把甘蓝国产化。


张扬勇:“在那时候,方智远院士带领我们团队开始攻关,实现国产化,1973年育成了我们国家第一个甘蓝杂交品种京丰一号,就把洋白菜‘洋’字变成了‘圆’字,去掉了‘洋’的帽子,现在我们做的更多的工作也是往更适合中国人消费品质的方向去发展。”

张扬勇这样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是在实验室、试验田培育良种。但是,有了良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步;培育的种子想要投入市场,最终走上餐桌,离不开重要的第二步——良种繁育。

良种繁育对于品种的推广至关重要。根据经纬度、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等,最终,中国农业科学院把目光落在了河南济源。

张扬勇:“河南济源北纬37度左右这个地方比较适合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因为这个区域冬季的低温能实现我们要求的低温春化,因为甘蓝感受到低温才能开花,才能生产种子。济源这个地方又是丘陵山区地貌,沟壑纵横,每一个不同的地块之间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屏障,蜜蜂作为传粉媒介,它就要求一个隔离区,隔离的距离要求,而当地丘陵山区地形正好符合我们需要的地形地貌。第三个因素,有专业化的公司来做这些东西,把我们很多的技术环节能够实现完美落地。”


良种繁育,是从种子到种子的扩繁过程。科研院所的父本和母本种子分别种植,发芽出苗后定植入大田,经过花期人工授粉或昆虫授粉,结出种子。从一颗种子到一簇种子,实现了良种繁育。

良种繁育过程每一环节的操作,都影响着蔬菜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村民秦黑虎刚开始做蔬菜制种时因为不了解技术要求,就吃过亏。

秦黑虎:“第一年,我春天栽白菜了,别人一亩地200多斤种子,我就打了100来斤,一年我少赚五六万元。技术员教我怎么施肥、怎么平整地、什么时候插杆或者围绳,我们慢慢学习、慢慢参悟,慢慢就会了。”

秦黑虎口中的技术员是当地的蔬菜制种企业驻扎在各个村里的技术员,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障制种流程的规范,从而保障蔬菜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种子的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驻扎在村里的技术员们向种植户们传授的是蔬菜种子公司前期经过多次科学研究、田间试验等得出的最佳技术规程,从而在蔬菜制种标准化要求的基础上规范化生产。每一个新品种都要做试验,根据田间试验情况制定技术规程。

通过技术员的指导,按照公司的技术规程种植,这些年,秦黑虎也尝到了蔬菜制种的甜头。

秦黑虎所在的柏木洼村共有村民647户,常年在家的117户中,家家户户都从事蔬菜制种。有些是秦黑虎这样流转了土地的种植大户,有些是自产自收。


王屋镇柏木洼村是河南济源这些年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和气候条件,当地引入了蔬菜制种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为了推动蔬菜制种产业发展,2022年,当地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针对育苗难的问题,建设了629座标准化育苗大棚。

蔬菜制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2022年以来,济源水利部门通过打机井,建设提水站、蓄水池等解决山区灌溉问题,并铺设供水管道36万米,引导农户从大水漫灌改为滴灌,既节水,又防病增产。

目前,当地的蔬菜制种企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6家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和国际20多个国家的种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规范化管理、现代化农业,为济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订单。


蔬菜种业的产业发展吸引来的不仅有客户订单,还有人才。2023年,从事洋葱育种工作25年的吴雄研究员被聘为济源市高级农业顾问,他带领团队成立了我国首个长日照洋葱杂交育种分子实验室,朝着解决洋葱杂交育种“卡脖子”问题展开研究。

目前,实验室已经培育出长日照早熟洋葱杂交组合6个,逐步进行市场推广,有望打破我国长日照洋葱种子主要靠进口荷兰、日本的局面。

在当地政策支持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截至2024年年底,济源蔬菜制种面积接近7万亩、年产蔬菜种子480万公斤,以白菜、甘蓝、萝卜为代表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更是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45%以上,制种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055元,高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分之一。


河南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济源市委书记徐衣显:“我们将聚焦蔬菜种业核心竞争力,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的产学研合作,着力构建现代种业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的蔬菜种子供应保障基地、亚洲最大的洋葱杂交种子繁育基地、世界一流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

一颗种子,看似微小,却牵动着农业发展的根基、百姓餐桌的安全、农民致富的希望。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提稳中国“菜篮子”,真正把蔬菜安全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在节目中我们看到,科研人员扎根实验室,制种企业深耕田间,地方政府保驾护航,几方合力蹚出了蔬菜种业的逆袭之路。当一颗颗带着“中国芯”的种子在田垄间破土发芽,它们孕育的不只是一季季蔬菜的丰收,更是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是农民脚下更扎实的致富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结束了所有比赛,最终排名如下!

全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结束了所有比赛,最终排名如下!

薇说体育
2025-11-14 23:42:50
德国挑衅升级,邀请台独沈伯洋参加国会,别忘了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德国挑衅升级,邀请台独沈伯洋参加国会,别忘了大陆重拳已经开始

知鉴明史
2025-11-13 19:01:07
中国空军重磅发布!

中国空军重磅发布!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1 13:41:42
马库斯在中国寒心了!和平展遭破坏并强制收费,成都官方评论沦陷

马库斯在中国寒心了!和平展遭破坏并强制收费,成都官方评论沦陷

以茶带书
2025-11-14 00:12:29
“5G之战爆发”,27国不许用华为,中方掀桌,为何先拿德国开刀?

“5G之战爆发”,27国不许用华为,中方掀桌,为何先拿德国开刀?

军机Talk
2025-11-14 10:51:48
退休党员请注意!30年党龄补贴≠养老金,差异全说清!

退休党员请注意!30年党龄补贴≠养老金,差异全说清!

匹夫来搞笑
2025-11-13 12:09:53
苹果突然调整,新iPhone又厚又重!

苹果突然调整,新iPhone又厚又重!

3C毒物
2025-11-14 00:06:47
高市早苗彻底呆住了,解放军还没动手,日本掀起内讧了。

高市早苗彻底呆住了,解放军还没动手,日本掀起内讧了。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3 21:53:10
大陆希望看到的一幕发生,郑丽文有了新身份,收拾赖清德更顺手了

大陆希望看到的一幕发生,郑丽文有了新身份,收拾赖清德更顺手了

历史有些冷
2025-11-13 22:20:03
苹果发布了 AirPods Pro 3/2 和 AirPods 4 的新固件

苹果发布了 AirPods Pro 3/2 和 AirPods 4 的新固件

威锋网
2025-11-15 00:01:02
世界第一发表言论引热议!特鲁姆普:我距离夺冠不远,我并不困扰

世界第一发表言论引热议!特鲁姆普:我距离夺冠不远,我并不困扰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11-14 16:29:20
打工时代结束了,到底是谁砸了我们的饭碗…

打工时代结束了,到底是谁砸了我们的饭碗…

慧翔百科
2025-11-12 19:17:41
放弃库里,安德玛断臂求生

放弃库里,安德玛断臂求生

体育产业生态圈
2025-11-14 19:16:44
一天三四次!56岁大妈患上肛门癌,丈夫痛哭道:根本不知道有害

一天三四次!56岁大妈患上肛门癌,丈夫痛哭道:根本不知道有害

阿晪美食
2025-09-30 14:45:42
飞天茅台真实价格调查:市场终端普遍维持在2000元左右

飞天茅台真实价格调查:市场终端普遍维持在2000元左右

野马财经
2025-11-14 10:36:29
山西长治血案现场曝光:死者妹妹说法被打脸,律师甩出反转证据

山西长治血案现场曝光:死者妹妹说法被打脸,律师甩出反转证据

央小北
2025-11-14 15:01:09
卖爆了?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北京单日售出近400辆

卖爆了?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北京单日售出近400辆

手机中国
2025-11-12 15:46:19
常州不孝子打母事件仍在发酵!老人4女1儿,如今却住在医院痛哭…

常州不孝子打母事件仍在发酵!老人4女1儿,如今却住在医院痛哭…

火山诗话
2025-11-14 13:15:18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中国可能已被五场战争包围,最先爆发战争的可能不是台湾

boss外传
2025-10-17 15:30:03
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对阵出炉!头号种子4:0,夺冠仅一步之遥

全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对阵出炉!头号种子4:0,夺冠仅一步之遥

国乒二三事
2025-11-14 13:40:17
2025-11-15 01:24:49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91267文章数 44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怀疑19.9元"原切牛肉卷"是合成肉消费者送检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本地
教育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小米发布Xiaomi Miloco,探索大模型驱动全屋智能生活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教育要闻

独家!小初高贯通部正式成立!朝阳家长的福气还在后头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