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里所说:真正点亮人类未来的,不只是壮丽的事件,更是那些思想的火花。回望科学史,推动时代巨轮前行的,往往正是几本凝结了智慧与勇气的经典原著。
![]()
科学史关键人物,你会先想到谁?
“科学元典丛书”是北大社自2005年起推出的一套大型科学经典译丛,目前累计销量已超过100万册,它使万千读者能够直接接触科学大师的原著,深入理解科学思想、方法和精神。
为了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这套书先后推出过红皮经典版、彩图珍藏版、学生版、学科版,连续列入国家新闻出版总局(总署)“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部分图书繁体版权输出至中国台湾地区。
![]()
2005年红皮版(现已出71种)
![]()
2018年彩图珍藏版
![]()
2021年学生版(已出16本)
![]()
2024年“精装学科版”,现已出版18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丛书有15种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学生版入选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发布的《2023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拟推荐书目》。
![]()
阅读科学元典
就是在与人类最伟大的头脑对话
许多人认为,通过科普著作便能轻松掌握科学核心知识,没必要再费心费力读元典。事实上,许多关于科学史的故事存在误传和讹误,无法真正还原科学元典的精髓。
例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落体实验的故事并无历史依据,血液循环的发现也并非哈维一人之功,而是多位科学家的累积成果,牛顿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也并非由牛顿亲自提出。
阅读科学元典,正是为了跨越这些误读,直面历史上最伟大头脑的原始思想:从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到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牛顿的力学体系,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到量子论,再到笛卡儿的解析几何……
![]()
阅读科学经典,就是与最伟大的头脑对话。
接触这些经典,不仅是教育的基本方式,更是深刻体悟科学思想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这些经典之作背后,也隐藏着无数令人敬佩的故事,激励着后来人勇攀科学高峰。
你或许知道,为捍卫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的学说,布鲁诺被教会处以火刑;但你可能不知道,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拉瓦锡,在其《化学基础论》出版后5年被法国革命法庭处死,传说拉格朗日悲愤地说,砍掉这颗头颅只要一瞬间,再长出这样的头颅一百年也不够。
你一定知道《物种起源》是划时代的著作,几乎在所有领域都产生重要影响;但你可能不知道,《物种起源》出版以来曾被称作“魔鬼的经典”“禽兽的哲学”,而在其备受打击时,著名科学家赫胥黎甘做“达尔文的斗犬”,挺身捍卫进化论,他的著作经过严复的译述,成为维新领袖、辛亥精英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
1871年,在 《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出版后,一幅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科学经典里充满了传奇与热血,是塑造科学精神的绝佳材料。阅读这些经典,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理性与信仰的双重滋养。
![]()
精心策划、结构严密
每个人的书架上值得有这样一套书
自2005年推出的具有高辨识度的“红皮经典版”,至2018年面向收藏市场的“彩图珍藏版”,2021年贴合中学教育的“学生版”,“科学元典”丛书始终以读者为中心推进版本迭代。
2024年底,丛书再度升级,推出“学科版”,首次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天学与地学、实验心理学、交叉科学等七个学科系列系统整理经典著作,其中生命科学系列中还特别设有“达尔文专辑”和“洪堡专辑”,体现出更加明晰的学科视野与专题形式。
![]()
学科版为专业读者和研究人员提供追溯学科源流的完整知识图谱与文献基础。为凸显学科版的专业属性,除了在图书形态上创新升级之外,还通过增补关键历史文献与深度阐释内容,系统呈现科学思想的源流演进与理论建构的逻辑方法,将单一著作扩展为“理论生态”。
因此,读者在摩尔根《基因论》中也能读到孟德尔《植物杂交的试验》,在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中附有10篇经典论文,在拉瓦锡《化学基础论》中可见其推翻燃素说的《反燃素论》……这些内容还原了科学史上的重大转折,令经典“活”了起来。
![]()
![]()
左:孟德尔《植物杂交的试验》。
右:化学基础论附《反燃素论》。
另一方面,学科版重视搭建连接不同时代与文化语境的认知桥梁。例如,《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学科版加入科学史家卡约里撰写的5万余字《关于本书的历史与解释性注释》,这些注释既对史料展开细致溯源,也对原著关键概念和隐含推导进行识别与阐释,不仅在17世纪文本与现当代理解之间建立沟通纽带,还展现了20世纪初期人们研究牛顿的水平。
《化学键的本质》附卢嘉锡书信与唐有祺忆述,将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有机融入全球科学史叙事。《物种起源》附《生物进化论的“进化”》等文章,用译者舒德干院士团队在寒武纪大爆发等领域的世界级学术突破,直接呼应并延伸了达尔文的理论展望。
![]()
1989年1月卢嘉锡赴美学术交流期间特意前往鲍林办公室与恩师亲切交谈。
学科版的推出,标志着这套书从泛科学阅读走向学科深耕,从单一文本走向学科生态构建。它不仅仅是经典的简单再版,更是一种科学教育的探索——引导读者不只是记住结论,而是理解思考的过程,在回溯源流中,真正读懂科学。
![]()
倾力打造、易读宜藏
一套让人爱不释手的丛书
“精装学科版”的开本小巧适中,圆脊线装设计能够轻松展平,方便阅读。为了让原本严谨的科学书籍更具亲和力,封面内裱海绵使其柔软舒适,触感犹如面团发酵的温润质感,甚至能给人带来类似于捏气泡膜的满足感。
![]()
博雅塔下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在内容和视觉设计上,“精装学科版”较红皮版做了全面的优化,字体与版式更清新自然,符合青年人的审美偏好。同时,红皮版的插图被巧妙地分散在内文中,增添了阅读的趣味和层次感。
此外,每本书特别设置了手写签名页,独具收藏价值,扫描腰封上的二维码还可以获得“走近科学元典”100堂微课,进一步延展了阅读体验。
![]()
100堂微课让阅读更轻松
科学元典丛书·精装学科版,陪你一起跨越阅读的障碍,与这些传世的科学经典来一场激动人心的相遇。
科学元典·数学系列
01
九章算术(白话译讲)
[汉]张苍 [汉]耿寿昌 删补
《九章算术》是从先秦至西汉中叶的长时期里经众多学者编纂、修改而成的一部数学著作,西汉张苍、耿寿昌等人对其进行过删补。全书分为九章,共收集246个数学问题并提供其解法。
本书由中科院郭书春研究员译讲并导读,译文详尽、通俗易懂,不仅讲解了每道题的题意和背景,旁及了中国古人的数学观和生活观,同时还用现代数学语言对每一道题进行演算,做到古今勾连,历史与现实相互照应。导读在交代其历史背景的同时,还将其与古代希腊、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进行比较,使读者视野豁然开朗。
02
笛卡儿几何
(附《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
[法] 笛卡儿 著
袁向东 译
笛卡儿创立的解析几何的诞生被称为数学史上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数学史上的新纪元。1637年笛卡儿发表了他的名著《方法谈》,《几何》是该书的三个附录之一。全书共3章,分别论述仅使用直线和圆的作图问题、曲线的性质,以及立体及超立体问题的作图。笛卡儿的中心思想是建立一种“普遍”的数学,他用自己发明的坐标系构建了几何图形与代数表达的桥梁,以此为工具研究了直线、曲线、圆和立体图的性质和作图问题,使变数进入数学,创立了解析几何学,为微积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作者笛卡儿是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西方近代哲学奠基人之一。本书附笛卡儿的方法论名著《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
科学元典·物理学系列
01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附卡约里关于本书的历史与解释性注释)
[英] 牛顿 著
王克迪 译
袁江洋 校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被称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十本书之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宏伟的近代物理学体系,完美解释了当时已知的一切运动现象。它是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人类掌握的首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遍布经典物理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其后300年里一再取得丰硕成果。
爱因斯坦曾盛赞:“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替代牛顿的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而要是没有牛顿的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美国科学史家卡约里(Florian Cajori,1859—1930)将本书由拉丁文本翻译为英文并做了相应注释,本中译本即由卡约里的英文本翻译而来。本次改版补充了卡约里的56条注释(5万余字)。增加的这些注释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牛顿的思想,也反映了20世纪初期人们研究牛顿思想的水平,还为科学史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
02
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意大利] 伽利略 著
武际可 译
《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是伽利略继《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之后的另一部重要著作,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书是伽利略长期对物理学研究的系统总结,也是现代物理的第一部伟大著作。 伽利略对近代科学伟大的贡献全都体现在这部著作中。
本书写作风格是谈话的方式,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合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译者为本书撰写导读,多角度、全方位地带领读者领略名著之美。本书增加了附录,大大增加了附加值。
本书是科学元典丛书之一种。本书入选“2020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和“2023年全国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03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第15版)
[美] 爱因斯坦 著
杨润殷 译
胡刚复 校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是爱因斯坦亲自为中等知识水平的读者撰写的相对论普及性著作。作者以最简单、最明了的方式介绍了相对论的主要概念,并大体按照相对论实际创生的次序和联系来叙述,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本书由著名翻译家杨润殷教授据英文第15版翻译而来,由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胡刚复教授校订。
本书附有爱因斯坦写的《序》和《第15版说明》。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李醒民教授撰写的《导读》,详细地介绍了相对论创立的科学背景、思想脉络、理论意义等。 另附有《关于统一场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等10篇经典论文,有助于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爱因斯坦的智慧魅力,也能让读者看到标志狭义相对论诞生的历史性论文。
04
牛顿光学
(附《少年牛顿在故乡》)
[英] 牛顿 著
周岳明 等 译
《牛顿光学(附《少年牛顿在故乡》)》是科学巨匠牛顿系统阐述其光学研究成果的经典著作,标志着光学研究从几何光学向近代物理光学的转变。
牛顿在书中以微粒说解释了光的反射、折射与颜色现象等,并通过一系列精妙设计的实验加以证实,使之成为实验科学方法的卓越范本。其所体现的科学思想与方法论,远超光学范畴,在整个科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本书由爱因斯坦作序,并新增附录《少年牛顿在故乡》,生动展现了少年牛顿的科学启蒙历程及其时代背景,显著提升了著作的可读性与收藏价值。
05
居里夫人文选
玛丽·居里 著
胡圣荣、周荃 译
王鸣阳 校译
本书收入了居里夫人的三部作品,分别是:居里夫人的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居里传》《居里夫人自传》。其中,居里夫人的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该论文堪称科技论文的写作典范;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相对完整、经典的居里夫人文选。 书前附有华中科技大学杨建邺教授撰写的《导读》和由美国社会活动家梅洛尼夫人撰写的纪念居里夫人的《伟大的心灵》。 书末特别收录了丰富的史料,包括与居里夫人相关的荣誉、生平、论著,以及居里夫人与中国的学术渊源:施士元先生撰写的《我的恩师居里夫人》,钱三强先生撰写的《我与约里奥-居里夫妇》。 另有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奖时的获奖辞与授奖辞。
06
惠更斯光论
(附《走近惠更斯》)
![]()
[荷兰] 惠更斯 著
蔡勖 译
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在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1672年,牛顿提出了与其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相一致的光的微粒说。惠更斯则公开反对牛顿的微粒说,提出了光的波动学说的“惠更斯原理”,并于1695年出版了系统阐述光的波动学说的《光论》,牛顿亦于1705年出版了阐述其光的微粒说的《光学》,由此拉开了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的第一次交锋。后来爱因斯坦的光电子理论以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为光的本性的争论画上了句号。
本书首版于2007年12月,至今共印刷6次,共19000册。“科学元典丛书”出版十余年,已经培养了一批忠实的读者,是非常值得深度发掘的图书品牌。学科版在原基础上完善提高装帧和设计感,版式更加疏朗,装帧更加精美,适当增加插图,并补充附录《走近惠更斯》,增加二维码扫码朗读音频和专家讲座视频,立体呈现书中原作者的科学人生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进一步提高了图书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科学元典·生命科学系列
01
基因论
(附孟德尔论文)
[美]摩尔根 著
卢惠霖 译
《基因论》在经典遗传学史上是重要的著作。摩尔根总结了其团队以果蝇为主要实验材料的遗传研究成果,以及自孟德尔遗传定律在1900年被重新发现之后的遗传学研究成果,全面阐述了染色体遗传理论,包括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遗传的机制、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突变的起源、染色体畸变、基因和染色体在性别决定方面的作用等。共有157幅插图。有助于读者理解遗传学划时代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本次改版增加了遗传学家孟德尔(J. G. Mendel,1822—1884)的划时代论文《植物杂交的试验》。读者可同时一睹两位经典遗传学大师的原著风貌。
02
生命是什么
(附《我的世界观》)
[奥地利] 薛定谔 著
周程、胡万亨 译
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生物学经典著作。试图从量子力学理解未知生命现象而进行的一次“天真”的“思考实验”。分析化学本质仍旧模糊不清的遗传物质(基因)的高度稳定性和稀有突变性发生的可能机制。提出染色体作为“密码本”以一种“非周期性”结构而决定着生物个体全部性状(包括发育)的假说。从热力学角度思考高度有序的生物如何避免像非生命物质那样最终走向无序的问题。认为根据已知物理规律尚无法解释全部生命现象,预言新的物理定律有待发现。
语言精练,对科学假说叙述清晰,对其世界观的表述富有哲理。书中提出的多个观点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有助于读者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思想来源和哲人科学家的风采。
03
物种起源
(附《生物进化论的“进化”》)
[英] 达尔文 著
舒德干 等译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的著名代表作,是奠定生物进化论的重要著作,也是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巨著。它1859年出版时就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此后的100年多里仍不断地引起激烈争论。《物种起源》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本中文译本译自1872年达尔文亲自修改的最后一版(第六版),达尔文在第六版增加了第七章“对自然选择的各种异议”,是被学术界广泛公认的版本。本书由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教授主译,并增加了舒德干院士撰写的长篇《导读》和《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详细介绍了进化论的新进展。同时附有舒院士的“音频+视频”导读,带领读者一起追寻达尔文之路,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科学元典·天学与地学系列
01
海陆的起源
[德] 魏格纳 著
李旭旦 译
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德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35岁的德军上尉魏格纳奇迹般完成了《海陆的起源》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海陆的起源》是现代地球科学的奠基之作,详细阐述了大陆漂移理论,提出古代大陆原来联合在一起,因大陆漂移而形成各大洲的观点。全书分三篇共13章。第一篇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指出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的问题,反证大陆漂移说的正确。第二篇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与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大地测量学等5个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第三篇从地球的粘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解释大陆漂移的可能性和动力。著名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李旭旦教授翻译,北京大学孙元林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张祖林教授等导读。
科学元典·交叉科学系列
01
计算机与人脑(附冯·诺伊曼《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
[匈牙利] 冯·诺伊曼 著
《计算机与人脑》为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供思想基础的经典著作,根据作者生前部分演讲稿整理而成。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类更加关注计算机是否可以实现智能化,即像人的大脑一样工作。作者在书中用数学语言表达了他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分“计算机”和“人脑”两个部分。本书有助于读者理解计算机、神经网络,乃至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
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胡作玄导读,介绍作者生平、本书主要内容、作者科学贡献,及阅读建议。由著名管理专家甘子玉、北京大学教授王骏翻译。附录中《数学在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增加了本书的附加值。
02
生命问题:
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
[美]贝塔朗菲 著
吴晓江 译
《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是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扛鼎之作,系统总结了20世纪上半叶的生物学实验成果和思想成果,提出了超越机械论与活力论的第三种生命观——机体论生命观。
贝塔朗菲在此基础上确立了适用于各学科领域、富有新世界观意义的“一般系统论”,为科学的统一或科学的整体化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03
从存在到演化:
物理科学中的时间与复杂性
[比利时] 普里戈金 著
《从存在到演化:物理科学中的时间与复杂性》是一部关于时间演化史的著作,与霍金的《时间简史》堪称姊妹书。时间问题一直是科学的一个终极挑战,是思考宇宙本质和起源的基点。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认为时间有开端也会有末日,而本书认为时间无始也无终。本书与《时间简史》一样,也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诠释最复杂的时间问题,适合普通读者阅读。这部著作是著名的布鲁塞尔学派的奠基之作,在国际上影响广泛,被誉为讨论时间演化史的革命性著作。
本书还收录普里戈金诺贝尔化学奖颁奖词和讲演词,以及普里戈金教授撰写的《中国与科学的春天》、郝柏林院士撰写的《普里戈金与中国》等珍贵回忆录。
04
一般系统论
![]()
[美]贝塔朗菲 著
魏宏森 等 译
一般系统论,旨在建立一种跨学科的、普适的理论框架,以打破学科界限,实现科学的统一。本书囊括了贝塔朗菲40多年来在机体论概念框架下研究生物学、心理学、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系统理论问题的开拓性成果,以及探索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生物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联系与差别的原创性成果,概括了他从1945年起开始探索一般系统论到1954年创立一般系统论学会以来的科学理论成果。
05
数学与自然科学之哲学
![]()
[德] 外尔 著
齐民友 译
《数学与自然科学之哲学》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外尔的代表作品。
该书试图从西方哲学的角度来审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的数学与物理学以及数学基础的大发展与大争论。该书原以德文写作,发表于1926年,其英译本(1949年)又通过6个附录增补了原书出版后20年左右的科学进展。
中译本增加了中国科学院研究员胡作玄撰写的长篇导读,以及丰富的历史插图和图注。
![]()
你曾读过“科学元典”学科版的哪本书
你对其中哪本最感兴趣呢?
说到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经典,
你会挑选出哪些书呢?
欢迎在留言区畅所欲言,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
这套精心打造的丛书中的一本
公号粉丝限量专享
扫码领券后折合5折优惠
-End-
观点资料参考:
科学元典丛书·精装学科版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阅读科学经典,与最伟大的头脑对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