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峰)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作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赛道和关键变量,已成为各大行业展会中一个鲜明标识。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在浙江乌镇举行,在今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包含具身智能在内的多项产品将首次亮相。具身智能是被业界公认的“蓝海产业”,也是人工智能产业的一个前沿方向,为处于数字化转型深水区的运营商提供了绝佳的突破口。
具身智能按下从认知,到行动的“加速键”
![]()
(图片来源:摄图网)
长期以来,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多集中于识别图像、理解语言、分析数据等“认知”层面,具身智能的兴起让智能体拥有“身体”,能够通过与物理环境的实时交互、感知和行动来学习与完成任务,从而实现人工智能从“思考”到“行动”的质的飞跃。
发展具身智能,是技术演进与产业需求的共同呼唤。一方面,它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路径。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渗透、ChatGPT等大模型快速成熟应用,为人形机器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内核,使之成为具身智能关键载体。另一方面,它孕育着巨大的产业机遇。从工业制造、仓储物流到家庭服务、医疗康复,无数场景渴望能够自主适应环境、执行复杂操作的智能实体。根据《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
这片“蓝海”市场吸引了全球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竞相布局。在这一前沿领域,运营商凭借其独特的网络与连接优势,正积极探索具身智能的落地应用。
中国电信在2025年阿联酋GITEX Global科技展上发布RaaS(机器人即服务)产品,该产品将机器人的“大脑”部署在云端,利用天翼云的海量算力、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为各类线下机器人终端提供智能调度、任务管理、数据分析和技能共享等服务。在此前的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中国电信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演绎岭南英歌舞,每一个踢踏步、旋转动作都精准卡点,其搭载的全身运动控制系统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中国移动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联合乐聚发布业界首款5G-A人形机器人“夸父”,突破多机协同瓶颈,实现高精度定位与实时远程控制,从2024年推出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凤起”,到2025年成立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再到5G-A人形机器人“夸父”,中国移动正构建“网络+算力+AI+机器人”闭环生态。
中国联通在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上展出了具身智能格物小智——机器人选取、机器人分拣、机器人运送、机器人扫码,还有机器狗进行流程巡查,一气呵成,还可以24✕7无休止工作。此次展示不仅呈现了技术可能性,也被视为中国联通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落地能力的实际体现,让外界看到如今具身智能在商业化落地的成熟度正在不断提升。
垂类AI加速规模化落地
具身智能的蓬勃发展,是人工智能技术从数字世界大规模走向物理世界的一个缩影和先声。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国家级战略的强力驱动。10月24日,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这为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与普及应用按下了政策层面的“加速键”。在此背景下,运营商正在将AI技术与自身业务及服务的社会经济各领域紧密结合,推动垂类AI的规模化落地。
在农业领域,中国电信打造了“雄小农”AI农业大模型,种植户只需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借助“雄小农”获取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检测、农作物灌溉与施肥时机等方面的精准建议,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电信推出全模态、全尺寸、全国产星辰大模型,满足大模型选配、应用场景创新等多样化需求。推出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30多个智能体应用,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
在新质内容领域,中国移动打造视频、音乐、阅读、游戏等场景下的数字内容垂类智能体,目前中国移动已实现Al+产品族全领域焕新,智能体服务全场景覆盖,当前AI+产品用户数累计超2.1亿,“灵犀”智能体月活用户超7000万。
在物流领域,中国联通打造的“讯联物流政策查询大模型”,不仅能实时监测政策变动,还能精准分析对企业的影响。目前,中国联通加快发展智能服务,深化数据和智能融合创新,构建多源融合的高质量数据集,打造多模共生的元景大模型,开放“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在工业制造、经济运行、城市治理、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成效初显,构建30多个可信数据空间,打造上百个AI智能体。
完善基础设施拓展AI应用场景
无论是具身智能的飞跃,还是垂类AI的深耕,其繁荣发展都离不开坚实底座的有力支撑。三大运营商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与算力支持,积极筑牢“人工智能+”的底座。中国电信将“息壤”打造为公司第一科技,形成“1+1+1+M+N”的人工智能发展布局,以“息壤”为核心,构建完成智能云体系,基于云网融合提供“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的智能云服务。中国电信已完成“4+4+31+X+O”算力布局,总算力规模超77EFLOPS。已构建超过10万亿tokens的通用大模型语料数据,以及覆盖14个关键行业的专业数据集。中国联通面向AI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首发适智化“算力智联网AINet”,通过立体联算骨干、一跳入算城域、光电融合DCN及智能管控技术构建AINet全光底座,实现全光城域智联,全面满足算力智联的韧性光网络业务创新实践和城市内高品质毫秒用算。中国移动聚力推进AI+设施升级成功打造数万卡智算集群、数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和万亿参数AI大模型。
独行快,众行远。AI产业链条长、技术复杂,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包打天下。运营商必须秉持开放共赢的心态,构建繁荣的产业生态。
中国电信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业内顶尖科学家、专家携手,组建了“中国电信科技创新咨询专家委员会—人工智能专家组”,并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探索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为推动AI技术的普惠化、产业应用深度化,中国电信于今年4月正式上线天翼AI开放平台,并于近日完成天翼AI开放平台重要升级,首次集中开放40余项基于垂直行业深度实践的人工智能API服务。中国移动发布“AI+”生态联盟。在应用普及方面,中国移动开放战略性高价值场景,与合作伙伴共同拓展解决方案超千个。中国联通依托产业基金集群,重点布局智算、数据、安全和智能应用、具身智能等领域,着力建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的AI技术和产业高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