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讯(记者于晓)11月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邯郸答卷·丛台篇新闻发布会。丛台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该区“十四五”期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加坚实。“十四五”时期,丛台区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28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17亿元,提前一年完成规划目标;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指标实现高基数上的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3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5.2%。五年来,累计实施省、市重点项目63个,总投资近460亿元。丛台科技创新产业园、磁力波智慧教育研发中心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加快建设。协同推进永年高端紧固件共享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科技创新动能澎湃。丛台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北部产业新城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四大方向,落地科技产业园3个、教育装备中心1个,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1—9月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20亿元。信创中芯、胜创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提速,工业经济韧性持续增强。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五年来高新技术企业从63家增至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945家增至1876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13家。规上企业研发投入达5.2亿元,增速79.2%。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家、市级创新平台10家,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跃升为全省A类。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多措并举激活消费市场,美乐城、阳光天鸿、新世纪等商业综合体打造文创市集和网红打卡地,有效激发消费活力。五年来发放消费券6450万元,带动消费17.9亿元。在大宗消费领域采用“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机制,投入85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约3.55亿元消费。文旅融合发展拓展消费空间,打造“一纵一横”精品旅游线路,成功承办河北省第六届旅发大会,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邯宝坊”、学步桥夜市火爆出圈,棉三·时光公园文创艺术街区获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9月,全区旅游收入131.45亿元,游客量1358万人次,较2021年分别增长127%、161%。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总量达2.8万户,企业总量4.5万户,较2021年分别增长27.3%、33.9%。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和省级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7个,便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城乡融合深入推进,宜居品质全面提升。五年来,坚持城乡“一盘棋”,累计改造老旧小区466个,实现基础物业全覆盖。打通北仓路、诚信路等“断头路”52条,新增绿地5.86公顷,建成“口袋公园”24处,创建省级园林单位2个、省级园林小区3个,获评“省级洁净城区”。新改建乡村道路48公里,获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域覆盖。乡村振兴成效亮眼,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77万亩,总产量保持在4.1万吨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2.9万亩,较2021年增长40.4%。西部水厂投用保障12.76万农村居民用水安全。创建美丽庭院1.1万余户、精品庭院3944户,建成省级美丽乡村61个。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幸福丛台成色更足。全区财政支出的八成用于民生领域,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34所,新增学位2.7万个,组建18个教育集团。推行平台招生、阳光招生,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双减”改革深化落实,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菜单式弹性作业”资源库获省级推广。举办冰雪赛事等群众性体育活动350余场,青少年在省市级比赛中斩获金牌超300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4万人次,金额达1400余万元。医疗服务更便捷,全区医疗机构床位6596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8.41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9.02人,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建成3家社区医院,乡镇标准化卫生院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25.68万人。丛台区人民医院接入“河北智慧健康”平台实现“一码付”,群众就医体验大幅改善。社会保障不断夯实,94项民生工程、88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