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公安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
![]()
人民公安报记者:
请问,山东公安机关在打击经济犯罪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
吕伟东:“十四五”期间,全省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守牢金融安全底线、严防经济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立足主责主业,积极履职作为,统筹做好防范打击工作,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保持严打态势。针对金融、证券、期货、保险、涉税、商贸等领域经济犯罪态势,积极开展“鲁剑”“歼击”“猎狐”“清源”等系列专项打击行动。2021年以来,全省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4.3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29万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二是靠前防范风险。加强监测预警,常态化部署开展全省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专题研判,对重要经贸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金融领域,以及新业态新模式存在的风险开展研判,为相关部门完善治理提供参考,掌握工作主动权。针对案件侦办工作发现的线索,深入研究分析背后深层次的治理问题,累计向有关部门发送风险提示书、风险防范建议书1500余份。
三是推进协同共治。省公安厅与25个省直单位部门签署《建立经济犯罪协同共治工作体系合作备忘录》,凝聚打防合力。与省发改委制定印发《山东省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问题线索行刑衔接机制工作方案》和《山东省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涉嫌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办法》,破除影响公平竞争规则障碍和壁垒。与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推动建立涉众经济犯罪防范处置一体化机制,努力形成协同共治格局。
四是服务高质量发展。依法依规研判分析企业投融资、招投标、签订重大合同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发布风险提示1120条,建立警企(重大项目)服务站589个。成立服务保障重大项目(企业)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走访、及时回访、立即到访制度,常态化开展风险漏洞排查、涉企犯罪预警提示、法律政策宣讲、企业相关人员培训等服务保障。例如,去年,公安机关对山东某企业相关投资项目开展深入研判,帮助企业避免经济损失6.2亿元,受到企业的好评。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省公安厅将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突出打防并重、防治结合、协同共治,努力实现对经济犯罪的及时发现、精准打击和有效防范,全力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
凤凰网记者:
请问,山东公安机关是如何织牢社会治安这张“安全网”的?
![]()
李清华:“十四五”时期,全省公安机关将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山东建设的基础工程、维护公共安全的战略工程来抓,坚持党政统筹、公安主导、部门协同、群防群治,全力推进防控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维护全省社会治安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治安防控整体效能实现新提升。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效能的意见》等文件,全面加强“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主体工程建设,优化升级56处环京、环鲁公安检查站,规范运行330处街面警务站,组建公安特巡警PTU机动队355支,设置“1、3、5分钟”快反圈1698个,社会面日均出动巡防警力3.2万人次、社会力量7.5万人次,社会治安掌控力显著增强,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
二、社会治安协同共治开创新局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推动完善矛盾纠纷“三所联调”“三调联动”机制,从源头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开展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部位安全防范专项治理,制定防冲撞设施配备标准指引,排查重点场所部位12万家,整改隐患4.5万个。健全单位内部治保组织和保卫制度,深化护校安园工作,推动平安医院建设,组织保安员和“最小应急单元”全员轮训,创新枪爆危险物品安全监管,加强群众性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公共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效能全面提升。深化警保联控、警民联防,整合群防群治力量56.7万人,培树平安类社会组织1236个,比如,临沂沂水的“沂蒙乡贤”、枣庄山亭的“崮乡义警”,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联巡、风险联处、纠纷联调,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
三、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取得新突破。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出台《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675个派出所运行“两队一室”勤务机制,派出所占县级公安机关警力的比例达到40%以上。贯彻落实公安部《社区警务工作规范》,推动全省5.5万个行政村实现“一村(格)一警”全覆盖。深入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15个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是全国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
下一步,省公安厅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部署要求,在新的起点上高标准推进“十五五”期间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
涉黑涉恶、盗抢等犯罪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请问“十四五”期间,公安机关采取了哪些打击治理措施,成效如何?
![]()
靖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公安部系列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坚持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打掉涉黑组织46个、恶势力组织59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683名,破获各类案件1.1万起,有力护航“十四五”发展目标顺利完成。一是组织推动坚强有力。省公安厅党委将扫黑除恶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制订下发指导意见、办案指引等文件规范,严格落实“三个一律”“三长负责”等工作机制,为斗争实践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大案攻坚勇当先锋。对涉黑恶案件集中优势力量,组织专案攻坚,采取提级侦办、指定管辖、异地用警等措施,侦破部、省挂牌督办案件24起。同步推进“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坚决除恶务尽。三是专项打击攻势凌厉。坚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接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重拳打击自然资源、农村地区等重点行业领域黑恶犯罪,打掉涉黑组织31个、恶势力组织126个。今年,又聚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打“六霸”等突出黑恶,打掉涉黑组织3个、恶势力组织26个。四是源头治理提质增效。坚持一手抓依法打击、一手抓有效防范,与有关部门紧密衔接,落实村(社区)“两委”成员资格联审机制,及时向行业部门制发“公安提示函”,推动标本兼治。
“两抢一盗”案件量大面广,是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民之所需,警之所向。全省公安机关响亮提出“财案多破、入盗必破”,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盗抢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全省盗抢案件发案同比继续下降27.4%,破案率上升11.1个百分点;入户盗窃案件破案率连续保持90%以上。一是建立盯案制度。建立“省级重点指导、市级全量管理、县级全量盯办”三级盯案机制,盯源头、盯进度、盯质效,确保严厉打击、严密防范。二是突出数据赋能。发挥各级侦查中心“主引擎”作用,针对突出警情、高发类案,搭建模型,高效研判,有力提升犯罪线索发现率和打击精准度。近日,经缜密侦查,打掉一跨省流窜在人员密集区域扒窃手机的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11名,破获案件20余起。三是强化追赃挽损。将追赃挽损作为检验打击效果的重要标准,坚持发案即追赃,依法循线追缴赃款赃物,今年累计挽回损失总价值2000余万元。
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部署要求,严打严防各类突出犯罪,为服务保障“十五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