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行山区的放牛娃到抗日战场上的“红小鬼”,从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到援建坦赞铁路的“石头政委”,光荣在党80多年,老兵张鸿玉用奋斗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坚守。
张鸿玉:石榴开花样子红啊,二十青年去当兵…
这是刻在老兵张鸿玉记忆深处的一段旋律。八十多年前,这个太行山区的放牛娃,正是哼唱着这样的旋律,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加入八路军的队伍,那一年,他15岁。
张鸿玉:八路军好,八路军为了人民办事儿。八路军出来以后就是帮助人收地啊、给老百姓办事儿啊。我们村上我自己就下了决心了——当兵!
年轻时候的张鸿玉/受访者家属提供
1929年4月,张鸿玉出生在山西省长治市东庄村。家中三兄弟的名字都带着祖辈的期盼——“金鱼”、“鲤鱼”和“红鱼”,寓意“鱼跃龙门”。但在那个年代,贫苦人家的孩子想“跃龙门”又谈何容易呢?
张鸿玉:我哥是“金鱼”,我弟弟是“鲤鱼”,我是“红鱼”。 记者:原来叫“红鱼”是吗? 张鸿玉:张红鱼。 记者:后来改了名? 张鸿玉:改名就鱼跳龙门了。 记者:鱼跳龙门。 张鸿玉:我十二岁就当长工,在那个地主、富农家里头去赶牲口,一个牛、一个马就交给我。晚上睡觉都跟这些马、牛睡在一起。在家里头生活上各方面受地主、富农的压制,没有饭吃,我饿着肚子。
张鸿玉出生的东庄村,四面群山环抱。这里是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地带。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是日军、国民党军和八路军经常进行拉锯战斗的地方。1942年的一天,“小红鱼”正在外面玩,远远看见“老皇”,也就是日军来了!
张鸿玉:小孩知道一些情况啊,给八路军、抗日部队要报信。那时候也就是十二三岁,我就在站在那高处就玩,结果下面那个公路上面就来了,小孩说这是谁?“老皇”来了!是皇军。皇军来了!看到人家这个浩大,我们就赶紧跑,这时我就记得我要报信儿。我就(从)村西向村东跑,边跑边喊:“老皇来了,老皇来了!”叫老百姓也知道一下,躲一躲啊。跑的过程中,结果人就把我抓住了。
被日军抓住的“小红鱼”遭受了一顿毒打,但他始终没有承认自己在为抗日力量通风报信。
张鸿玉:抓住以后就是痛打,打得我鼻青脸肿。然后用他们那个军犬往我身上扑,就咬我,叫我说真话。“小家伙,不是良民,你是不是告诉八路军,通信了!”我这时候就一口咬住,绝对不会说是通信,我说我不知道。打了我一顿也说不出结果来。结果我的哥哥我的父亲就疼我啊,想给他说好话,让他把我放了。没有,结果把我哥哥也痛打,把我父亲也打,打了一场也没结果。这样混乱情况下我就跑了,我就跑到我们村上那个窑顶,那高处。
张鸿玉老人向记者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混乱中逃脱的“小红鱼”没有因为这段经历而胆怯。1944年三月,张鸿玉正式参加了八路军,后来名字也被八路军从“红鱼”改成了“鸿玉”。入伍当年,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期间,破坏日军的重要军事补给通道——白晋铁路和剪断日军的电线是他的重要任务。
张鸿玉:我们那条铁路叫白晋线,这个八路军那时候我就到了游击队了。给我发了一个小步枪,还有一个能剪高压线的大钳子,我就上!上去有那个线把它剪断,破坏敌人这个铁路,让它不通畅。(有)几十个人,去了以后,拧铁路那个螺丝,就铁路上面有轨枕,给它拧下来,我们就抬到我们区干队去。剪断以后,日本人就发现这铁路有人破坏了,就来追我们了,我们早就跑了。
“当过兵,背过枪。为解放,打过仗。烧岗楼,夺机枪。立过功,受过奖”这是张鸿玉晚年回忆自己那段峥嵘岁月时写下的话。抗日战争胜利后,张鸿玉在解放战争中又先后参加了上党战役、晋中战役、临汾攻坚战等。采访期间,老人掀起裤脚,指着腿上的一处伤疤回忆起了1948年临汾攻坚战的场景。
张鸿玉:我十八岁我就当指导员了,带着一个连打临汾。他这个“头头”叫梁培璜,我们的口号是“打下临汾,活捉梁培璜”。我们连里有一百三十人,下来以后就不到一百人,敌人的火力太大了。我记得我跑步的时候地上就是敌人和我们的人,死了一堆一堆的。敌人的飞机轰炸啊,我当时就受伤了,把我腿也炸断了,腿是当指导员的时候粉碎性的骨折。
参加铁路工作的张鸿玉/受访者家属提供
一九五四年,张鸿玉所在的部队整师转铁道兵,投入了丰沙铁路的建设。当年那个破坏日军铁路的“红小鬼”可能没想到,十年戎马生涯之后,他竟然又和铁路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在铁路“战线”上,一干就是35年。这期间,令张鸿玉最难忘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援建非洲坦桑尼亚到赞比亚的坦赞铁路的经历。也是在那里,张鸿玉获得了“石头政委”的别称。
张鸿玉:502公里,最主要的得有轨枕,少了一根也不行。石头上哪来啊,那时候强调突出政治,我就是石头政委。我们去了以后我们在铁丝网里头,动物在铁丝网外头。 记者:怕动物袭击人。 张鸿玉:那个地方有一个山,除了英国人上到那个山上还没到顶,就是到半山,就下来了。他们说这个山上最厉害的就是蛇多,说他(们)不敢上,那我们就上这个山,看看有石头没有。因此我们一个人举着一个棒子,打蛇。我带队上去了,发现有石头,质量相当好。 记者:那您上山的时候碰到蛇了吗? 张鸿玉:碰到了!大的很,我睡觉蛇都把我的脚都咬了,咬了以后上药才救过来。我们的副厂长在这,这蛇钻到他被子里头,多危险!
张鸿玉老人在操作电脑/受访者家属提供
张鸿玉老人用“奋斗”形容他这精彩的人生,即使在离休之后,他依然“奋斗”不止。他和在当兵时就结识的爱人相濡以沫,“奋斗”着养生、锻炼、打台球、练书法,也“奋斗”着跨进21世纪,学电脑、练打字。如今96岁高龄的他,用起智能手机依然不在话下。
张鸿玉:就两个字:奋斗!我这一生是奋斗的一生,这个奋斗里头有两个要点:一个是独立自主,一个是自力更生,就这两点。因此,你要想长寿,你得奋斗。学电脑、学手机、学写字、打字、印像、照片、翻译,全都会。电脑买了三个,孩子给我买了三个电脑。岁数大了,也转到手机上。
张鸿玉老人(中)受邀参加阅兵式/受访者家属提供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张鸿玉老人受邀参加。从太行山到天安门,老人用近百岁的人生经历,见证并书写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
张鸿玉:我的目标就是要争取活到一百岁,有信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就是我们要干的事,虽然老了,还要继续服务,我们志气不老!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记者|编辑 陈常松 实习 李怡明 主编 朱来生
编辑:盖盖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