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47年,印度正式建国已经进入倒计时。
5月的一天下午,即将卸任的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专门把即将上任的印度总理尼赫鲁约出来喝茶。
![]()
在蒙巴顿的刻意引导下,两人聊到了未来印度海军的建设。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三面环海,扼守印度洋要冲,有7500公里长的海岸线。这样的地缘环境,注定即将出生的印度共和国需要保持一支强大的海军。
尼赫鲁当然也清楚这点,所以向蒙巴顿大倒苦水,指望从对方身上打打秋风。
蒙巴顿微微一笑,说我这里刚好有一艘航母,还是全新的,可以低价卖给你们。
经历过二战的检验,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航母是未来海军的终极形态。
很可惜的是,当时的亚洲所有国家栓一块儿,都凑不出一艘航母来。
如果新生的印度海军有航母坐镇,那不光能激起民族自豪感,还能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就连世仇巴基斯坦,恐怕也不敢造次。
想到这儿,尼赫鲁不禁露出意动之色。
蒙巴顿望着他表情的变化,心中不禁哂笑,小样儿,我就是号准你的脉才开的这个口。
二战结束后,英国国内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股反战情绪,为此他们不惜让带英国打赢二战的丘吉尔下台。再加上战后的英国千疮百孔,财政吃紧,所以处理一些二战时期建造的,现在已经完全无用的海军舰船就成了当务之急。
蒙巴顿所说的这艘航母是英国的尊严级“大力神号”航母,1943年开建,刚刚完成主体结构下水测试时,赶上二战结束了。于是便一直停在船坞吃灰,直到现在。
听了蒙巴顿的介绍,尼赫鲁大为意动,作为一个心怀大国梦的领导人,谁不想自己手底下有一支称霸亚洲的海军呢?
他尝试着问了一下价格。
蒙巴顿微微一笑,轻声说道:“1500万英镑。”
尼赫鲁听完,立刻意兴阑珊,果断回绝了蒙巴顿的建议。
1500万英镑相当于1.5亿美元,当时印度一年的财政收入才50亿美元。
而且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到处都需要钱,让他一下子拿出3%的财政收入买航母,别说他不答应,就算是他答应了,底下人也不会答应。
1947年这次的交易虽然没有达成,但不代表尼赫鲁从此就息了买航母的心。恰恰相反,成为“亚洲第一航母国家”这个诱惑从此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尼赫鲁在心中为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等有钱了,一定要拿下它。
![]()
这一转眼,就是十年。
1957年,此时的尼赫鲁雄姿英发,志得意满。
对外,作为万隆会议的主要发起国,他收获了巨大的国际声望,俨然第三世界国家的带头大哥;对内,印度国内稳定,发展迅速,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穷小子了。
这个时候,尼赫鲁心中那个存在十年之久的“航母梦”再也压抑不住了。
他立刻让人和英国方面联系,点名要买那艘“大力神号”航母。
接到印度方面的要求,英国人简直欣喜若狂。
这艘航母自从45年下过一次水,之后十二年就一直停在船坞里吃灰,愁的国防部都想把它拆解当废铁卖了。
如今印度人点名要买,这样的大冤种,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当年蒙巴顿说“大力神号”已经基本完工,实际上这里的“基本完工”指的是刚把框架造好,勉强能浮在海面上,要想形成战斗力,还得对全舰进行改造。
这样一来,印度不仅得支付1500万英镑的航母费用,还得额外再掏一大笔钱来让英国人改造这艘航母。
不过当时的尼赫鲁财大气粗,反正大头都花了,再多花一点也无所谓。
紧赶慢赶,“大力神号”航母终于赶在尼赫鲁发起成立“不结盟运动”前夕,顺利交付给印度海军。
1961年,尼赫鲁亲自出席印度海军首艘航母的入列仪式,并亲自把航母命名为“维克兰特号”,“维克兰特”取自梵语,意思是强大无比。
至此,印度成为二战后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也是第三世界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
尼赫鲁心想,有了这艘航母,自己这个“第三世界带头大哥”的名头更加坐实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艘航母在不久的将来确实会震撼世界,不过与他想象的有点偏差。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
面对自己这位邻居世仇,印度毫不犹豫地派出了“维克兰特号”航母。
在亚洲地区,哪怕自己这艘二战时期的航母也堪称“降维打击”。
然而他们还没高兴多久,海上突然传来一个噩耗。
“维克兰特号”航母锅炉突然出现预警!
锅炉是航母的动力来源,要是锅炉出问题了,等于航母报废了一半。
航母舰长要求返航休整,但他这个请求被海军高层高不犹豫的否决了。
开玩笑,本国的第一艘航母首次参加实战,结果刚出家门口就灰溜溜返航了,这事儿传出去,让巴基斯坦怎么看?让国际社会怎么看?印度的面子往哪儿搁?
在海军高层的严令下,“维克兰特号”航母只能硬着头皮降低航速往巴基斯坦近海赶。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没过多久,航母又出问题了!
“维克兰特号”航母的燃油系统突然出现预警,经过紧急排查,发现是为航母提供动力燃料的重油油箱出现渗漏。
再往前走,油料耗尽,航母就只能趴窝在海上了,万一要是被巴基斯坦海军袭击或者俘虏了,那可真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这下印度海军也顾不得面子了,不得不下令返航。
事后,印度海军部门出于“讳过扬功”的心理,掩盖了航母有质量问题的丑闻。
同时,他们还向国防部报告,说经过这次实战,发现一艘航母实在不够用,真要有事只会顾头不顾腚。最好的办法就是再买一艘航母,两艘航母轮流这用,一个守家,一个出征。
印度国防部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爽快地批准了。
出于路径依赖,他们又联系了英国。
当时的大英帝国已经日落西山,正愁海军的破烂没地方处理。
如今打瞌睡碰上送枕头,双方一拍即合,迅速达成交易。
1986年,印度花费5000万英镑把英国皇家海军的“竞技神号”航母买了过来,并改名“维拉特号”。
这艘航母也是二战期间的老古董,舰龄42年,只比“维克兰特号”晚一年。
![]()
从此,印度进入“双航母”时代,印度洋沿岸的周边国家,单论海军实力,没有比印度更强的。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只过了七年,印度海军的两艘航母竟然先后报废!
先是1993年,“维拉特号”航母在出海例行训练时,由于海军官兵操作失误,导致航母轮机舱进水。
英国专家过来一检查,说要想修复,最少得数年时间。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印度海军的先见之明了,“维拉特号”航母大修期间,“维克兰特号”航母无缝衔接,继续执行战备任务。
可仅仅一年之后,“维克兰特号”航母也出事了!
“维克兰特号”航母在一次出海训练归来后,突然发生大火,由于扑灭不及时,造成严重损失。
修了三年之后,实在修不下去了,只能宣布“维克兰特号”航母原地退役。
这时,印度海军进入了“无航母”时代。
可是印度海军的终极梦想是把印度洋变成印度人的印度洋,没有了航母,偌大的海疆怎么顾得过来?
仍旧是出于路径依赖,他们又联系了英国人,想再买艘航母用着。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英国人竟然一口回绝了。
是英国人没有航母可卖了吗?不是,是英国人不想赚印度人的钱了吗?更不是!
英国人之所以不卖,实在是被逼无奈。
原来,当时印度的核计划几乎已经到了收官阶段,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
在得知印度有意采购航母之后,美国立刻警告英国政府,不能卖给它航母!
毕竟你有核武器又有航母,想挑战我的权威啊!
所以英国人并非不想卖,而是不敢卖。
我们都知道,哪怕是冷战结束后,世界也是分阵营的。
你美国有小弟,自然也有对手。小弟不敢卖,对手可不吃你这一套。
于是,就在印度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北方大国主动向它伸出橄榄枝。
俄罗斯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