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灯油照纸糊,荒城竖碑写功夫。
庙里香多神不灵,街头铺满算命亭。
不知道是不是平常装有钱、或者动不动就宣传钱好挣,于是“教书育人”也成了摆摊的行当,并且一些学校的嘴是越来越叼。孩子读个高中,一开口就是“交7500元网课费”,我都惊呆了。
从普通人身上榨钱,连装都不装,甚至胃口还越来越大。这趋势,见着都叫人害怕。
据媒体报道,湖北十堰“郧西一中”的高二学生,被襄阳四中强制收取7500元网络授课费。是不是懵了?一所高中的学生,被另一所强行收费。睹二十年之怪事,观近百年之奇谈:难不成你们两所高中是联姻了吗?
![]()
向媒体求助的家长表示,自己孩子班级里共有40多名学生,他们都被湖北省襄阳四中强制收取了7500元网络授课费。
然后,两所学校神奇的“解释”来了。
郧西一中表示:这是两所学校“联合教学”的模式。
襄阳四中则称:我们学校没收那笔钱,费用是合作的公司收取的“云校资源服务费”。
看到没,他们也知道搞个“联合教学”的模式出来收这么多钱不合适。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理由的逻辑压根就不成立。
这就好比你在餐厅点了份套餐,结果老板告诉你米饭是隔壁超市卖的,要另外收费;并且那家超市的法人,还恰好是他自己。
那么与“襄阳四中”合作的这家公司叫什么呢?
看好了,别眨眼: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你们在骗猪吗?好歹在名字上,也稍微装一装吧。
说句实话,这操作真的是过于夸张了。先不谈7500块对99%的家庭来说都不是小数目,你至少找的“理由”要正经一点吧。
什么叫“联合教学”,可能就是简单的将两所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比如通过网络共享对方的授课情况之类。就这,敢开口要7500块钱,未免也太夸张了。
更何况这逻辑完全不对,学生去学校里本就是“上课”的。结果这种模式一搞,几乎等同于“上课还要另外交费”。
评论里高赞的网民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唱一和的讽刺道:
“合作公司收完,分你们学校一半吧?”
答:“那是给学校的电费。”
这揶揄挖苦的“电费”,本质上和这所谓的“网络授课费”,又真的有区别吗?
![]()
一个班40多人,一人交7500元,仅仅一个班就收到30多万。这钱,还真是媒体说得那样,“太好挣了”。只不过30多万放到普通人头上,不知道要多少个寒暑才能存的下来。
这不就是“逮着老实人欺负”吗?这究竟是育人还是种韭菜?一茬一茬,割得明明白白是吧。
教育这行,再让他们这样搞下去,让人嗤之以鼻的结局,恐怕已经非常逼近。事实上,这两天还有个类似的新闻:云南红河一学校门口,又一次出现“家长抱着婴儿站岗”的画面。
家长,又要上班,还得给学校免费站岗。牛马也不是这样用的啊,牛马也得有休息的时间和空间吧?更何况还是抱着婴儿站岗这种情况,相当于本就一天打两份工才能活下去了,结果凌晨12点到家了,你还不放过他们,要喊他们起来做牛做马。
我都不问“合乎人性吗”,我就问问,这合理吗?古有育子读书求功名,如今送子上学,家长还得干苦力。这画面若需题名,我已经想好了——《寒门苦读·立岗图》。
![]()
更离谱的是曝光后,事情上了热搜,该校工作人员表示:当时阻止了这位家长,叫她不要值班了,但她说她可以。
这解释,跟上面襄阳四中所谓“钱是交给合作公司”的理由有什么区别,堂而皇之的借口罢了。这个护学岗其他家长要干,她不干,对其他家长而言就不公平。并且,她不干,就必须要担心孩子在学校里被穿小鞋的可能性。
因此,她敢不值吗?但凡她敢,又怎么忍心抱着那么一点点大的婴儿站在车流人流之中。
课桌无声算盘响,讲台未冷价先忙。
读书原是明心事,如今只剩卖光堂。
有些学校真的需要照一照镜子了,脱离现实太久,显然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嘴脸模样。以前说教育是点灯,可如今呢,他们眼里早看不见灯芯,只剩下家长的钱袋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