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结婚登记增40.5万对,婚育政策托举“稳稳的幸福” | 新京报社论

0
分享至


婚育政策层面的温度,正通过一系列细微而具体的举措传递到现实生活中。


▲8月10日是七夕节,一对新人拿着结婚证拍照留念。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新京报社论

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515.2万对。与2024年同期的474.7万对相比,今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同比增加40.5万对。

这个反弹的数字来之不易。可资参考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办理结婚登记569.0万对。2024年与之相比减少94.3万对。而在2025年,这一数字止跌回升,重新突破500万对大关。

这不仅是一个数据上的回暖,也折射出某种现实:在当前的人口大形势下,结婚人数依然能上涨,说明年轻人不是不想结婚,而是在等待一个“值得结”的理由——更现实的生活预期、更有力的经济托举、更有保障的制度环境。

而这恰恰也是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公共政策主基调,社会正在搭建一个系统性的婚育支撑体系,要为年轻的人们托举一份“稳稳的幸福”。

比如,在婚姻登记便利层面,今年5月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婚姻登记地域限制取消,新人领证不再需要户口本,婚姻登记全国各地通办。各地也相继推出创新举措,甚至还推出夜间结婚颁证体验项目,让婚姻登记变得越来越便利、开放,也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再比如,在婚假保障方面,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份延长婚假,其中山西、甘肃的婚假最长,可享受30天。这些举措,不仅让新人在婚后有了更充分的休息与调整时间,也回应了年轻人对“仪式感”生活的期待。

同时,经济支持也开始密集出台。今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符合条件的结婚登记对象发放结婚红包、消费券等;山西省吕梁市则对在吕梁市登记结婚,双方均为初次登记,且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给予1500元的奖励。

此外,像今年7月发布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也是一个广义的结婚支持政策:生育与婚姻的紧密关联,在降低养育成本的同时,自然也直接提升了结婚的意愿与信心。

由此,人们也不难理解,今年的结婚人数何以迎来了上涨。婚育政策层面的温度,正通过一系列细微而具体的举措传递到现实生活中。

相关政策提供实在的支持的同时,也传递了明确的信号: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社会的重要议题,社会有意愿为年轻人的婚恋与家庭生活提供支撑,这同样为年轻人的人生预期提供一重“稳定性”的托底。

当然,客观上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大形势的变化,未来一段时间结婚人数也可能难以重现过去的高位。事实上,从2014年至2022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就已经连续9年下降。

这就需要社会以更包容的心态和更完善的制度,去理解和支持年轻人的婚恋需求。同时努力营造一个“想结能结、敢结愿结”的环境,让婚姻重新成为值得信任的制度安排,而不是被现实压力裹挟的选择。

而且,当公共政策持续优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均衡,整体上有助于形成一种更加牢固的婚姻模式——人们步入婚姻,是出于情感选择与生活规划,是在感受到社会托举与制度支持之后作出的审慎选择,婚姻与家庭的意义与理念也将更加理性、健康。

总之,在一个现代社会,婚姻越来越趋近于政策温度与婚恋需求双向奔赴:个体之间的幸福契约,需要制度来给予支撑托举。期待政策层面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让年轻人更从容自如地步入婚姻殿堂,也为更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铺垫基础。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贾宁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校运会突发意外!一中学女生被箭射中面部

校运会突发意外!一中学女生被箭射中面部

南国今报
2025-11-14 22:29:02
外交部:再次敦促七国集团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外交部:再次敦促七国集团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

新京报
2025-11-13 23:07:04
该汪峰坐立不安了!章子怡拿到女儿的抚养权后,给了女儿无数宠爱

该汪峰坐立不安了!章子怡拿到女儿的抚养权后,给了女儿无数宠爱

日不西沉
2025-11-08 23:57:53
马筱梅直播大方承认:玥儿霖霖被大S教很好!比有的大人还尊重人

马筱梅直播大方承认:玥儿霖霖被大S教很好!比有的大人还尊重人

小娱乐悠悠
2025-11-14 14:49:41
出轨风波真相大白仅2个月,那英近况曝出,马伊琍一个字都没说错

出轨风波真相大白仅2个月,那英近况曝出,马伊琍一个字都没说错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5 00:43:21
离异中生有新欢了?baby回归失败?于正嘲讽陈哲远?段奥娟上位?姨太问答

离异中生有新欢了?baby回归失败?于正嘲讽陈哲远?段奥娟上位?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14 22:59:44
2025年继承不用公证了?3个更简单的办法,很多人还在走弯路

2025年继承不用公证了?3个更简单的办法,很多人还在走弯路

历史求知所
2025-11-12 11:40:08
男孩让奶反转:同学父亲离异找后妈,家里不差钱,邻居曝更多内幕

男孩让奶反转:同学父亲离异找后妈,家里不差钱,邻居曝更多内幕

卷史
2025-11-13 18:33:15
不到一天印巴同时爆炸,巴基斯坦宣告战争状态,50万大军待命随时开打

不到一天印巴同时爆炸,巴基斯坦宣告战争状态,50万大军待命随时开打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5 04:30:57
全场动容!孙杨被取消资格后,观众齐声高喊的一幕让人破防

全场动容!孙杨被取消资格后,观众齐声高喊的一幕让人破防

小椰的奶奶
2025-11-13 09:39:47
日女首相发强硬对华言论,中国网友请求撤换驻大阪薛剑总领事

日女首相发强硬对华言论,中国网友请求撤换驻大阪薛剑总领事

熊孩子爱科技
2025-11-14 16:22:33
对话|日本问题权威专家:不能将高市早苗涉台言论视为偶然和孤立性事件

对话|日本问题权威专家:不能将高市早苗涉台言论视为偶然和孤立性事件

澎湃新闻
2025-11-14 15:12:30
亚洲二流半!名宿力挺邵佳一!直言中国足球发展遇三大难题

亚洲二流半!名宿力挺邵佳一!直言中国足球发展遇三大难题

兵哥篮球故事
2025-11-14 23:19:02
这5种硼砂重灾区食物!很多人爱吃,商贩自己都不碰,早看早避坑

这5种硼砂重灾区食物!很多人爱吃,商贩自己都不碰,早看早避坑

菜卫卫的日常美食
2025-11-12 12:39:56
从半年翻1倍,到亏损80%,葛卫东为何突然就爆仓了?命门就在这

从半年翻1倍,到亏损80%,葛卫东为何突然就爆仓了?命门就在这

迪哥说财经
2024-08-03 20:16:03
若不是日媒披露,我都不敢相信,中国真的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若不是日媒披露,我都不敢相信,中国真的强大到了如此地步

全金猫眼
2025-10-31 22:10:03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起喜电影
2025-11-11 13:43:59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雷尼尔效应(让一个人爱你且精神上舍不得离开你,只需记住雷尼尔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雷尼尔效应(让一个人爱你且精神上舍不得离开你,只需记住雷尼尔效应)

壹心理
2025-11-11 11:03:50
张飞二儿子投靠西晋,可刘禅死后他却给晋武帝上书:我要给他守陵

张飞二儿子投靠西晋,可刘禅死后他却给晋武帝上书:我要给他守陵

白云故事
2025-11-06 14:25:03
2025-11-15 05:48:49
新京报评论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评论
新京报评论唯一官方账号
22746文章数 1131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艺术
教育
军事航空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教育要闻

为什么说留英真正的红利被严重低估了?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