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日(11月5日),台当局“普发现金1万元新台币”政策正式启动登记,然而这一本应惠及民众的举措,却因民进党当局此前的激烈反对与如今的积极宣传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岛内舆论哗然。从“违宪违逆”到“收割成果”,民进党在政策立场上的反复与双标,成为了舆论焦点。
![]()
一、民进党为何在“普发现金”政策上态度出现大反转呢?其真实目的有哪些?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民进党在2024年“大罢免”案中失败后,民调支持率持续下滑。面对国民党与白营推动的普发现金政策,民进党最初以“违宪”“举债”为由强烈反对,试图通过舆论战阻挠法案通过。然而,随着政策在“立法院”以人数优势过关,绿营为避免进一步失去民意支持,选择迅速转向,通话宣传普发现金“收割政绩”,试图以此来挽回选民信任。值得注意的是,民进党内部对“普发现金”的态度存在分歧。以林俊宪、吴思瑶的反对者批评卓荣泰政策摇摆,认为增设“拒领”选项是“情绪勒索支持者”;而党团则试图通过“释宪”拖延政策的实施。党内缺乏统一立场,最终在舆论压力下选择妥协。
![]()
林俊宪
要知道,普发现金政策原是国民党为应对美国关税冲击提出的民生法案,但民进党将其污名化为“买票工具”。罢免失败后,绿营为转移选民对“抗中保台”口号失效的质疑,被迫调整立场,以“顺应民意”形象争取中间选民支持。同时,民进党曾以“举债破百亿”为由反对普发,却编列更大规模的“台湾之盾”防务预算(2025年高达2400亿新台币)。其真实目的是将财政压力转嫁未来,优先满足军事扩张需求,而非改善民生。
二、郑丽文会如何“见招拆招”呢?
郑丽文通过整理民进党在普发现金政策上的“前倨后恭”的言论,制作对比图卡或视频,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例如,引用民进党前秘书长林右昌与罢免团体站台批评蓝白的画面,对比其如今支持普发的态度,直指“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同时在公开场合重申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并借普发现金争议呼吁“超越蓝绿对立”。
![]()
郑丽文
其次,郑丽文将普发现金纳入国民党“民生三箭”(现金纾困、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强调“短期救急、长期治本”,避免被民进党污名化为“民粹撒钱”。并推动“税收透明化”法案,要求民进党公开特别条例的资金流向,建立国民党“清廉改革”标签。
在小编看来,郑丽文此“打法”效果很突出;短期来看:用民进党过去的言论打脸其当下行为,瓦解其道德权威;在中期,通过将经济议题与两岸和平绑定,巩固基本盘并拓展中间选民;长期则通过数据战、情感战来重塑国民党“理性改革”形象,从而挤压民进党的生存空间。
三、蓝营对此持什么立场呢?
蓝营主张普发现金是合理政策,认为这是将民众“血汗钱”返还的必要措施。国民党团书记长罗智强批评民进党将简单政策复杂化,增设“拒领规则”等门槛是“扰民”,并强调“普发现金不是民进党的恩赐,而是台湾民众应得的权益”。与此同时,国民党前发言人杨智伃对此直言不讳,民进党曾污名化普发为“买票行为”,如今态度反转是因“罢免失败后被迫顺应民意”。
![]()
罗智强
综上所述,如果郑丽文能有效应对该争议并持续监督民进党,国民党则有望借此事件扭转近年颓势,但绿营会做何反制措施,则是大家应关注的焦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