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立冬包饺子!这所幼儿园的暖心举动,藏着中国人最珍贵的文化密码

0
分享至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幼儿园的活动室里,一场充满烟火气的 “迎立冬” 活动正悄然拉开帷幕。案板上整齐摆放着雪白的面团、鲜嫩的馅料,小孩子们穿着迷你围裙,踮着脚尖围在桌旁,一双双肉乎乎的小手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笨拙却认真地捏着饺子皮。有的孩子把馅料放得太多,饺子像个圆滚滚的小胖子;有的孩子捏褶子时用力过猛,面皮裂了个小口子,却在老师的鼓励下笑着补救。活动室里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混合着面粉的清香,这一幕被镜头记录下来,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让无数网友感叹:“这才是立冬该有的样子!”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传统节气的仪式感正在逐渐淡化。年轻人或许知道立冬要吃饺子,却很少有人能说清背后的缘由;孩子们对 “节气” 的认知,更多停留在课本上的文字,而非亲身参与的体验。而东海县幼儿园这场看似简单的包饺子活动,恰恰用最朴素、最生动的方式,让传统文化 “活” 了起来,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立冬的节气氛围,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民俗的种子。



要理解这场活动的意义,首先得从立冬吃饺子的习俗说起。在我国北方,一直流传着 “秋收冬藏,交子之时” 的说法,立冬吃饺子的传统,便与这八个字有着深厚的渊源。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秋去冬来,万物开始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交子” 中的 “交”,指的是季节交替,立冬正是秋冬两季的 “交界点”,而 “子” 则与 “饺子” 谐音,所以古人会在这一天包饺子、吃饺子,既是对季节更迭的纪念,也暗含着辞旧迎新的美好期许。这种将节气与饮食结合的智慧,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古人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总结出的生活哲学。



在过去的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与自然节律紧密相连。春天播种、夏天耕耘、秋天收获、冬天储藏,立冬正是 “秋收冬藏” 的关键节点。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人们在秋天收获了粮食,到了立冬,天气转寒,农活逐渐减少,便开始 “藏” 起来 —— 既要把收获的粮食妥善储存,为过冬做准备,也要通过食补为身体储备能量,抵御寒冬。饺子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馅料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冬天多用羊肉、白菜、萝卜等温补食材,既能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恰好契合了 “补冬” 的养生理念。所以,立冬吃饺子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古人顺应自然、调养身体的生活智慧,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富足生活的祈求。



关于立冬吃饺子,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与医圣张仲景有关。相传东汉时期,张仲景辞官回乡时,正值寒冬腊月,他看到家乡的百姓因为贫困,很多人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于是,他便在当地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的药材熬成汤,然后把这些食材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 “娇耳”,煮熟后分给百姓吃。百姓们吃了 “娇耳”,喝了热汤,冻烂的耳朵很快就痊愈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善举,便在每年立冬这天模仿 “娇耳” 的做法包饺子吃,还流传下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的民谣。这个故事不仅让立冬吃饺子的习俗更具温度,也让 “感恩”“互助” 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东海县幼儿园的老师们显然深谙这些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所以她们没有选择简单地给孩子们讲解知识,而是策划了这场动手实践活动。对孩子们来说,包饺子的过程远比听故事、看图片更有吸引力。在揉面团的过程中,他们能感受到面粉从松散到紧实的变化。



在放馅料的时候,他们会思考 “多少馅料才能让饺子既好吃又不漏馅”;在捏褶子的时候,他们会专注于 “怎样才能让饺子的形状更漂亮”。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包的饺子煮熟后端上桌,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而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让他们对 “立冬”“饺子” 这些文化符号留下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们会自然而然地给孩子们讲解立冬的习俗、饺子的由来,以及 “秋收冬藏” 的道理。比如,当孩子问 “为什么立冬要吃饺子” 时,老师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张仲景的故事。



当孩子对饺子的形状感兴趣时,老师会告诉他们 “饺子像耳朵,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坏啦”。这种 “在实践中教学” 的方式,远比生硬的灌输更有效。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了解了传统民俗,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有位家长在看到孩子回家后兴奋地分享包饺子的经历,还主动要求 “明年立冬还要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包” 时,感慨地说:“原来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这么简单,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知识,还爱上了这些老传统。”



其实,东海县幼儿园的这场活动之所以能引发网友的广泛共鸣,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的可爱,更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很多年轻人对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远超传统节气。比如,每到圣诞节、情人节,商场里张灯结彩,年轻人忙着送礼物、聚会;而到了立冬、冬至、腊八等传统节气,除了老一辈人还在坚守习俗,很多年轻人往往只是 “象征性” 地吃点应景的食物,对节气背后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这种文化认知的断层,让不少人担忧:再过几十年,我们的传统民俗会不会被遗忘?



而东海县幼儿园的做法,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 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从孩子抓起,要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像包饺子这件事,它不仅仅是一项手工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孩子们在与面粉、馅料的接触中,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在与老师、同伴的合作中,体会到了团圆、分享的快乐。这种体验会内化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长大后依然愿意传承这些习俗。



除了对孩子的教育意义,这场活动也让成年人重新审视传统节气的价值。很多网友在看到活动视频后,纷纷留言表示 “想起了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的场景”“明天立冬,一定要和爸妈一起包顿饺子”。



有位网友分享道:“之前觉得立冬吃饺子只是习惯,看了孩子们的活动才想起,这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和道理。今年立冬,我打算带着孩子一起包饺子,给他讲讲张仲景的故事,让他也感受一下咱们的传统。” 可见,这场活动就像一个 “文化触发器”,唤醒了人们心中对传统民俗的记忆,让更多人开始重视节气的仪式感,主动参与到民俗传承中来。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东海县幼儿园的这场 “迎立冬” 活动,也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缩影。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民俗文化融入日常教学。



有的学校会在端午节组织孩子们包粽子、系五彩绳;有的学校会在中秋节举办赏月、做月饼活动;有的学校会在清明节带领孩子们踏青、缅怀先烈。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落地生根,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活动都是 “小打小闹”,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不了多大作用。但事实上,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



就像东海县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今天在活动室里包的饺子,可能明天就会忘记具体的步骤,但那种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对节气的好奇、对传统文化的好感,会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里。等到他们长大,成为父母、成为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这些习俗、这些故事传递给下一代,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立冬的饺子,包的是馅料,裹的是文化,煮的是温情。东海县幼儿园的这场活动,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刻意的宣传,却用最真实、最温暖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它告诉我们,传统民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是可以通过动手实践感受到的快乐,是可以代代相传的情感纽带。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没有太多时间去深入研究每一个传统节气的文化内涵,但我们可以像东海县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一样,从一顿饺子、一次手工、一个故事开始,重拾节气的仪式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立冬这天和家人一起包饺子,愿意给孩子讲张仲景的故事,愿意参与到传统民俗活动中,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就会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传承下去,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珍贵的文化记忆。



未来,希望有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家庭、更多的社会力量,能够关注传统民俗的传承,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用贴近生活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走进更多人的心里。相信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的传统节气会越来越有仪式感,我们的民俗文化会越来越繁荣,我们的文化自信会越来越坚定,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喜人奇妙夜2》她可能是第七期节目中最努力也最尴尬的喜人了!

《喜人奇妙夜2》她可能是第七期节目中最努力也最尴尬的喜人了!

君笙的拂兮
2025-11-11 07:44:52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松林看世界
2025-11-12 07:06:34
太眼红了!印媒称福建号航母"关键设计缺陷":作战能力仅美军60%

太眼红了!印媒称福建号航母"关键设计缺陷":作战能力仅美军60%

松林看世界
2025-11-12 07:02:10
看到郭宇欣跑龙套旧照,站杨紫身边一点不输,才知啥叫小红靠捧

看到郭宇欣跑龙套旧照,站杨紫身边一点不输,才知啥叫小红靠捧

温柔娱公子
2025-11-10 18:40:03
3球惨败+11轮2胜!50岁庸帅下课,糟蹋欧联冠军,1年3次被炒鱿鱼

3球惨败+11轮2胜!50岁庸帅下课,糟蹋欧联冠军,1年3次被炒鱿鱼

阿超他的体育圈
2025-11-11 10:43:07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李子橱
2025-11-06 21:30:03
大牛市,A股会涨到哪里?

大牛市,A股会涨到哪里?

郭小凡财经
2025-11-09 16:22:17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涉厅级领导职务

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涉厅级领导职务

爱看头条
2025-11-11 23:59:02
毛主席纪念堂选址有争议,专家从主席的一首词,确定天安门广场

毛主席纪念堂选址有争议,专家从主席的一首词,确定天安门广场

明月清风阁
2025-11-10 21:20:03
哇塞!电视里看不觉得,没想到现实中身材这么魁梧,太美了

哇塞!电视里看不觉得,没想到现实中身材这么魁梧,太美了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6 10:36:51
41岁网红“赵总”从金地离职,百万年薪,小9岁老公是她的底气

41岁网红“赵总”从金地离职,百万年薪,小9岁老公是她的底气

麦大人
2025-10-23 15:20:42
“被筛选了7轮,就换来这种工作”,男生哭笑不得,身上还一股味

“被筛选了7轮,就换来这种工作”,男生哭笑不得,身上还一股味

熙熙说教
2025-11-03 16:15:45
他在日本彻底火出圈了!

他在日本彻底火出圈了!

这里是东京
2025-11-11 18:28:25
陈赓援越,胡志明派3名妇女服务,陈赓笑称:姑娘,小姐,大嫂

陈赓援越,胡志明派3名妇女服务,陈赓笑称:姑娘,小姐,大嫂

大运河时空
2025-11-11 17:10:03
橄榄油被打假!12款网购橄榄油送检结果:全部掺假或虚标

橄榄油被打假!12款网购橄榄油送检结果:全部掺假或虚标

南方都市报
2025-11-11 16:58:11
细思极恐!澳洲杨兰兰撞残人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到底去了哪里

细思极恐!澳洲杨兰兰撞残人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她到底去了哪里

一盅情怀
2025-10-27 17:26:27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有人救得了44岁的宋小宝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一次没有人救得了44岁的宋小宝

君笙的拂兮
2025-10-28 19:22:56
正式放弃?被问杨瀚森使用,开拓者主帅发声,官宣决定,女友看懂

正式放弃?被问杨瀚森使用,开拓者主帅发声,官宣决定,女友看懂

乐聊球
2025-11-11 10:27:13
尚品宅配,总部大楼当豪宅卖了

尚品宅配,总部大楼当豪宅卖了

拾遗地
2025-11-11 08:15:32
不到24小时,官媒3次点名单依纯,释放3大信号,李健早有预言

不到24小时,官媒3次点名单依纯,释放3大信号,李健早有预言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1-11 01:37:57
2025-11-12 08:56:49
度看全球 incentive-icons
度看全球
我是一位热爱旅游的博主,热衷于分享各种旅行的经验和故事。我热衷于探索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文化遗产
3786文章数 10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这答案对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忻府区教体局开展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宣传教育活动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数码要闻

Zen 7 首度现身 AMD 官方路线图:定位“下一代”AI 增强架构

旅游要闻

打破“守摊思维”,庐山旅游账本透出新变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