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莫让舆情回应沦为 “跑不动的跑步机”

0
分享至

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舆情早已不是简单的新闻事件或网络讨论,它承载着公众的情绪,也映照出社会的温度。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单位,面对突发舆情时的第一反应,往往决定了后续能否赢得信任、化解矛盾。

然而,现实中却有一种现象:不少地方和部门明明在"忙",却越忙越乱;看似动作频频,实则问题没解决,群众不满意,舆论持续发酵。这种状态就像人踩在跑步机上拼命跑,腿一直在动,身体却始终在原地踏步。

这样的"只动不进",不仅让舆情应对沦为表面功夫,更会让小矛盾演变为大危机,一点点侵蚀群众信任的根基。

一、跑不动的不是腿,是脑子

很多人以为,只要做了事、多做事,就是尽责了,其实不然。有些工作人员看似干得热火朝天,结果却是在一直"空转"。这背后有几个典型表现:

1.表面功夫做足,实质问题绕开

有的单位接到投诉后第一件事不是去解决问题,反倒急着登记、拍照、归档,似乎把流程跑完就等于"有回应"。吉林农安县那个烂尾回迁房项目便是例子,村民反复反映房子质量差、迟迟不交付,县政府办公室只甩出一份转办记录,半年过去仍未启动正式调查,直到全国媒体曝光才匆忙问责,25人挨板子,代价沉重。

说他们没干活吧?表格、报告、会议一样没少。可群众要的是能住进去的房子,不是堆成山的材料。

2.层层上报,拖延应对

有些事明明基层就能解决,偏偏非要等上级点头才能动。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中,尽管法院已作出判决,学校却迟迟不撤销对学生的不当处分。校方将责任推诿给上级,导致学生名誉权迟迟未得到恢复,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质疑和指责。

这种“等指示再行动”的做法,看似讲规矩,实则是在浪费黄金窗口期,更是一种向上甩锅的不负责任。舆情一旦升温,再想降温就难了。

3.公关代替实干,越捂越炸

河南鲁山那个价值715万的牛郎织女雕塑,一开始就被质疑太贵,公众要求公开成本明细。当地不仅没查清楚,反而对记者动手动口,还威胁博主删帖。两年过去,承诺的调查一直没公布,倒是时不时发一些城市建设的好消息来转移注意力。

你以为这是公关能力强?其实是把公众当成了傻子。你越是这样,大家就越觉得你在掩饰什么,最终从"质疑"变成了"不信"。

4.模板化回应,千篇一律

杭州自来水异味事件、甘肃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都是典型的"流水线式回应"。水务局通报就说"恢复供水+减免水费",却不解释水质到底安不安全;幼儿园那边呢,最初通报连一句安抚家长的话都没有,更别说孩子的治疗进展。

这样的通报,与其说是回应,不如说是应付。群众一看就知道:你们根本就不在意我的感受,只想快点结束这场麻烦。

5.把合理诉求当风险,怕惹事不敢管

湖南慈利县溶洞污染事件中,博主拍下污染画面上传平台,村支书竟然放出语音:"谁敢拍照我就打谁!"后来舆情发酵,有关部门半夜发个简短通报想压热度,结果连清理污染、追责责任人这些核心问题都避而不谈。

这是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是害怕担责的心理作祟!小问题捂不住,只会变成大风暴。

二、认知偏差与作风问题是跑不动的根源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假努力"?不是没人努力,是方向错了、心态变了。

第一,政绩观出了偏差

有些人把"不出事"当成最大成就,认为只要不被点名批评、不被媒体曝光,就算成功。于是他们拼命整理台账、统计接待次数、删帖控评……把这些当作工作亮点。殊不知,群众要看的从来不是你写了多少报告,是你的态度和行动。

把"减少负面评价"当成目标,必然会走向形式主义。只有把"群众满意"作为唯一标准,才会倒逼出真正的改变。

第二,责任意识淡薄

很多问题本该由谁负责就由谁牵头,可现实中往往是层层推诿。基层等上级指示,上级等专家意见,专家还要时间研究……到最后,没人愿意拍板,也没人敢担责。

这是能力问题?不,这是态度问题。怕犯错、怕担责的心态,让一些干部宁愿选择沉默,也不愿主动发声。这看似保护了自己,实则伤害了群众的信任。

第三,专业能力跟不上需求

现在的舆情复杂多变,不再是以前那种简单事件。你要懂政策、懂心理、懂传播规律,还得能快速判断轻重缓急。可惜很多一线人员缺乏系统培训,遇到问题只能靠经验套模板,导致回应既无针对性又无温度。

比如,面对产品质量问题,不懂监管流程的人只会机械道歉;面对民生纠纷,不了解政策的人只能推诿责任……。久而久之,不仅无法化解矛盾,反而加剧群众不满,陷入“只会说话不会办事”的怪圈。

三、破局在于跳出"伪忙碌",直面真问题

要走出这个怪圈,不是靠口号,要靠机制、靠能力、靠决心。

1.改变认知

舆情的本质是群众声音的放大器,是你了解民意、改进工作的机会。与其想着怎么堵住嘴,不如学着倾听心声。

深圳全面推行“政务服务热线一体化平台”,打通12345热线、网络问政、舆情监测等数据通道,构建“群众诉求—部门认领—限时办结—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正是这种制度性设计,让群众声音真正进入决策流程,使舆情从“敌情”转变为“人情”。这才是真正的沟通智慧。

2.明确责任

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很关键。哪些舆情可以当场答复?哪些需要联合调查?哪些必须限时反馈?都要明确分工、设定时限,避免"踢皮球"式的拖延。

当前全国多地推行的政务服务首接负责制,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具体落实。谁第一个接到工单,就必须牵头协调、全程跟进,直到问题闭环为止。过去群众反映问题常被部门之间来回推诿,如今“谁接谁管、谁接谁办”,处理不到位还会被通报约谈甚至追责。这种从“被动转办”到“主动担责”的转变,不仅厘清了责任边界,更成为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作为的关键一步。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舆情应对的核心不是"怎么说",是"怎么做"。一方面要加强跨领域知识学习,让干部了解质量检测、环保法规、教育政策等内容;另一方面要鼓励创新,针对不同类型的舆情制定个性化应对策略,而不是一味套用旧模板。同时,建立案例库也很重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让大家少走弯路,避免重复犯错。

重庆荣昌在2025年“五一”期间面对超234万人次游客涌入的突发压力时,一线干部迅速响应,不仅凭借对文旅、交通、应急等多领域知识的掌握快速判断风险点,更通过灵活调整服务方式实现重大事故“零发生”、游客满意度持续高位运行。这说明,基层干部若能掌握多元知识、善用创新策略,就能把舆情压力转化为治理动能,真正提升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群众满意才是唯一标准

评判一次舆情处置是否有效,不能光看表面数字,要看三个维度:

一是,核心诉求是否落实

群众最关心的几点,比如质量问题、赔偿安排、整改进度……有没有逐项回应并推动落地?如果有,说明你在用心做事;如果没有,哪怕通报再多也是无效劳动。

二是,同类问题是否反复出现

如果同一个问题总被提起,说明之前的处理不到位,要么是敷衍了事,要么是没有根治隐患。真正有效的应对,应该能让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三是,群众评价是否提升

通过问卷调研、社交媒体评论分析等方式收集真实反馈,你会发现,群众其实很理性。只要你真心解决问题,他们会记在心里;如果你只做样子,他们也会记在心里。

满意度不是嘴上说出来的,它是一件件实事积累起来的。

五、舆情的本质,是连接人心的桥梁

很多人误解了舆情管理的意义,以为它是控制舆论、压制声音的工具,其实恰恰相反。舆情,是政府与群众之间最真实、最直接的情感纽带,是检验治理温度的试金石。

每一次舆情爆发,都是治理者与公众对话的契机。你能抓住它,就能赢得信任;你错过它,就会失去民心。

农安、鲁山等地的例子告诉我们:当你总是忙于写声明、做台账、删帖子……而忘了去听一听老百姓到底在想什么、在担心什么,你就会离群众越来越远。

真正高效的舆情管理,不靠"跑得快",而靠"走得稳"。它要求我们要放下焦虑,敢于面对问题,也有能力解决问题。

群众不在乎你开了几次会、写了多少材料,他们在乎的是:你有没有听见他们的声音?有没有帮他们解决问题?有没有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

唯此,舆情才能从"压力源"变成"连接桥",从"负担"变成"机遇"。这才是新时代治理应有的样子。

作者:葵度

更多:公众号,网络舆情分析师人才评价

更多:公众号,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12月20日举办2025年第5期IITC(高级)网络舆情分析师证书考试培训班,报名中

12月举办2025年第5期IITC网络舆情分析师证书考试培训班,报名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啊,除了健康,什么都是浮云!(深度好文)

人啊,除了健康,什么都是浮云!(深度好文)

心情励志美文
2025-09-28 22:47:52
特朗普41岁次子讲述原生家庭:父亲定下六不准,母亲“又美又凶”

特朗普41岁次子讲述原生家庭:父亲定下六不准,母亲“又美又凶”

法老不说教
2025-11-07 15:24:59
场均25分+46%三分,拿着2000万,打出巨星数据,他该入选全明星!

场均25分+46%三分,拿着2000万,打出巨星数据,他该入选全明星!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2 08:52:20
上海警方通报,王导秦雯彻底翻车!

上海警方通报,王导秦雯彻底翻车!

梳子姐
2025-11-11 18:12:12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混沌录
2025-11-11 22:06:07
沙特不续签,人民币形成闭环体系

沙特不续签,人民币形成闭环体系

诗意世界
2025-11-11 23:12:45
丰田埃尔法2026款发布:人民币23.6万元起

丰田埃尔法2026款发布:人民币23.6万元起

元宝课堂
2025-11-11 16:03:03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深度报
2025-11-11 21:39:10
常州小米SU7爆燃原因曝光:改装过的锂电池着火

常州小米SU7爆燃原因曝光:改装过的锂电池着火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1 15:48:49
县委书记被双规,他的妻子去找市委书记,不久县委书记官复原职

县委书记被双规,他的妻子去找市委书记,不久县委书记官复原职

乔生桂
2024-08-28 10:45:06
险胜!字母30+8克莱全队第一,状元26+9真尽力,湖人弃将26+5立功

险胜!字母30+8克莱全队第一,状元26+9真尽力,湖人弃将26+5立功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11 12:21:17
沈伯洋祸害全家!家族海内外资产被冻结、面临破产,子女留学被拒

沈伯洋祸害全家!家族海内外资产被冻结、面临破产,子女留学被拒

杜鱂手工制作
2025-11-10 15:53:09
俄乌两国为何要死磕红军城?尊严与政治背后多重博弈

俄乌两国为何要死磕红军城?尊严与政治背后多重博弈

史政先锋
2025-11-11 15:46:36
朝鲜足球再创世界杯奇迹:男女足U17双双在世界大赛闪耀

朝鲜足球再创世界杯奇迹:男女足U17双双在世界大赛闪耀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23:36:31
于海青:为何说军队纵深反腐牵动着无数普通老百姓的内心?

于海青:为何说军队纵深反腐牵动着无数普通老百姓的内心?

于海青
2025-11-12 01:07:04
对于普通人来说,房价不能再跌了,再跌很多家庭会破产!

对于普通人来说,房价不能再跌了,再跌很多家庭会破产!

装修秀
2025-11-11 11:30:03
停火协议作废!哈马斯自毁最后活路,向国际求助也再无人相信

停火协议作废!哈马斯自毁最后活路,向国际求助也再无人相信

知兵
2025-11-11 14:10:56
深度长文:通俗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收藏了!

深度长文:通俗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收藏了!

宇宙时空
2025-11-09 09:02:37
29+5!19+4!拿着童工合同,你又打成了超巨,不愧为广东最稳之人

29+5!19+4!拿着童工合同,你又打成了超巨,不愧为广东最稳之人

多特体育说
2025-11-12 00:37:40
大笑,勇士队吉米·巴特勒的新发型让斯蒂芬·库里捧腹

大笑,勇士队吉米·巴特勒的新发型让斯蒂芬·库里捧腹

好火子
2025-11-11 13:38:05
2025-11-12 09:55:00
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网络舆情分析师考培基地
231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家居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教育要闻

教育观察:选择医学专业前,很多人不知道的行业秘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