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依托主机厂资源实现低费用率优势,但高赔付率压力显著,四家“汽车系险企”综合成本率均超100%,仍未摆脱承保亏损困局
《中国科技投资》龙秋月
近日,由小米集团间接持股的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巴天星财险”)正式揭牌,该公司亦被业内视为“小米车险”的落地。目前国内拥有四家主机厂背景的财险公司,分别是广汽集团设立的众诚保险(835987)、一汽集团设立的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安保险”)、吉利集团投资入股的合众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财险”)以及比亚迪汽车旗下的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财险”)。其中比亚迪财险前身是2016年已获批开业的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在2023年被比亚迪汽车收购更名。
与此同时,各家险企相继公布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四家“汽车系险企”合计保险业务收入达61.02亿元,合计净利润达2.26亿元。作者注意到,四家险企低费用率难抵高赔付率,综合成本率均在100%以上,仍未走出承保端亏损困局。另外,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车险始终陷入“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两难局面。
低费用率难抵高赔付率
2025年1-8月,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实现原保费收入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达6006亿元,同比增长4.3%。10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司长尹江鳌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介绍,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商业险投保率达91%,比燃油车高6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将达2000亿元左右,增速超过30%。
从四家“汽车系险企”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众诚保险以30.31亿元保险业务收入规模居于首位,比亚迪财险以20.7亿元紧跟其后,合众财险、鑫安保险分别为5.85亿元、4.17亿元。净利润方面,比亚迪财险是唯一一家盈利破亿元的险企,为1.05亿元,众诚保险、鑫安保险分别为8943.09万元、3016.81万元,合众财险为161.65万元。
作者注意到,今年三季度末,四家“汽车系险企”的综合成本率均在100%以上。综合成本率由综合赔付率与综合费用率组成,是衡量保险公司承保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当比率超过100%时,意味着承保亏损。鑫安保险的综合成本率最高,为129.15%。细分来看,鑫安保险的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分别为110.71%、18.45%,比亚迪财险分别为96.05%、5.44%,合众财险分别为80.82%、25.48%,众诚保险分别为78.8%、26.72%。
与传统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三七分”的比例(即70%保费收入用于赔付,30%用于运营成本)不同,“汽车系险企”的赔付率普遍较高、费用率较低。这一差异主要与其业务结构相关。目前,“汽车系险企”的服务对象以新能源车为主,出险率及维修成本较高;另外需配合主机厂售后生态,理赔更倾向使用原厂配件,进一步推高赔付成本。另一方面,“汽车系险企”依托主机厂资源,以直销模式为主,无须向中介渠道支付高额手续费;还可共享主机厂的客户、数据及运营体系,大幅压缩渠道和管理成本,因此费用率远低于依赖代理、经纪渠道的传统险企。以比亚迪财险为例,今年前三季度,其签单保费均由直销渠道贡献。
另外,车险车均保费是衡量财险公司车险业务质量与定价水平的关键指标。今年三季度末,比亚迪财险、众诚保险,鑫安保险、合众财险的车险车均保费分别为4046.58元、3290.47元、2645.38元、2060.23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财险公司车险车均保费的平均水平约在2000元上下。
整体来看,上述四家“汽车系险企”虽在成本管控上展现出一定的优势,综合费用率处于较低水平,但赔付端的压力却持续高企——较高的赔付率直接压缩费用控制带来的盈利空间,导致这些险企仍未能走出承保亏损的困境。然而,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车险始终陷入“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两难局面。
投资收益反哺利润
“汽车系险企”交出四份盈利的三季度报,但从承保亏损的情况来看,净利润盈利并非全部来自承保端改善,可能也有投资端对承保亏损的“输血”。
比亚迪财险作为净利润破亿的险企,其三季度末的投资收益率及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达到2.49%、3.33%。同期,鑫安保险、众诚保险作为净利润千万元级别的险企,投资收益率分别达到7.98%、4.77%。合众财险作为四家公司盈利金额最低的公司,其投资收益率亦达到3.55%。
时间维度拉长至2024年,众诚保险前五大险种合计出现1.46亿元承保亏损,当年实现投资收益1.96亿元,净利润为0.48亿元。众诚保险亦在年报中提到,赔付支出为23.8亿元,较上年增长29.57%,主要由于公司发力新能源车险业务,该业务在行业内赔付率较高所致。投资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75.07%,主要是报告期内受资本市场环境改善影响,投资收益率有所上升。我们可以看到,众诚保险作为“汽车系险企”投资收益反哺利润的一个缩影,核心车险业务虽因新能源车险高赔付等因素面临盈利压力,但同期投资端表现亮眼,最终推动公司实现盈利。
2024年,鑫安保险净利润为258万元,当年投资收益为0.2亿元,除了车险业务出现了0.61亿元承保亏损外,其他险种亦出现不同程度的承保亏损。与之较为相似的是合众财险,除了车险业务出现0.53亿元承保亏损外,其他险种亦出现承保亏损;当年投资收益为0.27亿元,净利润为0.45亿元。
另外,2024年,比亚迪财险仅经营车险业务,该业务出现3.01亿元的承保亏损;当年投资收益为0.77亿元,净利润为-1.69亿元。
无论是今年前三季度还是2024年全年,“汽车系险企“实现盈利,本质上是依靠“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亏损”的结果,其核心承保业务尚未形成独立盈利能力。这种依赖投资市场表现的盈利模式,不仅与传统财险公司“承保盈利为主、投资收益为辅”的模式存在一定差异,还有可能使其盈利稳定性面临投资市场波动的潜在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