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朱力克
10月25日晚,中国香港的红磡体育馆洋溢着一种奇幻的氛围,裸眼3D与动捕追踪将现实与虚拟叠合,创造出春樱冬雪的幻境,舞台上的鹿晗在这里完成Season4亚洲巡演的最后一场。
作为首位在红馆举办个唱的内地90后歌手,鹿晗的Season4巡演最终站延续了内地巡演的火爆场面;遍布全港的应援车辆和大屏把香港变成了“鹿晗痛城”,从专业的表演、极致的舞台到独特的造型打扮,均引发了广泛热议,美妆美甲店甚至因此爆单。

从1巡到4巡,鹿晗用九年时间,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梦幻般的专属舞台,一个由他、幕后团队和粉丝共同完成的不断延展的“梦想共同体”。Season4巡演无论现场体验、社交媒体热度还是造型带动的时尚效应,都堪称2025演出市场的现象级事件。
鹿晗证明了,借助专业化团队和前沿技术不断升级体验,巡演可以超越表演范畴,成为一个承载成长、共鸣和奔赴的超级IP。而我们从14城25场演出超30万观众100亿话题阅读量的亮眼成绩单中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艺人的成长,更是一个演唱会IP的成熟样本。
![]()
九年进击,红馆立下标杆
红磡体育馆如今已经改名为香港体育馆,不过,大家还是习惯称其为“红馆”,它是香港乐坛的演出圣地,见证一代代港乐传奇的辉煌。
10月24日,红馆见证了一个新的篇章,鹿晗成为首位在红馆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内地90后歌手。在舞台上,鹿晗问大家,谁是第一次来红馆?他自己默默举起了手。
作为Season4亚洲巡演的收官站,红馆演唱会对于鹿晗和他的粉丝来说意义非凡。从2016年首次举办个人巡演到站上红馆的舞台,鹿晗与粉丝共同走过了成长与蜕变的九年。
![]()
九年前,鹿晗开启了自己的首次个人巡演,那时的内地巡演市场远不如当下火爆,鹿晗1巡的三场万人体量演唱会,可谓内地90后歌手的标杆。九年后,鹿晗的巡演走出了内地,并最终把新的标杆立在红馆。
芦苇们也格外珍惜最后的机会,演出一开票就秒罄,新加的座位也很快就卖完了。演出开始前几天,应援车辆和大屏遍布全港,把香港变成了“鹿晗痛城”。演出当天,城里到处可见带银朱和烟墨元素装扮的年轻人,这是鹿晗香港演唱会的Dresscode。
![]()
Season4亚洲巡演每一城都有自己独特的中国传统色系Dresscode,新加坡站的专属Dresscode是佛赤和孔雀蓝,澳门站则是浅云和青梅。
红馆舞台上,在绚丽灯光的映衬下,鹿晗载歌载舞,演唱了《Keep Me Alive》、《心率》、《敏感》和《我们的明天》等歌曲。在读灯牌的互动环节,看到一位芦苇举着“今天我生日”的灯牌,鹿晗为她清唱了生日快乐歌。
10月25日的最终站,为了化解现场略显伤感的氛围,鹿晗跟大家开起了玩笑:“红馆最后一首歌不能哭”。最终,在Remix版的《超级冠军》歌声中,Season4划下圆满的句号。
![]()
经过九年历练,舞台上的鹿晗更加自信,从1巡的三场演唱会到4巡的14城25场演出,他完成了巡演的升级、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鹿式美学”,与芦苇们建立了更深的羁绊,并因此更加坚定地开启新的约定:“The Fifth Tour To Be Continued”。
一起“造梦”,巡演变“梦想共同体”
在社交媒体上,一位芦苇看完演出后如此评价:“限定两小时的乌托邦”,而在林林总总的评价中,“梦幻”成为芦苇最常用的高频词汇。
这正是演唱会的价值所在,它为观众打造一个能沉浸其中的梦境,让大家能暂时逃离现实的烦恼。
![]()
打造梦境并不容易,为此,Season4亚洲巡演的各个环节相较3巡都有大幅度升级,音乐总监请来了有二十年演唱会总监经验的马来西亚资深音乐人李乃刚,舞蹈总监世界级新生代舞团CHIBIUNITY的队长兼总编舞BUNTA。
舞台是Season4巡演的一大亮点,在前沿技术的帮助下,鹿晗在“四季”中穿行,场景随着鹿晗的歌声不断变幻,樱花如粉色雨幕般随舞步散落,冰晶折射出阵阵微光,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光影与舞步、升降设备浑然一体,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
为了确保不同屏幕上的画面细节和动作精确同步,团队通过多个渲染节点分别处理主屏和地面屏幕的画面,并专门为Season4巡演开发了动态遮罩技术,让移动大屏投影可以自动避开舞台结构,保障视觉呈现更干净和连贯。
![]()
升降设备跟灯光和表演完美结合,得益于舞台机械结构的特别强化,吊台装置有三重安全制动,移动大屏用轻质碳纤维骨架支撑,升降装置配备激光测距仪,与动捕系统实时共享位置。而Season4巡演使用的动捕系统也是基于鹿晗的表演特点量身定制。
灯光采用MA3+Hog4的双系统控制,并被赋予了“时间维度”:横向灯光表现空间感,纵向光柱象征时间流逝。
![]()
演唱会不只是体验,更是参与,梦要一起“造”才会变得完整。在顶级舞台的支撑下,通过精心设计的多维交互,鹿晗的巡演做成了歌手、幕后团队和粉丝们一起完成的“梦想共同体”。
4巡伊始,晒1-3巡的票根分享小故事不但通过唤醒记忆完成了芦苇们的重新集结,也加固了彼此的情感联系。始于3巡的Dresscode设计就是其中之一,这是鹿晗和芦苇们独特的“默契密码”,它既把演唱会变成一场仪式,也让芦苇们因此真正成为“梦”的一部分。
作为每一场演出的固定环节,读灯牌既是鹿晗跟芦苇们直接交流的方式,也成了梦的许愿池,幸运的芦苇们收到了鹿晗送来的各种礼物:唱生日歌、请吃蛋糕和黑鸭煲。在南昌,鹿晗还豪爽地请一整片区域的芦苇吃全家桶。
![]()
在香港的最后一站,芦苇们把自己观看Season4巡演的经历变成自制的手帐放入交换处,“双向奔赴”的仪式由此尘埃落定,美好的记忆定格于此,并等待着下一次的唤醒。
打造超级IP,鹿晗做对了什么?
纵观近年来演出市场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大型演唱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大,巨星们的巡演也不再是一次性的落地,而是正逐渐成为可持续运营的超级IP。
![]()
巡演无疑是展示歌手个人魅力、彰显艺术个性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Season4巡演过程中,鹿晗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外界的关注,并引发了大量的讨论,社交话题阅读超过100亿,微信指数破6亿。
从表演、造型、舞美到发色、美甲再到美瞳,鹿晗Season4巡演的各种细节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上被不断放大,他的穿衣风格被模仿、他的饮食喜好被复制。在武汉,鹿晗的蓝色美瞳机车服造型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抢购同款美瞳;在郑州,鹿晗因为说了一句“我喜欢荆芥”,又在网上掀起了“花式晒荆芥吃法”的热潮。
![]()
由于鹿晗这次Season4巡演每场都有不同的Dresscode,芦苇们在观演前都会参照Dresscode精心打扮一番,无意间带火了巡演所到城市的美妆、服饰甚至美甲行业。一位上海的化妆师透露,鹿晗在上海开唱的两天,店里每天都达到接待上限。
![]()
巡演之所以能成为超级IP,是因为在新媒介环境下,大型演唱会能联动的资源和媒介越来越多,庞大的观演人群随着歌手在不同地区间流动,创造了大量的文旅消费,也因此让巡演成了“行走的GDP”。
这一点在鹿晗的Season4巡演过程中表现得格外明显,除了传统的门票、周边和唱片宣传,巡演衍生出了更多维度的价值,文旅、服饰、美妆、美甲、餐饮等产业链都与演出场景产生了新的联动:粉丝的出行带动了文旅消费,造型风格引发模仿热潮,餐饮、住宿、商圈都因此受益。数据显示,鹿晗在深圳巡演期间,周边酒店入住人数增长7.63%,场馆周边重点商圈销售额增长7.26%。
但要成为真正的超级IP,关键还是极致的体验:不仅是舞台表演的专业水准,更包括细节设计、粉丝互动,以及演唱会后的延展体验,形成从现场到线上、从感官价值到情绪价值的完整闭环。
![]()
为此,鹿晗的Season4巡演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每一站有不同的中国传统色系Dresscode,读灯牌环节为了照顾位置较远的观众把摄影机搬上舞台摇人互动,粉丝打造“痛城”,主办方结合文旅资源推出超大透卡,这些环节设计既极大丰富了IP的体验感,也为创造了更多可供大众参与的空间。
从鹿晗的Season4巡演引发的联动效应还可以看出,作为一个超级IP,演唱会结束后的情绪经济愈发重要。观众不仅通过现场参与留下难忘的记忆,也在演唱会结束后通过消费同款等方式获得更多元的情绪价值满足。也因此,鹿晗演唱会所带来的体验远超普通的听歌或表演活动,为未来演唱会的新形态提供了参考样本。
![]()
值得一提的是,鹿晗的Season4巡演也是主办方风华秋实迄今为止单一项目场次最多、周期最长的一次,通过集结各路行业顶尖团队共同参与,从整体策划到场馆统筹,均展现出极高的专业度。
鹿晗演唱会IP的成功,意味着风华秋实在演唱会IP打造方面愈发成熟。鹿晗红馆演唱会落幕时出现的“5巡预告”预示着,在完成了为期半年的4巡之后,鹿晗和风华秋实对开启新的旅程充满信心。
从1巡到4巡,鹿晗用九年时间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品牌和内容升级,为自己拓展了巡演的边界,也为未来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旅程仍在继续,接下来的5巡无疑将会更加精彩。
![]()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