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乐园被很多粉丝称为“快乐老家”,常常有人羡慕能够在“快乐老家”工作。其实,为了创造快乐和神奇,他们的工作并不轻松,甚至有许多细枝末节的要求。昨晚,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为长期服务演职人员举办庆典,邀请亲友和他们一起庆祝服务10年、15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入职迪士尼30周年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裁及总经理包兆天,游乐设备检修工等一线演职人员和幻想工程师们,总共610人参加庆典,是度假区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服务周年答谢庆典。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在迪士尼工作那么久? 610人最长工龄35年,明年将有近3000人入职10年以上
昨晚,610名演职人员、幻想工程师和他们的亲友一同登场,在度假区管理层的祝贺声中步入会场,迎接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这610人的年龄横跨“50后”到“00后”,既有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也有经验丰富的退休返聘员工,还有来自周边社区、与度假区共同成长的演职人员。有在台前工作,也有在幕后奉献,书写着自己的职场和人生故事。
他们中,“工龄”最长的是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史蒂夫,他从巴黎迪士尼乐园开启职业生涯,迄今已经在迪士尼工作35年。最特殊的人物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裁及总经理包兆天,他迎来了入职迪士尼30周年。
30年前,包兆天加入位于美国奥兰多的华特迪士尼世界度假区,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迪士尼职业生涯。
2010年,他正式加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此后,带领由近1万名演职人员组成的庞大运营团队,从一餐食、一树木到一盏照明灯、一场演出,事无巨细。
15年来,上海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见证他为守护“神奇和快乐”的奋斗,也见证了一双女儿从蹒跚学步到豆蔻年华的成长。
看着现场大屏幕上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包兆天说,“当时我还是一枚小鲜肉,一头黑发。今天,能与演职人员和幻想工程师们欢聚于此,不仅是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裁及总经理的身份参与盛会,同时也是庆祝我自己的服务周年。在我长达30年的迪士尼职业生涯中,有近一半的时光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度过。从建设伊始,到对外开放,再到即将迎来十周年,有幸见证了演职人员们和幻想工程师在为游客和彼此创造神奇体验时,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
![]()
据了解,“服务周年答谢庆典”是全球迪士尼乐园和度假区的一项传统,在当年达到10周年及以上服务年限、且恰逢5和10整数里程碑的演职人员和幻想工程师们,都会受邀携亲友出席这一庆典。
为感谢演职人员们的贡献,昨晚,度假区专为他们打造了一系列独具迪士尼特色的专属体验,包括盛大的庆祝活动和庆典仪式、精心编排的娱乐演出、别具一格的主题餐饮等。
明年6月,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迎来开放10周年之际,预计将有近3000名演职人员与幻想工程师庆祝他们的10周年及以上服务年限。
![]()
最初:认准“大牌”,从哈尔滨“漂流”到上海
对迪士尼品牌价值的认同,是驱动许多演职人员最初加入上海迪士尼的关键因素之一。“2015年上海迪士尼来我们学校校招时,我第一反应是——在迪士尼工作太酷了!”来自乐园及迪士尼小镇运营团队的赵萌晰回忆道。当得知被录用后,尽管家乡哈尔滨距离上海有2400多公里之遥,她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下的旅程,成为“雷鸣山漂流”景点的一名景点调试员。
![]()
赵萌晰
工作单位知名度高,离家又近,也是很多人选择迪士尼的原因。费双燕是土生土长的浦东康桥人。2015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进入筹备冲刺阶段,彼时已在酒店总机岗位积累12年经验的她在家人的推荐和鼓励下尝试了这个家门口的机遇。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工作十年,她从幕后走向一线,如今担任酒店康乐中心经理一职。
![]()
费双燕 坚持:找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如今,不少人会感慨:工作久了容易产生倦怠,成为“上班困难户”。而打破这种职业倦怠的关键之一,就是找到工作中的意义与价值。
赵萌晰回忆起工作十年中最难忘的瞬间,分享了一段温暖互动:一组年卡用户家庭的小女儿因身高不足无法体验“雷鸣山漂流”景点,她便为小朋友送上手工小礼物并为他们拍照留念。“没想到他们再回来时,竟然回赠了我一份小礼物,这份小礼物至今还留在我抽屉里面。”更让她感动的是,她之后时不时还会在度假区内偶遇这组游客,每次都会打招呼。“那两个小朋友长得很快,没想到他们还记得我。”
每日穿梭在游客中间,费双燕也见证和感受着无数温暖瞬间:小朋友带着期待而来,与团队热情互动;长辈们起初以陪伴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却在沉浸式体验中卸下拘谨,重拾童心。“看到爷爷奶奶离开时笑着说‘今天我也当了公主或王子’,这一刻的职业自豪感,是工作最美的馈赠。”
华特迪士尼典范传承大奖的获得者、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娱乐演出创意经理张银威也在平凡工作中感受到了非凡价值。他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工作十年后,带着对新挑战的渴望来到上海。获得华特迪士尼典范传承大奖的演职人员将会被授予一枚独特的蓝名牌,可以在岗位上终身佩戴。“挂上这枚蓝色名牌后,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希望可以用自身行动启发身边人。”张银威觉得,获奖后的心境与责任悄然改变。
![]()
张银威 深度绑定:一家人都在迪士尼上班
培养与演职人员深厚的情感联结与强烈的归属感,甚至把这份归属感延伸至员工家庭中,获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也是不少迪士尼演职人员安心扎根工作的原因之一。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见证了许多演职人员爱情的诞生,张银威就是其中一员。“太太是娱乐演出团队的一名演职人员,我们在上海迪士尼相识、恋爱、结婚。”
设施运营与服务团队的施忠飞在度假区建设阶段就来了。十年间,他的爱人和孩子也陆续加入,一家三口都在乐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我们一家三口都在迪士尼工作,每天回家后聊天也都是聊迪士尼,迪士尼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七个小矮人矿山车”景点的设备检修与维护工郑建明则笑着说,从女儿到孙女,他带着一代代家人来乐园玩,“度假区试运行的时候,我女儿还在读大学,第一次来她开心得不得了,同学们都说‘我也要当你爸爸的女儿!’”如今,他的孙女也成了乐园的小常客。
![]()
郑建明 未来:个人技能获得不断提升
不少演职人员还谈到,之所以留在迪士尼是因为,在这里通过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为未来有更好的发展进行储备。
施忠飞的爱人原来在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客房部工作,后来有转岗机会,成为了乐园内“达布隆集市”的快乐主人。“她每天自学英语,有时半小时,有时一小时。将近50岁的人了,其实没人要求她学,但她很好学,公司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一天回家后,她跟我说‘我感觉自己英语有进步,能听懂外国游客的话了’。”说到这里,施忠飞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
施忠飞
十年,赵萌晰也从新手历练成了区域经理。“5年前,我从景点转岗到主入口,业务完全不一样,要带新团队又要面对游客,我自己也很忐忑。但直属经理给了我很大信任,还在我桌上放了一本非常实用的管理类学习教材,上面还写了一段鼓励的话。”回望这一路,赵萌晰感慨万千。
张银威也通过人才培养,成功转岗。“我本身是制药专业出身,在迪士尼做了13年运营,2018年转岗去做大型娱乐演出的创意,一开始我都觉得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十年前,郑建明带着20多年的工装经验,从当时的上海宝山钢铁厂来到迪士尼工作,被同事亲切地称为“郑工”。明年他将满60岁,虽说就要到退休年龄,但郑工并不打算离开,他希望能以退休返聘员工的身份继续留在度假区,把更多经验传递给年轻同事。“我在这里工作了十年,这里氛围好、同事熟,团队也很信任照顾我。我觉得自己还能做,也愿意留下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