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0亿巨头跌落神坛!海天酱油被消费者打回原形,还救得回来吗?
十几年前,打开电视,无数人都能哼出那句广告语:“家有海天,好味自然来。”
那时候的海天酱油,是厨房的标配,是餐桌上的味道担当。
无论是餐馆后厨还是老百姓家里的一瓶酱油,十有八九写着“海天”。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靠国民信任撑起的调味品巨头,却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从5300亿市值的巅峰,跌到蒸发近5000亿。
它的创始人庞康,也从中国酱油首富,跌成了被舆论围攻的企业家。
![]()
有人说,海天输给了同行,也有人说,它败给了消费者。
但真相远比这两句话更复杂......
说起酱油,大家脑子里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海天酱油。
海天酱油在之前可以说是中国调味品行业里,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
在创始人庞康的带领下,海天的酱油、蚝油等核心产品连续26年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尤其是酱油,更是连续14年蝉联行业榜首。
![]()
但这些只是曾经,转折发生在2022年国庆假期。
一张海天酱油国内外配料表的对比图在社交平台上疯狂传播。
图片上清晰显示,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中含有谷氨酸钠、苯甲酸钠等多种添加剂,而日本版产品的配料表却只有水、大豆、盐等天然原料。
这张图瞬间点燃了网友的情绪,大家怒骂"凭什么中国人吃添加剂,外国人就能吃天然原料?"
更让网友愤怒的是,在美国的华人特意跑去当地超市去看海天酱油的配料表,发现美版海天同样是零添加的天然配方。
![]()
这一下,"只有中国人吃的海天酱油全是添加剂"的说法似乎被坐实了。
随后,这个话题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海天味业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海天不得不出面回应,但海天的回应却让网友更加生气。
海天先在9 月 30 日发了一份声明,通声明里只强调自家酱油的食品添加剂适用范围均符合国家标准,通篇没提为什么出口到海外就不一样了,
最后,反倒还直接给网友扣上 “造谣” 的帽子,放话要追究法律责任。
![]()
这波操作直接把舆论怒火推到顶点,大家依旧不甘心纷纷讨伐,毕竟大家只是想问个原因,怎么就成造谣了?
眼看压不住舆情,10 月 4 日海天又发了第二份声明,这次干脆把矛盾引向国家层面。
声明说关于食品添加剂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标准,这很正常,还说如果再用食品添加剂误导消费者认为中国食品比外国食品差就是别有用心。
这说的简直牛头不对马嘴,消费者只是想知道为什么要区别对待,这很难解释吗?
就连央媒都忍不住点评,说 “企业该好好解释,而非扣帽子”,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中立群体也纷纷转黑。
![]()
市场的惩罚来得又快又狠。
海天酱油从 2022 年四季度开始走下坡路,销量同比降 18%,营收增速从上半年 9.73% 跌至 1.21%。
到了 2023 年,更惨的数据出炉。以前海天在酱油行业里算是老大,市占率快摸到 40% 了,结果现在直接掉到了 12.6%。
经销商也留不住,一年就少了 581 家,累计下来丢了 800 多家。
再看股市上的表现,那就更惨了。2021 年 1 月的时候,海天市值还冲到过 7400 亿,之后就一路跌,到 2025 年初只剩 2200 亿,三年时间里 5000 亿市值没了。
![]()
就算 2025 年 5 月稍微涨了点,到 2470 亿,跟最巅峰的时候比,还是跌了六成多。
以前大家都叫它 “酱油茅”,现在这光环早就淡了。
为了挽回市场,海天开启了紧急自救模式,先是跟风推出了 “零添加系列”。
但仔细一看发现,海天这波仍然“诚意”不够,这零添加的酱油,1.28L的卖17块多,比普通款贵了6块。
这让消费者质疑,“难道老百姓想吃天然食品就必须花更贵的钱?”。
![]()
更打脸的是,海天酱油的竞争对手,千禾味业的零添加酱油早就卖着正常价格,同样的产品,凭什么要为海天的 “后知后觉” 买单?
见消费者不买账,海天又调整对策,创新出了一系列健康产品,什么有机的、0添加的、营养的各种各样的。
同时,还找了很多明星给自己推广,可惜效果不佳,口碑崩了再也没回来。这下场纯属自己做的。
其实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海天根本不是没能力做零添加,早在十年前它就有这类产品,只是在国内一直没主推,反倒把好东西都送到了海外。
这种 “国内藏着掖着,国外精工细作” 的态度,才是最伤人心的。
![]()
说起来,海天也不是第一个玩 “双标” 的企业。
之前的梦龙雪糕,也是国内外双重标准,国外是纯牛奶做的,国内是植物油和奶粉做的,关键价格还高。
网友发现后去讨伐,结果官方回应也是说“不同国家不同标准”,气得网友怒骂是不是把中国消费者当二等人!
而2013 年苹果被爆出玩双标,苹果手机在中国的“整机更换”售后被发现,只换机头不换后盖,而欧美市场却是全新换机。
同样的,2011 年耐克Hyperdunk系列篮球鞋,宣传双气垫,结果也是被发现在中国卖单气垫款的,而国外则是完整双气垫设计。
![]()
这些企业虽然涉及的行业各不相同,可套路却如出一辙,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也同样都很傲慢。
觉得中国消费者"好糊弄",监管标准低,维权意识弱,所以敢明目张胆减配、提价、降标。
海天的陨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它忘了,能把它捧上 “酱油茅” 宝座的是中国消费者,能把它拉下来的,同样是这群人。
![]()
至于还能不能救回来?看看货架上越来越少的海天酱油,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