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国书法大厦杯”隶书初评复评结束(评审侧记)
![]()
今天隶书评审开始,共收稿3979件,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531件。隶书评审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及隶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韩少辉担任组长,中书协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吴振锋,副秘书长耿自礼,委员何来胜、崔胜辉、王增军、李守银以及安徽书协副主席石海松、范振海担任评委。根据组委会的要求,每位评委评审前认真研读了评审手册,确保评审工作有章可循、标准统一。
![]()
![]()
大赛组委会汲取篆书组初评组织方面的不足,在网友的建议下对评审会场布置作了改进,给每组配监委、审读、观察、顾问各1人。同时,配专职工作人员1人,志愿者6人,对每组拍摄的镜头位置也做了优化,使评审现场井然有序。
![]()
上午对3448件非中国书协会员作品进行了评选,这些作品包括韩国和港澳台作者的投稿。
![]()
总观投稿作品以八尺为主,六尺、四尺、三尺的也有,章法形式多样,最的大字在八尺整纸上写的三言联;小字如蚕豆,在四尺三裁上洋洋洒洒上千字。
![]()
初评时,评审组长韩少辉所说:“入围作品数量没有上限,只要是好作品都给再次参评的机会。”何来胜评委认为“入围的作品在字法上必须要有出处,整体气象要雅正。如果作品用纸颜色太艳,画面不干净,就被淘汰掉。”
![]()
初评流程依然是纵横交叉评审,经过三轮筛选,最后入围复评作品368件,入围率为10.67%,下午与531中书协会员作品共冋复评。
![]()
下午复评分两组进行,先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作品。从评审过程看,会员作品没有什么优势,出现了一部分自由体作品,甚至还有一些江湖体作品。
![]()
最后,进入终评的作品201件,占隶书总来稿的19.78%。这些作品取法汉碑、秦汉简帛者居多,作者在章法布局、笔墨运用、纸张选择等方面都匠心独运。作品内涵丰厚,线质劲健凝练,气息高古,具有雅正浑穆之正大气象。(来源:青少年书法报 杨树岳)
![]()
刘恒在接受《书法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本次评审中隶书投稿量远超篆书,因此工作任务更重。他坦言,当前来稿中“展览体”居多,面貌雷同,评委们需从中甄选相对优秀的作品。刘恒表示,在初评阶段,由于作品基数庞大,且作者学习路径相近导致风格相互影响,呈现出“千人一面”之感,评审过程难免单调,评委也易产生审美疲劳。他认为,随着多轮淘汰后作品数量减少,诸如取法汉碑、汉简、清人隶书等不同脉络的风格将逐渐清晰。届时作品将被悬挂评审,评委能更深入地进行文本阅读与技法分析,细致打分;而直播的透明度,也将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评审的深入与作品的差异。
今日(11.5)下午4点50分,经评审委员会评选,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书法大奖赛隶书组别的201件入围作品已经评出。
明日(11月6日),隶书组将进入终评与审读环节,届时将从这200件入围作品中,最终评选出40件入展及获奖作品,首项评选篆书特等奖空缺,让我们共同期待隶书大奖的产生。
直播预告(11月6日):
11月6日08:30-12:00(隶书终评)
11月6日14:30-18:00(隶书审读)
(评审时间的内容安排,将根据评审工作实际情况而进行适时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