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我院再次获批广州市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建设项目。此次突破,标志着我院消化系统疾病整体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11月3日下午,2025年广州市第二批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授牌活动顺利举行,我院炎症性肠病项目获批广州市第二批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这不仅是我院消化内科在炎症性肠病、小肠疾病等消化系统重大疑难罕见病诊疗领域获得的又一次认可,也是继“
广州市结直肠癌重大疑难疾病诊疗中心
![]()
当前,我国炎症性肠病患病人数已跃居全球首位。该疾病具有“无法治愈、诊治复杂、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致残”等特点,防治形势严峻。我院消化内科作为“国内最年轻”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之一,依托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持续聚焦炎症性肠病疑难重症的诊疗突破。消化内科高翔教授表示:“疑难病诊疗不能靠单兵作战,必须打造'临床一内镜一病理一影像一基础-新药’一体化闭环模式。”
中心聚焦消化道重大疑难疾病
破“疑难,罕见” 之痛,解患者之愁
我院消化内科长期致力于炎症性肠病的规范诊疗与重症攻坚,是国内较早开展全肠内营养治疗、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炎症性肠病的单位之一,相关技术获评广州市卫健委首批“广州地区特色医疗技术”、广东省医师协会首批“名医绝技”。
消化内科牵头组织多学科讨论(MDT),累计诊治外院转诊患者数千例次。在疑难复杂炎症性肠病诊治领域持续探索,于2020年成立小肠疾病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小肠镜下狭窄切开扩张术、球囊扩张术、小肠出血内镜治疗、细胞内镜精细检查术、小肠超声内镜检查、小肠瘘管闭合、脓肿切开引流等新技术,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居国内前列。
自2012年建科以来,消化内科坚持每周开展全院炎症性肠病MDT疑难病例讨论,已完成2000余例疑难病例讨论,举办MDT相关讲座培训300余场。为满足远程患者以及国际会诊需求,自2020年拓展远程MDT会诊和远程病患接诊,累计开展院级MDT交流100余场,诊疗体系日益成熟。
目前,我院炎症性肠病中心已建立起规范诊疗体系,参与制定多项国内共识及指南,成为全国首批“炎症性肠病区城中心”,并牵头成立广东省炎症性肠病远程会诊中心,覆盖50余家各层级医院,推动区域诊疗同质化。每年接收转诊急危重症和疑难患者约400余例,切实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
深耕疾病研究,推动精准治疗
消化内科围绕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药物研发、个体化精准治疗和并发症处理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近5年主持纵向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10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被相关指南引用,在Gastroenterology、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Aliment Pharmacol Ther、Inflamm Bowel Dis和Clin Pharmacol Ther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
消化内科率先验证亚洲人群特有硫嘌呤类药物毒性预测位点,已应用于超1万余例患者,避免1%硫唑嘌呤相关致死性不良反应风险,社会效益显著,相关成果获批2022年“广州地区临床特色医疗技术”。同时,作为全国知名的炎症性肠病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先后参与国际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80余项,其中6项担任全国组长单位,5项中国入组率排名第一,2项跻身全球前三。
![]()
未来,我院将依托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平台,以打造炎症性肠病及小肠疑难疾病的“广州方案”为目标,持续优化诊疗流程,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为粤港澳大湾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供稿科室:医政处
责任编辑:刘山青
初审:张源泉、戴希安
审核:乐虞莹、吕竹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