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坚持司法为民 做实定分止争

0
分享至


当前,案件数量增加和定分止争难度增大是人民法院面临的一道时代考题。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对标对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全国大法官研讨班精神,进一步站稳人民至上立场,树牢“如我在诉”意识,在依法公正高效审理案件的基础上,向前促进纠纷源头化解,向后促进纠纷实质化解,真正把定分落到实处,把止争做深、做实、做到人民心坎里去。

做实定分止争,要牢牢把握公平正义。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也是定分止争的前提和基础。人民群众打官司,既要求裁判结果的公正,也期待司法程序的公正。一方面,要着力保障实体公正。既要准确把握法律规范与法治精神的关系,落实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又要明确办理案件最终应该解决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诉讼过程中依法进行释明和引导,在必要时依职权调查证据,切实把好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确保当事人的实体权公正地得以维护,以依法定分促实质解纷。另一方面,要切实维护程序公正。既要看到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手段,更要看到程序公正自身所体现的独立价值,司法办案的全过程、各环节,均要严格依照程序法的规定,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申请权、陈述权、申诉权等基本诉讼权利,督促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遵守诉讼秩序、履行生效裁判等诉讼义务,由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让公平正义更好实现。

做实定分止争,要始终坚持“如我在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感受公平正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裁判不仅要在实体上、程序上实现公平正义,还要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地认可、接受,以人民群众的感受为第一感受,以人民群众的评价为第一评价,真正把人民愿望、人民权益融入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如我在诉”就是要以法理相融形成情感共鸣。既要坚持准确适用法律、严格依法办案,不徇私枉法、徇情枉法,也要准确把握法律问题背后蕴藏的深层次因素,深刻洞悉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认知,通盘考虑规则和程序要求、情理和人心诉求,充分兼顾法律规定、普遍公理和人之常情,在理法两得、情法兼顾中确保裁判结果依法公正、合情合理,在共情共鸣中解“法结”更解“心结”。“如我在诉”就是要以崇法尚德浸润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就是要坚持法治和德治有机统一,善于援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价值元素,确保裁判结果符合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切实发挥好德治教化作用,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如我在诉”就是要以群众语言讲清法理情。要坚持以群众满不满意为评判标准,将释法说理贯穿办案全过程,诉前、诉中、诉后尤其是裁判文书等都要充分体现,采取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透“情理”,努力让当事人既解开“法结”又解开“心结”。要注重研究学习群众语言,把法律语言转换成符合法律精神的群众语言,写出叙事清楚、说理充分、老百姓看得懂并且认可的裁判文书,把公平正义实实在在地表达出来。

做实定分止争,要用好用活多元解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人民法院要深度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大格局,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要协同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运行工作的指导意见,突出“法治保障者”和“专业支持者”的角色定位,全力支持综治中心发挥矛盾预防化解功能,因地制宜派驻相应审判诉服团队,积极提供指导调解、释明引导、先行调解、一审立案等服务,助推综治中心从“解纷治标”到“预防治理”的效能跃升。要汇聚实质解纷的强大合力。进一步释放“总对总”多元解纷效能,最大限度集成各行业调解力量,推动将各方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协同起来,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解纷方式对接起来,将委派调解、司法确认、立案、审理等流程贯通起来,促进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审判执行工作的顺畅衔接、高效运转,激活“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共治解纷模式效能。要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尊重和发扬人民首创精神,把定分止争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创新推广“群众说事、行业说理、法官说法”等经验机制,支持推进“无讼”村居(社区)等创建,为群众参与纠纷解决搭建广阔平台,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实质性解决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成为定分止争的实际参与者、直接受益者和成效评价者。

做实定分止争,要积极回应人民期盼。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价值追求,司法失去公正,高效就没有意义;反过来讲,司法效率不高,定分止争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面对案多人少的压力,人民法院必须合理运用司法资源,根据矛盾纠纷特点和群众司法需求,选择最佳的案件解决方式和司法服务方式,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小的司法成本化解纠纷,确保案件办理又“好”又“快”。要以更少环节做优定分止争。坚持把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司法办案的目标和导向,牢固树立程序内有效解纷、一个纠纷就是一个案件的解纷理念,在每一个办案环节都把案结事了、服判息诉的功夫做足,努力将纠纷化解在本审级、本环节、本领域,避免“走程序”加重群众诉累。坚持裁判结果与权益兑现相统一,树牢审判执行程序贯通意识,从有利于执行的角度考虑案件审理,诉讼中加强风险提示,多做善做被执行人工作,在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影响,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要以更快流程做优定分止争。在审判领域,加快建立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繁简案件筛选识别机制,规范和完善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适用,全面推广要素式起诉状和答辩状示范文本,以效率提升诉讼服务质效。在执行领域,持续深化执行案件快慢分道、执行事务分段集约,用好用活执行和解、督促执行等手段,推动健全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让胜诉权益兑现充分提速。在信访领域,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强化终结意识,压实院领导包案化解信访的责任,做深做实“有信必复”、信访听证等工作,努力把信访矛盾及时就地化解在接访一线。要以科技赋能做优定分止争。加快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建设全国法院“一张网”,进一步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中的应用,构建全流程在线诉讼服务体系,完善智慧解纷平台,通过“云端”调解、在线开庭、电子送达、线上司法确认等方式,及时回应广大群众的多元解纷需求,以群众更真切更充实的司法获得感丰富定分止争的含金量。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作者:万云峰(作者系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责任编辑:盖峰|联系电话:(010)67550827|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陶羽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最高人民法院 incentive-icons
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22697文章数 3312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