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线调研 | “绣花功夫”抚平城市“褶皱”

0
分享至

芜湖市弋江区用“微改造”提升民生温度——

“绣花功夫”抚平城市“褶皱”

在芜湖市弋江区火龙街道四联家园小区东门,曾经货车乱停、尘土飞扬的临时停车点,如今已成为平整硬化、标线明晰的文明窗口。居民张先生的脚步因此放慢了许多:“以前路过这里时要戴口罩,现在能悠闲散步了!”

变化源于弋江区开展的“微改造”实践。该区通过精准锁定群众反映强烈的“薄弱环节”,以“绣花功夫”推进空间焕新,将废弃角落转化为惠民场所,让老社区焕发文明新颜。从乱点整治到长廊活用,每一处细节都见证着城市治理触角向幸福末梢的延伸。

“空心层”化作“暖心巢”

旧空间焕发新生机

早晨的阳光洒向滨江社区金域华府小区6栋的架空层活动室,照亮了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空间。这里没有封闭的围墙,清新的空气在立柱之间自由流淌。几位老人坐在崭新的休闲椅上聊着家常,孩子们则在一旁的飞行棋游乐区尽情玩耍。

“这里以前放的都是杂物,现在成了我们老人的‘解闷堂’,娃娃的‘欢乐窝’。”78岁的王家锦是这里的老住户,他特别喜欢这个新的休闲点。

这片约200平方米的温馨空间,是滨江社区“微改造”的缩影。社区启动改造时,居民反映最多的是“孩子没地方玩”。滨江社区社工办主任王玲回忆:“体量这么大的社区,不能让小朋友们无处可去。”于是,闲置的架空层被打造成开放式活动室,兼具儿童游乐和老人休闲功能,还融入可爱的IP形象设计,成为拉近邻里关系的纽带。

“寒暑假社会实践、重阳节联欢、跳蚤市场……我不仅自己参加,还当志愿者帮忙链接资源。”8栋居民葛彬彬是社区活动的“铁杆粉丝”。她特别提到一个细节,“看到活动室地面旧了,我和几名家长在居民意见征集会上提议,能不能画上飞行棋?没想到,社区真的采纳了!现在那里是孩子们的最爱。”

这些变化,居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2016年搬来的葛彬彬感慨:“活动越办越多,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居民还可以用参与活动的积分兑换社区IP周边产品。”通过“一年一网格一改造”计划,滨江社区近年来累计完成近30处“微更新”,惠及8000余人口。

“烦恼池”变身“幸福泉”

居民点赞“透明账”

走进澛港街道丽城社区的文津花园小区,夜晚的健身广场灯光柔和,改造后的喷泉景观水花轻扬,映照着散步居民的笑脸。带着孩子在一旁玩耍的居民王奶奶坦言:“这里变化太大了!我们晚上都爱来。”

“这里曾经是个淤泥堆积、蚊虫滋生的废弃水池,空气不好,大家都不爱来。”小区物业经理吴宏海道出原委。业委会与物业共同出资20余万元,其中7万元专门用于水池修缮和健身器材更新。今年,水池被彻底改造为灯光喷泉,昔日“痛点”蝶变为社区“亮点”。

这一切,离不开业委会的透明运作。业委会负责人、老党员聂良成介绍,他们建立了公共账户,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公开公示,所有事项都经过会议集体决策:“一个月至少开一次会,忙的时候三四次,总有人愿意为大家跑腿。”

透明换来信任,实干赢得口碑。业主张贵姐的话很朴实:“账本清清楚楚,事情办得明明白白,我们交物业费也放心。”近三年,该小区业主满意度高达92%以上,物业办公室墙上挂满了锦旗。

安全感的提升更是居民津津乐道的事。小区保安回忆,此前巡逻时曾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车库里的盗窃行为,保住了业主的万元现金。这种互相信任、互相配合的氛围,正是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实际是通过空间的重塑,重构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区的关系。”丽城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光发说。

“闲长廊”搭起“连心桥”

议事亭催生文明风

在蓝湾半岛小区,一条30米长的闲置长廊今年焕然一新,成为“社区好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我们投资9万多元用于改造,关键是从设计之初就让居民共同参与。”蓝湾半岛社区党总支书记殷刚介绍。

这条始建于十年前的长廊,曾是居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可今年初,长廊逐渐出现顶棚破损、座椅断裂、环境脏乱等问题,居民对此反映强烈。

今年4月,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接到多位居民集中反映长廊问题后,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社区。网格员不仅详细记录了问题,还拍摄了现场照片和视频,为后续改造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社区党总支迅速牵头,组织物业、居民代表及网格员召开“长廊改造议事会”。围绕“如何把好事办好”,居民们踊跃建言:“宣传内容应定期更换”“材料须防水防腐”……这些来自群众的“金点子”,被充分吸纳进改造方案,变成方案中的“亮画笔”。

街道与区文明办高度重视,成立专项工作组推动实施,最终形成融合美观、实用与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改造方案。曾经的问题长廊,如今成为承载邻里温情、传播社区文明的亮丽风景线。

“以前这长廊下面堆满了旧家具、破板子,看着都堵心。现在多好,刮风下雨我们也有地方活动了。”在长廊里与姐妹们闲聊的王大姐高兴地说,“社区还组织我们去好人馆参观,这让我们老年人也觉得被重视了。”

蓝湾半岛小区现有3070户居民,其中老年群体占比较高。社区发现,单纯靠行政推动往往事倍功半,而“老年人带动老年人”效果奇佳。殷刚说:“人多了,大家自然而然就自觉维护起来了,比我们贴一百张通知都管用。”

在前几年的环境提升工程中,社区优先考虑居民实际需求。因为小区进门处有两排商户门面,吸引了大量临时停车需求,部分居民购物时把车随意停在路边,让本就不宽的路面更加拥堵。“以前车道窄,晚上回来错车都心惊胆战。”一位带着孩子开车回家的年轻妈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路拓宽了,灯也亮了,进口的商户门面也规整了,心里踏实多了。”这些基于民意的改造,让“服务居民”从口号落到了实处。

如今,弋江区的“旧貌焕新”项目已如春雨般浸润街头巷尾,覆盖休闲、健身、文化等多个领域。每一个焕然一新的角落,都回荡着居民的欢笑声,它们或许不大,却实实在在地提升着一座城区的温度,诠释着“人民城市”的深厚内涵。

“微改造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换代,更是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弋江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通过党员带头、居民参与、资源整合等,激发社区的内生动力,让大家成为共建美好城市的‘合伙人’。”

记者 阮孟玥

(安徽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北青网官方网易号
1029710文章数 8534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