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帮朋友处理商标纠纷时,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要是三年前听你的,去做防御注册,也不至于现在丢客户。”这话戳中了太多创业者的痛点——商标保护总被当成“不急的事”,直到麻烦找上门才追悔莫及。
一、什么是商标防御注册?
商标防御注册是为品牌筑护城河。如开奶茶店注册第35类“甜芽”商标,为防“甜牙”“田芽”等近似商标,或者在零食、包装材料等相关类别注册同样的名字,提前把这些可能被“蹭热度”的商标都注册下来,这就是防御注册。
![]()
二、这些坑,防御注册能帮你完美避开
(一)躲过“傍名牌”的截胡
当下抢注者手段“高明”,不直接照搬商标,而是稍作改动,如改一两个字、用形近字替换。例如咖啡品牌“幸运咖”出名,“幸运卡”“幸云咖”也被觊觎。此类近似商标若注册成功,消费者易混淆,客户将被悄然分流。
(二)给未来发展留条路
三年时间完全能够让小生意发展成大事业。企业若未提前做好商标防御布局,在后续业务拓展至新领域时,极有可能面临重重阻碍,陷入发展困境。
有远见的企业在吃过商标纠纷的亏后,会开始大规模进行防御商标注册,以此为新业务开展筑牢根基、铺平道路。
(三)降低维权难度
我国商标法遵循“注册在先”原则,谁先注册谁就受保护。要是没做防御注册,别人抢注后反过来告你侵权,你得拿出大量证据证明自己“在先使用”,这个过程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成功。
三、普通人怎么做防御注册?
(一)先抓“核心三角”,花小钱办大事
第一类是主营业务类:若从事餐饮行业,需重点关注第43类(餐饮服务)。
第二类是商业运营类:无论经营何种生意,第35类(广告销售)都不可或缺,此为品牌推广的核心要点。
第三类是产业链关联类:例如经营奶茶店时,应同步注册第30类(食品原料)、第32类(饮料)。
![]()
(二)重点防“近似商标”,别给仿冒留机会
需将与自身商标在字形、读音上高度近似的标识一并注册。像字形相近、发音相似的变体商标,都可能成为被“搭便车”“傍名牌”的对象。
(三)分阶段升级,跟着生意长大
初创期先搞定核心三类+主要近似商标;生意好起来,再把上下游类别(比如服装厂加注册第26类辅料、第40类加工服务)补上;等有了名气,再考虑拓展更多防御类别。
三年后是什么样?可能你的小店变成了连锁品牌,可能你的线上生意拓展到了全国,也可能你的产品要升级换代。但不管怎么发展,商标都是你的“金字招牌”。
别让“等以后再说”变成“要是当初就好”。商标保护这件事,永远是“现在做”比“以后做”更划算,也更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