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地盘大概156万平方公里,但少有人清楚,清末民初那会,外蒙古的疆域足足有180万。
短短几十年少了30万,这面积差不多等于一个意大利。
![]()
这30万不是被洪水冲没了,也不是地壳运动弄没了,全是沙俄到苏联一步步“算计”走的,说起来还挺让人唏嘘的。
清朝时外蒙古有180万
19世纪中叶,外蒙古还归清朝管,属于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辖区。
那时候的外蒙古地盘可大了,北边到唐努乌梁海,西边接科布多,东边连内蒙古,南边过了戈壁就是甘肃和新疆。
这180万里头有两块地方特别金贵,唐努乌梁海有17万,草原肥得能攥出油,森林也多,被称作“蒙古天堂”;还有阿尔泰地区,地下全是金、铜、煤这些矿产,又能放牧又能开矿,简直是双料宝库。
![]()
这俩地加起来占了外蒙古五分之一,说是外蒙古的“心脏”一点不夸张。
清朝对蒙古的管理靠的是“盟旗制度”,虽然没让太多汉人迁过去,但也派了兵驻守,还册封当地王公,主权还是稳的。
可到了1860年代,清廷就顾不上北边了南边太平天国闹得凶,东边英法联军又打进来,属于腹背受敌。
沙俄一看这机会,立马凑上来“趁火打劫”。
1864年,沙俄逼着清廷签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一下就把科布多西北部44万平方公里划走了。
![]()
这还没完,1881年又借着“调停”清军收复伊犁的由头,签了《伊犁条约》,再拿走7万。
搞不清沙俄那时候怎么就这么“会来事”,先派人移民、修堡垒,把地盘实际控制住,再派官员去管,最后拿个条约让清廷“认账”。
清廷那会自身难保,只能捏着鼻子同意。
这哪是“签约”,分明是明着抢,51万就这么没了,外蒙古第一次大规模缩水,这口子算是被撕开了。
唐努乌梁海的“消失”
沙俄没停手,1911年又搞了个大动作策动外蒙古的王公宣布“独立”,还建了个“大蒙古国”。
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库伦(现在的乌兰巴托),没人注意到沙俄悄悄把唐努乌梁海从外蒙古版图里“抠”了出去。
![]()
1912年,当地一个副都统主动给沙俄写信“求保护”,1914年俄军就以“护侨”的名义驻进去了,还说俄国的法律在这能用。
1915年签《恰克图条约》,清廷承认外蒙古自治,可对唐努乌梁海提都没提,这地方就成了没人管的“灰色地带”。
本来想这地方可能就这么丢了,没想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沙俄垮了,白俄的人忙着打仗,没功夫管东边。
北洋政府一看机会来了,1918年派了个骑兵营长黄成土序,带着不到500人北上。
1919年6月,还真把唐努乌梁海的克穆齐克旗收回来了,还设了“驻唐努乌梁海佐理专员公署”,72小时就把行政管起来了。
![]()
这算是近代中国对这地方最后一次实实在在行使主权,挺提气的,可没高兴多久,两年不到就又没了。
1921年,苏俄红军打着“追剿白匪”的旗号又进来了,这次直接扶了个“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
这所谓的“共和国”,从总理到执政党成员,全是莫斯科指定的,连首都“白沙皇城”都被改成了“克孜勒”,意思是“红城”,明摆着就是傀儡。
1926年,苏联还让蒙古和这个“共和国”开“三方会谈”,逼着蒙古承认它独立,顺便还把外蒙古东部库苏古尔湖一带划给蒙古,玩了一手“分而治之”。
![]()
1931年,国民政府在《蒙古盟部旗组织法》里还写着唐努乌梁海是中国的,可没兵没移民,光靠纸面上说,根本没用。
雅尔塔定局:30万去哪了?
外蒙古面积最后定在156万,得说到二战后期的雅尔塔会议。
1944年,那个“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突然“申请”加入苏联,苏联最高苏维埃“批准”了,这事还瞒着不说,直到1948年才轻描淡写地广播了一句。
国民政府驻苏联的大使傅秉常递了好多次照会,都石沉大海。
![]()
1945年2月,美英苏在雅尔塔签了个协定,里面说“外蒙古现状得维持”,这才能让苏联出兵打日本。
这“现状”早就是苏联控制下的样子了,唐努乌梁海早不算在外蒙古里了。
同年10月,外蒙古在苏军监督下搞“公民投票”,几乎全票赞成独立。
1946年1月,国民政府没办法,只能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到这时候,外蒙古从180万变成156万,30万算是彻底没了。
那这30万到底去哪了?唐努乌梁海17万,现在是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阿尔泰地区大概7到8万,分给了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
剩下的零碎地方,比如科布多西北部、库苏古尔湖以东,也分别并入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加起来正好30万。
![]()
如此看来,这30万丢了,对现在的蒙古影响可不小。
唐努乌梁海以前是叶尼塞河上游的水源地,森林多,能涵养水源,现在没了,蒙古北边的降水少了很多,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草原上的草也没以前多了,靠放牧为生的牧民日子不好过。
很多牧民只能往首都乌兰巴托迁,可这城市本来设计只能住一百万人,现在挤了快180万,周边全是蒙古包搭的棚户区。
一到冬天,大家烧煤取暖,乌兰巴托不仅是全球最冷的首都,PM2.5也常爆表。
更麻烦的是经济,阿尔泰的矿产没了,蒙古又没出海口,想卖资源只能靠中国的天津港和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运输成本高,自己说了也不算,经济一直很脆弱。
![]()
外蒙古少的这30万平方公里,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变化。
国力弱的时候,在地缘博弈里只能任人摆布,所谓的“主权”如果没实力支撑,可能就是纸面上的东西。
现在回头看这段历史,与其说惊讶于30万的消失,不如说更明白国家实力才是守护地盘的根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