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放走白鼠精孙悟空为何不深究?你看白鼠精怀中还揣着谁的信物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三更时分,一个白衣女子闯进师父的房间,偷走了紫金钵盂和经书。

"悟空!有妖怪!"

我金箍棒一指,那妖怪显出原形——果真是只白鼠精。

"悟空,且慢!"师父突然出声。

我愣住了。

师父走到白鼠精面前,看着她的眼睛,竟说:"你拿走吧,看完了自会归还的。"

"师父,您这是做什么?那可是观音菩萨所赐的宝物!"

白鼠精也愣住了,她跪下磕了三个头,眼泪夺眶而出,化作白光消失在夜色中。

那一夜,师父房中烛火彻夜未熄。

我从未见过师父这样的神情。

几天后,观音菩萨现身陷空山。

"悟空,你可知你师父为何放她?"

01

夕阳西下,荒凉的陷空山被染上一层血红。

"师父,前面就是青石镇了,咱们今晚在那里歇脚吧。"猪八戒扛着钉耙,一脸疲惫地说道,"老猪我这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

唐僧骑在白龙马上,微微颔首:"也好,天色已晚,不宜赶路。"

师徒四人刚进镇口,就见街道上冷冷清清,店铺大多关门闭户。偶尔有几个行人匆匆而过,脸上都带着惶恐不安的神色。

"这镇子怎么如此萧条?"沙僧纳闷道。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扫,冷笑一声:"定是有妖气作祟。师父且在此等候,让俺老孙去打听打听。"



他纵身一跃,化作一个背着货担的行商模样,走进路边一家还开着门的茶馆。

茶馆里稀稀拉拉坐着几个客人,都低着头喝茶,不敢大声说话。悟空走到柜台前,拍了拍桌子:"掌柜的,来壶茶!"

掌柜是个五十来岁的老汉,一脸愁容。他端上茶来,小声说:"客官,您是外地来的吧?劝您一句,趁天还没黑,赶紧离开这里。"

"哦?这是为何?"悟空装作不知。

老汉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您有所不知,这陷空山里有个妖精,姓什么不知道,只知道大家都叫她白鼠精灵芝。这妖怪神出鬼没,专门劫掠过往商队,还时常到村里偷粮食布匹。"

"既是妖怪,为何不报官清剿?"

"报了啊!"老汉叹了口气,"可那妖精有些邪门。她不伤人性命,劫了商队的财货,却只拿七成,留三成给人家路费。偷粮食也是如此,从不赶尽杀绝。官府派兵去剿,她就躲起来,过些日子又冒出来作案。"

角落里一个穿绸缎的富商模样的人恨恨地说:"那妖精可恶至极!上个月劫了我三车丝绸,价值千两银子啊!"

老汉却嘀咕道:"王员外,您那三车丝绸是从哪来的,您自己心里清楚。听说您那布坊克扣工人工钱,一个月才给五十文铜钱,连养家糊口都不够……"

"你胡说什么!"王员外拍案而起,"我那是按市价给的!"

悟空听了这番话,心中有了计较。他又问了几句,得知那白鼠精虽是妖怪,做事倒有分寸,富户恨她入骨,穷苦百姓虽也抱怨,却不见得多恨她。

回到师父身边,悟空把打听到的消息说了。八戒撇嘴道:"什么妖精不妖精的,只要不来招惹咱们,管她作甚?"

唐僧却眉头紧锁,看着陷空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当夜,师徒四人在一家客栈住下。唐僧独自在房中念经,烛光映照着他清瘦的面庞,那双温和的眼睛里,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事。

三更时分,一阵微风吹过,烛火摇曳。

一个身穿灰布衣裳的村妇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院中,她动作敏捷,身形如鬼魅一般闪进了唐僧的房间。村妇的目标很明确,直奔供桌上的紫金钵盂和经书。

就在她的手即将触碰到钵盂的瞬间,唐僧突然睁开了眼睛。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村妇身形一顿,那双眼睛清澈明亮,与妖怪应有的凶恶完全不同。唐僧盯着那双眼睛,浑身一震,手中的佛珠掉落在地。

"是你……"唐僧的声音颤抖着。

村妇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抓起钵盂和几卷经书,转身就要逃走。

"悟空!有妖怪!"八戒的喊声响起,他睡梦中被妖气惊醒。

孙悟空瞬间出现,金箍棒直指村妇:"哪里来的妖孽,胆敢偷盗我师父的宝物!"

村妇身形一晃,显出原形——果真是个白鼠成精的妖怪,一身银白色的皮毛在月光下泛着光泽。她抱着钵盂和经书,眼中竟然流露出哀求的神色。

"悟空,且慢!"唐僧突然出声。

悟空一愣:"师父,这妖怪偷了您的宝物,还不拿下?"

唐僧走到白鼠精面前,看着她的眼睛,缓缓说道:"你拿走吧,看完了自会归还的。"

"什么?!"悟空、八戒、沙僧齐声惊呼。

白鼠精也愣住了,她看着唐僧,眼泪夺眶而出。她跪下磕了三个头,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夜色中。

"师父,您这是做什么?"悟空急了,"那紫金钵盂是观音菩萨所赐,经书更是取经路上必需之物,怎能让妖怪拿走?"

八戒也嘀咕:"是啊师父,那妖精偷东西,咱们不抓她,还让她拿走,这是什么道理?"

唐僧背过身去,声音低沉:"悟空,为师自有道理。你们且休息吧,明日继续赶路。"

"师父!"悟空还要再问。

"悟空,听话。"唐僧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也有一种深深的疲惫。

悟空从未见过师父这样的神情,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退出了房间。

那一夜,唐僧的房间里烛火彻夜未熄。透过窗纸,可以看到他盘膝而坐,口中念着经文,可那经声里,分明带着一丝颤抖。

第二天一早,孙悟空早早起来,心中的疑惑让他一夜未眠。他决定不管师父怎么说,都要去把那妖怪抓回来问个明白。

趁着师父还未起身,悟空驾起筋斗云,直奔陷空山而去。

陷空山山势险峻,乱石嶙峋。悟空凭着昨夜记住的妖气,很快找到了一处隐蔽的洞府。洞口垂着藤蔓,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妖怪,还不出来受死!"悟空金箍棒一挥,震得山石滚落。

洞内传来一声叹息,白鼠精灵芝缓步走出。她今日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裙,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脸上没有一丝妖气凶戾,反倒透着一种历经沧桑的平静。

"孙大圣,我知道你会来。"灵芝平静地说,"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只是请你答应我一件事,那紫金钵盂和经书,容我再看七日,七日后定当奉还。"

"笑话!"悟空冷笑,"你一个妖精,看什么佛经?说,你究竟要做什么?"

灵芝眼中闪过一丝悲伤:"大圣不会明白的。有些债,必须要还;有些冤屈,必须要洗清。这二十年来,我每日每夜都在等这个机会……"

"二十年?"悟空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时间,"你到底是谁?"

灵芝苦笑一声,正要开口,突然一道身影从天而降——正是唐僧。

"师父?"悟空吃了一惊,"您怎么来了?"

唐僧骑着白龙马,八戒和沙僧跟在后面。长老下了马,走到灵芝面前,两人对视片刻,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悟空,放了她。"唐僧缓缓说道。

"师父!"悟空急了,"那钵盂经书……"

"钵盂经书留她处,待她看完,自会归还。"唐僧的语气依旧平静,但眼神中的坚定让悟空说不出反驳的话。

八戒在一旁嘀咕:"师父今儿个是怎么了?这么护着一个妖精。"

沙僧也觉得蹊跷,但他向来听师父的话,只是默默站在一旁。

悟空看看师父,又看看灵芝,最终收起了金箍棒:"既然师父开口,俺老孙就依你。但丑话说在前头,七日之后,若不归还,休怪俺老孙不客气!"

灵芝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大圣,多谢长老。"

师徒四人转身离去,悟空走在最后,不时回头看向那洞府,心中疑惑越来越深。

接下来的几日,师徒四人继续西行,气氛却变得有些微妙。唐僧常常心事重重,夜里独自念经到天明。悟空几次想问个明白,都被师父用"莫要多问"四个字挡了回去。

八戒私下里对悟空说:"猴哥,你说师父这是怎么了?咱们跟着他这么久,还从没见他这么反常过。"

"谁知道呢。"悟空烦躁地抓了抓耳朵,"那妖精和师父之间,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

沙僧在一旁劝道:"大师兄,师父既然不愿说,定有他的道理。咱们做徒弟的,听话就是了。"

"听话?"悟空冷笑,"俺老孙最不会的就是听话!这事不查清楚,我心里这口气咽不下去!"

那天夜里,悟空又打算偷偷回陷空山查探,却被唐僧叫住了。

"悟空,过来。"唐僧坐在窗前,月光洒在他清瘦的脸上,显得格外苍白。

悟空走过去,难得地收起了玩笑的神色:"师父,您到底有什么事瞒着徒弟?"

唐僧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悟空,你可知道,为师在出家之前,也曾有过家人、朋友,也曾经历过许多你不知道的事?"

这是悟空第一次听师父提起自己的过往。他坐下来,认真地听着。

"有些事,有些人,就像刻在心上的疤,即便过去再久,也会隐隐作痛。"唐僧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为师放走那白鼠精,不是糊涂,而是……欠她的。"

"欠她的?"悟空皱眉,"师父,您一个得道高僧,怎会欠妖精的?"

唐僧摇摇头:"她不是妖精,至少,她本不该是妖精。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了,"算了,说这些也无用。悟空,为师只求你一件事,这七日内,莫要再去打扰她。七日之后,她若不还钵盂经书,你要打要杀,为师绝不拦着。"

悟空看着师父疲惫的神情,心中虽有千般疑问,却点了点头:"好,俺老孙依你便是。"

可他心里却在盘算,既然师父不说,那他就自己去查!

02

第四日清晨,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名叫云阳的县城。这里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街市繁华,人来人往。

八戒闻到街边包子铺的香味,馋得直流口水:"师父,咱们在这里歇歇脚,让老猪我买点包子垫垫肚子。"

唐僧点头同意,师徒四人走进一家茶馆。

刚坐下,就听见隔壁桌几个客商在议论:"听说了吗?长安城那位顾侍郎,前些日子又升官了,如今是刑部侍郎,位高权重啊。"

"可不是,听说他年轻时还是个佛门居士,经常到寺庙烧香布施,如今做了大官,更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

"哼,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插话,"有些人表面是佛,心里却是魔。"

悟空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个七十来岁的老者,身穿一身洗得发白的捕快服,腰间还别着把生了锈的佩刀。

"老人家,您这话什么意思?"悟空凑过去问。

老者抬起头,那双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你们是外地来的吧?看这位长老的打扮,像是从东土大唐来的?"

"正是。"唐僧走过来,"老人家好眼力。"

老者激动地站起身,抓住唐僧的手:"长老,您既是从长安来的,可曾听闻,二十年前长安城外灵隐寺的那桩悬案?"

唐僧浑身一震,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悟空眼尖,立刻发现师父的异常,忙问道:"什么悬案?老人家,您说说看。"

老者叹了口气,指着自己:"老朽宋铁匠,年轻时在长安当差,是个小捕快。二十年前那桩案子,就是我参与调查的。如今想来,那案子从头到尾都透着蹊跷,可惜当年老朽人微言轻,说的话没人听……"

"您慢慢说,别急。"悟空给老人倒了杯茶。

宋铁匠喝了口茶,陷入回忆:"那是二十年前的春天,长安城外的灵隐寺,是座有名的古刹。寺里的住持叫慧明法师,是位德高望重的高僧。"

唐僧听到"慧明法师"四个字,身子晃了晃,若不是沙僧眼疾手快扶住,险些摔倒。

"师父,您没事吧?"沙僧关切地问。

"无妨,让他继续说。"唐僧的声音有些沙哑。

宋铁匠继续说:"慧明法师心地善良,有一年冬天,在寺门口捡到一个襁褓中的女婴,身上只有一块白玉佩。法师不忍心女婴受苦,就把她收养在寺中,取名明月。"

"明月在寺中长大,聪明伶俐,法师待她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寺里有个小沙弥,比明月大两岁,法号玄奘,两人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兄妹。"

悟空听到"玄奘"二字,猛地看向师父。唐僧垂下眼帘,双手合十,似在念经,又似在回忆。

"那年明月十五岁,出落得亭亭玉立,心地善良,寺里的僧人都很喜欢她。可就在那年春天,寺里出了大事——藏经阁的一部佛门秘籍《度厄真经》不翼而飞!"

"这《度厄真经》可不是寻常经书,据说是千年前一位得道高僧所著,记载着能解世间诸般苦难的秘法。经书丢失,寺中大乱,慧明法师立刻报了官。"

宋铁匠叹了口气:"我们赶到寺里调查,发现所有证据都指向明月。有人亲眼看见她深夜出现在藏经阁附近,她的房间里还搜出了藏经阁的钥匙。更要命的是,有个僧人指证,说看见她把一卷经书藏在衣服里。"

"可那明月姑娘一口咬定自己没偷,说是有人陷害她。慧明法师不愿相信,那小沙弥玄奘也为她辩护,说明月绝不会做这种事。可人证物证俱在,长安府的官员限我们三日内破案,压力很大。"

"最后,明月含冤离开了灵隐寺,从此下落不明。慧明法师因为这事伤心过度,三年后就圆寂了。临终前,老法师把那块白玉佩交给了玄奘,说若有一日能找到明月,一定要把玉佩还给她……"

说到这里,宋铁匠眼眶泛红:"老朽这些年一直在追查那桩案子的真相,因为我总觉得,那案子疑点重重!"

"什么疑点?"悟空追问。

"第一,明月那孩子我见过,眼神清澈,绝不像会偷东西的人。第二,她偷经书做什么?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又不懂佛法,偷那经书有何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宋铁匠压低声音:"我查到,那段时间,有个长安城的权贵子弟常来灵隐寺,名叫顾怀远。此人表面上是礼佛,实则对《度厄真经》极感兴趣,多次向慧明法师借阅,都被拒绝了。"

"顾怀远?就是刚才那些人说的顾侍郎?"八戒问。

"正是!"宋铁匠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我怀疑真正偷经的是他,可他家势显赫,他父亲当时是户部尚书,我一个小捕快,根本查不下去。更蹊跷的是,案发后没多久,我就被调离了长安,发配到这偏远小县城。这一待,就是二十年……"

老人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懊悔:"我对不起那明月姑娘,更对不起慧明法师。这二十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若当年我再勇敢一些,再坚持一些,也许那孩子就不会蒙受冤屈……"

唐僧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宋捕头,您……您认得玄奘吗?"



"认得,怎么不认得。"宋铁匠说,"那是个好孩子,当年为了给明月洗冤,他跑遍了长安城,向所有人打听线索。可惜他人微言轻,没人肯听。后来明月走了,玄奘悲痛欲绝,在慧明法师圆寂后,他离开了灵隐寺,听说是去西域取经去了……"

老人说着,突然看向唐僧,眼中露出震惊的神色:"您……您是……"

唐僧缓缓摘下斗笠,露出那张清瘦的脸:"宋捕头,贫僧玄奘,二十年未见,您老还认得吗?"

"是你!真的是你!"宋铁匠激动得浑身颤抖,"玄奘,不,玄奘法师,您真的还活着!"

唐僧苦笑一声:"多谢宋捕头当年仗义执言,只是贫僧无能,未能为明月洗清冤屈,愧对恩师,愧对……愧对明月。"

说到最后,他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

悟空在一旁听得心中翻江倒海。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师父会放走那白鼠精,为什么看见她时会露出那样的表情。

"师父,那白鼠精灵芝,就是当年的明月?"悟空问。

唐僧点点头,眼中泪光闪烁:"二十年了,她的眼神我一眼就认了出来。即便化作妖身,那双眼睛依旧清澈如初。"

八戒惊讶道:"那她怎么会变成妖怪的?"

"这些年,她经历了什么,为师不得而知。"唐僧声音悲凉,"但为师知道,她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才会走到这一步。"

沙僧问道:"师父,那她偷走钵盂和经书,是要做什么?"

"为师猜测,她应该是在追查当年的真相。"唐僧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那《度厄真经》若真是被顾怀远所窃,这些年他定然想方设法要炼化经书。灵芝偷走钵盂,或许是要以此为引,夺回真经,洗清冤屈。"

"那咱们帮她!"悟空站起身,"俺老孙最看不惯仗势欺人的,那顾怀远若真是贼喊捉贼,俺老孙打上长安,定要为明月姑娘讨个公道!"

"不可!"唐僧急忙制止,"悟空,此事牵涉朝廷命官,若轻举妄动,非但无法洗清冤屈,反而会连累取经大业。为师不能为了私人恩怨,耽误大事。"

"那就这么算了?"悟空不服。

"不是算了,而是要等时机。"唐僧沉思道,"灵芝这些年筹谋至此,定有她的计划。为师放她走,给她钵盂经书,就是暗中相助。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宋铁匠听完这些,老泪纵横:"玄奘法师,老朽这把老骨头,愿助你们一臂之力!"

"多谢宋捕头。"唐僧还礼,"但此事凶险,还需从长计议。"

03

当夜,师徒四人在云阳县歇息。唐僧彻夜难眠,他坐在窗前,看着天上的明月,思绪飘回了二十年前。

那时的他还是个少年僧人,初到灵隐寺。第一次见到明月,是在寺院的后花园里。那个小女孩正蹲在地上,用树枝逗着一只受伤的小鸟。

"你在做什么?"他问。

"这只小鸟受伤了,我想帮它。"女孩抬起头,露出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

那双眼睛,成了他少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他们一起在寺院里长大,一起读书习字,一起照顾寺里的花草。明月常说,她长大后要做一个好人,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可命运偏偏要捉弄人。那桩冤案之后,明月消失了。他找遍了长安城,甚至跑到荒郊野外,也没有找到她的踪影。

恩师慧明法师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玄奘,为师一生心愿,就是能还明月一个清白。可惜为师无能为力了……这块玉佩,你替为师保管好,若有一日遇到明月,一定要还给她,告诉她,师父相信她是清白的……"

这些年来,他一直把那块白玉佩贴身携带,时时刻刻提醒着他,还有一桩未了的心愿。

如今再见明月,她已成了妖怪,孤身一人在这陷空山中,经历了多少苦难,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唐僧心中悲痛难当。他取出那半块白玉佩,放在掌心,泪水滴落在玉佩上。

"明月,师兄对不起你……"

另一边,孙悟空也没睡。他坐在屋顶上,看着陷空山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

师父的过往,明月的冤屈,那个叫顾怀远的奸贼……这一切让他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不行,俺老孙得去看看。"悟空做了个决定。

他化作一只飞虫,悄无声息地飞向陷空山。

陷空山深夜寂静,只有山风呼啸。悟空找到灵芝的洞府,却发现洞口有一道淡淡的金光护佑。

"咦?这是佛门的护法金光?"悟空惊讶,"一个妖精,怎会有佛门法力?"

他化作飞虫钻进洞去,只见洞内布置简陋,只有一张石床、一张石桌、几个石凳。可墙上却挂着一幅佛像,正是观音菩萨的画像。

灵芝正坐在石桌前,手中捧着那个紫金钵盂,眼泪一滴一滴地落下。她口中念念有词,念的竟是《度厄真经》中的经文。

"师父,明月终于找到线索了……这些年,明月每日每夜都在找,终于让明月找到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