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长恨歌》实景演出的“陕西旅游”(大股东为: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传来了IPO的消息,11月7日,陕西旅游将迎来沪市主板IPO上市委审议,但其实,这并不是陕西旅游第一次申请IPO。
![]()
2020年12月,陕西旅游向沪市主板递交招股书,却因中介机构被立案调查而被迫中止。2022年,虽审查恢复,又因疫情冲击下业绩波动及经营调整需要,公司主动撤回了申请。直至2024年末,陕西旅游完成上市辅导,并重启IPO进程。
![]()
西安目前文旅相关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西安旅游、曲江文旅和西安饮食三家,如果陕西旅游IPO成功,将成为西安第四家文旅主题的IPO企业。
不过,西安已经上市的这三家公司,虽然背靠西安丰厚的文旅资源,却经营不太理想。
西安旅游
经营情况:公司拥有胜利饭店、解放饭店等老牌酒店资源以及数十家酒店民宿,还有西安中旅、西安海外两家旅行社品牌。近年来,西安旅游持续发力酒店板块,通过密集注册商标、快速扩张 “万澳系” 品牌矩阵。
![]()
盈利情况:2025 年前三季度,西安旅游营业收入为 3.80 亿元,同比下降 12.75%;归母净利润为 - 8034.09 万元,同比增长 7.48%。2024 年全年其净利润为 - 2.64 亿元,处于亏损状态。
曲江文旅
经营情况:运营着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多个西安 “网红” 景点,拥有丰富的景区运营资源。
![]()
盈利情况:近三年来曲江文旅均陷亏损状态,2023 年 - 2024 年,曲江文旅连续录得亏损 1.95 亿元、1.31 亿元。2025 年上半年,曲江文旅营业收入约 5.32 亿元,同比下降三成,并录得 1388.07 万元的净亏损。
西安饮食
经营情况:公司旗下拥有西安饭庄、老孙家饭庄、德发长酒店等 12 个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 “中华老字号” 的品牌,在餐饮领域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
盈利情况:2025 年上半年,西安饮食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 4800 万元至 6000 万元,上年同期亏损 5964.63 万元,虽亏损有所收窄,但仍未实现盈利。
这三家公司虽然业务形态并不尽相同,但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却相当趋同:
盈利模式单一:如曲江文旅运营的大唐不夜城是开放式休闲街区,不收门票,主要靠商铺租金、小吃和文创等二次消费盈利,但游客大多只是游览,二次消费比例较低。西安旅游的酒店业务面临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竞争激烈,盈利空间受限。
运营成本较高:景区的日常运维、宣传以及人工成本支出较高,如大唐不夜城 3700 多名员工年支出超 2 亿元,运维成本高达 25%,人工成本占 13%,入不敷出导致盈利艰难。
产品创新不足:老字号品牌难以适配年轻客群需求,重资产景区运营成本高企,渠道网络遭受 OTA 平台降维打击。例如西安饮食的老字号餐饮,在满足年轻消费者口味和消费习惯方面存在不足。
市场竞争激烈:西安作为热门旅游地,酒店数量激增,供大于求,竞争激烈,酒店只能通过降价吸引客源。同时,旅游市场季节性和消费者观念转变影响,游客更倾向于选择经济型住宿或性价比高的民宿等,酒店客源被分流。
![]()
同时,文旅行业以及国企背景的文旅公司面临更多趋势和问题:
“圈地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仅仅拥有名胜古迹或黄金地段,不代表能自然盈利。游客愿意为什么样的体验和服务付费,成为了新的考题。
“体验经济”成为核心:现在的游客更注重个性化、体验化和深度化的旅行。千篇一律的仿古古镇和旅游纪念品(例如耗资巨大却门可罗雀的大庸古城)已经无法吸引消费。
国企文旅公司需要“再定位”:这些公司需要平衡社会职能与市场化盈利目标。如果长期被当作“形象工程”的抓手,而非真正的市场主体,就很难建立健康的商业模式。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外力:从宏观层面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明确新业态的准入标准、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对于激励创新、让企业安心做好产品至关重要。
因此,国企背景的文旅公司容易形成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长期脱离主业深耕,转向其他领域追逐短期收益,导致运营重心偏移。
![]()
在新消费浪潮下,其创新机制相对缺失,业态升级滞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且体制惯性可能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对于西安文旅的上市公司们来说,上市不是目的,盈利才是关键。(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