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汉字是连接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一种方式。可是他们却放弃了。
先别急着骂巴菲特。
这位年近百岁的“股神”,从不轻易开口谈文化.但这次,他罕见发声,一句“韩国人非常愚蠢”,引爆舆论。
原因很简单:韩国废除了汉字,用他的话说,这是“亲手剪断了自己与亚洲文化根脉的联系”。
听起来刺耳,但话糙理不糙。
一个国家放弃几千年的文化载体,到底是独立自主,还是自断命脉?韩国这场“去汉字化”运动,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
韩国“去汉字化”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上世纪中期就开始的一场国家级语言工程。
二战结束后,韩国迫切想建立独立身份,文化上也要“去中国化”。
韩国政府在1970年直接拍板:小学取消汉字教育,推行韩文专用政策,目标很明确——让韩语“纯净”,让民族“独立”。
当时的社会氛围也支持这套逻辑,一众媒体纷纷发文,强调汉字是“外来文化”,要彻底清洗干净。
一套民族主义叙事,让去汉字这步棋在国内不但顺利推进,还成了“爱国”的象征。
可语言不是随便可以“割裂”的东西,更不是一夜之间就能“重塑”的身份,走得太快,问题就来了。
先说文化断层,一个国家的历史文献、宗族谱牒、古籍碑刻,全都写着汉字。
韩国年轻人现在连《三国史记》《高丽史》都看不懂,连自己祖宗的墓志铭都要请专家翻译,这不是文化独立,是断代。
韩国考古学家就曾吐槽,博物馆新出土的文物,没人看得懂上面的汉字铭文,搞得像在解密外星文明。
再说语言混淆,韩语中有70%的词汇是来自汉字的音译,像“人身”与“人参”、“改正”与“校正”,全靠汉字才能分清。
可现在一律用标音的谚文,同音异义词乱飞,医生开错药、法院判错案的新闻,韩国媒体都报过。
法律文书里一个词模糊,可能就是一场官司,有市民因理解错“处分”一词,错过上诉时限,白白输了案子。
还有身份证问题,韩国人名字重名率极高,身份证上现在又重新加回了汉字,就是为了避免“全城一个名”的尴尬。
一边拼命去汉字,一边又不得不用回来,这不就是兜了个大圈子吗?
对比一下邻国日本,选择就很耐人寻味了。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也讨论过废除汉字。但最后定了个“常用汉字表”,既保留了传统,又让使用变得更现代。
结果现在日本人不仅能读自己的古籍,也能看懂中韩文献。
东亚学界常说,汉字曾是中日韩三国的“通用语”,古代商人写封信,用汉文,三个国家都能看懂,不用翻译。
现在韩国年轻人,一看《论语》头就大,跟中国、日本谈文化交流,连“仁义礼智信”都解释不清,更别说深层合作。
文化的桥梁没了,交流的深度自然也就浅了。
东亚商业关系里,“信任”不是靠合同,而是靠文化共识,汉字是这种共识的载体,少了它,合作就像没有地基的楼房。
其实,韩国内部早就有人意识到问题了。
2009年,二十多位前政要联名向青瓦台请愿,请求恢复汉字教育;2018年,韩国教育部开始在小学三年级推出汉字选修课。
虽然步子不大,但方向已经在变。
民间也“嗅”到了机会,汉字补习班在韩国悄悄兴起,懂汉字的职场人士更吃香,很多企业在招聘时,直接标注“熟悉汉字者优先”。
韩国教育开发院的数据显示,家长对汉字教育的支持率连年上升,越来越多父母意识到:孩子不懂汉字,将来在东亚舞台上就少了一把钥匙。
韩国出现“汉字热”,甚至有大学开设“汉字文化研究所”。
这不是倒退,而是清醒。
文化独立并不意味着文化孤立,一个真正自信的国家,应该能正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一味地删除过去。
这一次,巴菲特没有在意股价,而是看了一笔“文化长远账”。
他说:“汉字是连接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纽带,韩国人放弃它,是一种愚蠢。”
这句话听起来犀利,但落点其实很深。
他看重的是文化的长期价值,是那种沉淀几千年的“软实力”。
这种东西,不像货币政策能立马见效,但一旦丢了,可能几代人都难以弥补。
在全球化越来越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谁能掌握文化资源,谁就能在国际舞台上说得响、站得稳。
韩国这几十年自断根脉,如今又想捡回来,代价不小,但好在,觉醒永远不算晚。
韩国废除汉字,是一场激进的实验,也是一面照见文化焦虑的镜子,文化不是包袱,是根。剪断容易,接回难。
今天,从韩国的回头路里,我们也许更该看清一件事:文化认同不是靠“去掉”谁来建立的,而是靠“认清”自己才能站稳的。
巴菲特或许不是语言学家,但他的那句“愚蠢”,说得恰是一个时代的盲点,他没骂谁,他是在提醒——别把几千年的智慧,当成可以随手扔掉的旧货。
文化的价值,永远是复利的。
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根都忘了,那它还能走多远?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对谈|《汉文与东亚世界》:汉字在国门之外的世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