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经典音乐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让国内读者有机会与世界顶级音乐思想“面对面”。这不仅是语言层面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的共振。尤其在音乐教育领域,那些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教材,正帮助中国的音乐学习者拓宽思维的边界。如今,欧洲乐坛权威教材《Neue Jazz-Harmonielehre》(译名《新爵士和声学——思考·聆听·演奏:即兴演奏之道》)的中文版正式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为国内的爵士爱好者与专业音乐人,打开了一扇了解当代爵士语言的窗口。
这本书的原版在欧洲音乐教育界拥有极高声誉,由德国知名出版社Schott Music 出版,被誉为“爵士和声学的里程碑教材”。它长期位列亚马逊热门榜单,评分高达 4.7/5,是众多欧洲音乐学院指定的专业教材。此次中文版的翻译,由沈阳音乐学院钢琴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长江钢琴艺术家冯源博士倾力完成。这不仅是一项学术性的翻译工程,更是一场中西音乐思维的深度融合。
![]()
《新爵士和声学——思考·聆听·演奏》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派教材”。它突破了传统音乐理论中以规则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更强调音乐的思考与聆听。在书中,作者以极具启发性的方式,将爵士乐的和声结构、调式变化、即兴逻辑以及节奏思维层层展开。每一章节都不仅仅在讲“是什么”,更在引导读者去体会“为什么”。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习和声,不只是背诵理论,而是理解音乐如何在流动中产生情感、在冲突中寻找平衡。
书中包含了大量经典的音乐案例,通过这些实例,读者可以在实际聆听中理解爵士的逻辑,感受不同音乐语言的节奏脉动。与此相配合的,还有丰富的练习与作业,以及可下载的 MP3 伴奏曲目与在线学习资源。这让学习不再停留在纸上,而是真正成为一种“听觉训练”与“即兴实践”的结合。
这本书的出版,对国内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音乐教育体系在和声与作曲教学上多以古典体系为主,而爵士和声作为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往往缺乏系统的教材和教学路径。《新爵士和声学——思考·聆听·演奏》的引入,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适合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专业创作者,更适合那些希望拓展音乐理解力的演奏者与音乐爱好者。无论你是钢琴、吉他还是管乐演奏者,都能从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段“即兴灵感”。
![]()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传递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真正的音乐理解,不是记忆知识,而是感受与创造。
爵士乐从不追求完美的公式,它追求的是人与声音之间的真实连接。《新爵士和声学——思考·聆听·演奏》正是以这种精神为核心,让学习过程回归音乐本质——让我们重新“听懂”音乐,也重新“思考”音乐。
冯源博士在前言中提到,他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中国读者真正“用耳朵学习音乐”。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书。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你从基础出发,却在每一步都鼓励你去质疑、去感受、去创造。
在越来越多中国音乐人走向国际舞台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理念的更新。《新爵士和声学——思考·聆听·演奏》的出版,是一次音乐思想的引进,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它让我们看到:学习音乐,不只是模仿,更是一种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或许,当你读完这本书,再听一首爵士乐时,会发现——那并不是某个乐手的即兴,而是一个自由灵魂在与你对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