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喜报! 湖南广电10件作品荣获第35届中国新闻奖

0
分享至

11月5日,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77件作品获奖。湖南广电共有10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6件:《因地制宜办好老年食堂》获评论一等奖,《大国文脉》获系列报道一等奖;《停!湖南80台风力发电机为候鸟让路》获消息二等奖;《以先辈之名》获新闻专题三等奖,《马王堆·岁月不朽之“惊世”》获新闻纪录片三等奖,《文脉赓续 何以湖南》获重大主题报道三等奖,《非洲小伙的中国“粮”缘》获国际传播三等奖,《新建道路通而不畅,“堵”在哪?》获舆论监督报道三等奖。与此同时,联合制作的《人民路上为人民》获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长征的力量》获系列报道三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大国文脉》还被中国记协在今天的推文《祝贺!第35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中点名表扬。




一等奖评论

《因地制宜办好老年食堂》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深切牵挂。对于老年人来说,看似简单的吃饭问题,却是生活中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但不少老年食堂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由新闻中心策划推出的新闻评论《因地制宜办好老年食堂》,紧扣“因地制宜”这个方法论,既有现实思考,又有比较研究,为不同地域从实际出发办好老年食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记者历时两个多月走访调研,从城乡选取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案例,探寻因地制宜的创造性思路,以高度的责任感、生动的故事化叙述、敏锐的分析力和严谨的理性思考,引领全社会积极看待老龄化社会,传递的是尊老爱老的浓浓真情,折射的是改革探索的民生担当。



一等奖系列报道

《大国文脉》

传续精神命脉,点燃文化之光。由新闻中心创作的8集系列报道《大国文脉》,每集11分钟左右,聚焦一批薪火相传的文化守望者,讲述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故事。

系列报道紧扣时代脉搏:解构《黑神话:悟空》让中华文化现象级出圈的密码,探寻敦煌研究院建院80年孜孜以求让莫高窟“青春永驻”的故事,兼具文化感染力和新闻时效性;以新闻视角重构文化叙事:乌镇与古为新、破除“千镇一面”,书写古镇多元发展的崭新路径,建川博物馆以史鉴今,将博物馆办成弘扬抗战精神的大学校,兼具传播力度与现实启发性;以新时代语境透视文化守正创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年轻一代文博人用数字化让古籍“活”起来,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非遗技艺焕发新彩……报道主题恢弘大气,制作精益求精,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激发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等奖消息

《停!湖南80台风力发电机为候鸟让路》

聚焦湖南风电企业“为候鸟让路”的生态实践,新闻中心主创团队以“千年鸟道”蓝山县云冰山为切入点,深入调研东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飞通道生态保护痛点,全景式呈现风力发电与候鸟迁徙的冲突与和解。

记者历时半个月走访林业部门、风电企业与科研机构,获取权威数据与核心决策细节。在迁徙季深入风电场,蹲守拍摄候鸟迁徙实况,以多维视角还原政企协商、技术攻关的破局之路,凸显“暂停风机两月,守护生命千年”的生态伦理。作品以湖南风电企业生态实践为样本,引发全社会对“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路径的深度思考。



三等奖新闻专题

《以先辈之名》

由新闻中心联合策划的《以先辈之名》共6期,每期20分钟左右。主要讲述了新时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如何以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为坐标,书写新时代科学史的故事。报道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如实展现了“科学家精神”对后来人的影响,以及这些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如何继承先辈之志,勇攀科学高峰,创造一个又一个科学跨越新纪录,点亮新时代的科学精神坐标的过程。



三等奖新闻纪录片

《马王堆·岁月不朽之“惊世”》

《马王堆·岁月不朽》是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博物院特别支持,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山海APP、芒果TV、湖南卫视推出的纪录片。作品突破常规范式,以湖南省博物馆为叙事空间、马王堆文物为叙事主体,融合绘画与CG特效,让文物“活”起来,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生动实践。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300余家主流媒体对该片进行关注报道,芒果TV全端播放量达2亿次,在湖南卫视播出收视排名非剧类项目同时段省级卫视第一。



三等奖重大主题报道

《文脉赓续 何以湖南》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指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在这一重大新闻事件背景下,湖南都市频道(风芒新闻)策划推出重大主题系列报道《文脉赓续 何以湖南》,以短视频的形态生动传播习近平文化思想。报道共20集,每集5分钟,以20个湖湘文化的生动侧面,充分挖掘湖湘历史文化的新闻素材,用有趣、有料、有见地的年轻语态,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湘文化的重要论断。



三等奖国际传播

《非洲小伙的中国“粮”缘》

为更好地在国际社会展现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和成效,广播传媒中心于全国土地日推出短视频《非洲小伙的中国“粮”缘》。报道以非洲青年门杜的全新视角和“一粒米”的创新表达,聚焦粮食生产、耕地保护、乡村发展等国际青年关心的问题,记录门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在港中坪村实地走访、与中国农村青年对话的经历,展示稻米机械化种植、精深加工助农致富的过程,彰显中国经验的世界影响力。


三等奖舆论监督报道《新建道路通而不畅,“堵”在哪?》


三等奖舆论监督报道

《新建道路通而不畅,“堵”在哪?》

由广播传媒中心制作的新闻专题《新建道路通而不畅,“堵”在哪?》,记录了记者历时一个月、深入341条“建而不通”新建道路调查,并通过多方协调推动道路移交提速的全过程。报道客观全面,事实准确,勇于揭开社会问题的“牛皮癣”,当好人民群众的“传声筒”,播出后获广泛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一等奖重大主题报道

《人民路上为人民》

由广播传媒中心联合宁夏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广西广播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常州广播电视台等全国75家媒体共同制作的报道《人民路上为人民》,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旨,以“人民路”为独特载体,创新运用“城市地标+典型人物+为民服务故事”的叙事方式,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深度挖掘新中国成立75年来,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的生动实践与成效,印证中国共产党人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 的使命担当,全景描绘人民路上百姓的幸福生活图景,生动诠释党的为民情怀与奋斗精神。

该报道首创全国广播频率联动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的协同机制,构建“音频+视频+图书”三维传播矩阵,形成覆盖全国的立体化宣传生态,并以原创主题曲《我们走在人民路》的年轻化表达,打破主旋律报道的刻板印象。



三等奖系列报道

《长征的力量》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广播传媒中心与江西、福建、广东、河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青海、山西、甘肃、宁夏、赣州、于都等长征沿线其它各级新闻广播联合推出系列报道《长征的力量》。报道共15篇,以“历史为经、现实为纬”,精心选取“小切口”展现“大主题”。“半条被子”续写的鱼水新篇等一个个可感知、可触摸的体现长征精神的故事,将抽象的“长征力量”化作可触摸的时代印记。这场跨区域、跨媒体、跨时空的联合报道是感悟长征力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时代应答,也深刻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与价值引领。


湖南都市频道征集新闻线索

遇到任何烦心事、委屈事

扫码登记

我们记者将第一时间和您联系

帮您解决问题!

编辑 | 沈易、刘栩蓉

一审 | 杜振裕

二审 | 许志强

三审 | 唐宏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芒果都市 incentive-icons
芒果都市
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新媒体
29066文章数 828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