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醒民,1903年生于福建永泰贫困山村,13岁父母双亡后半工半读,1928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是毕生致力于华侨教育的爱国教育家与侨领。这位曾担任浙江绍兴中学教务主任的进步知识分子,1936年因遭迫害被迫远赴印尼,此后在异国他乡为华文教育事业耗尽心血,更因坚定的信念与卓越的贡献,与毛泽东同志的题词结下不解之缘。
![]()
陈醒民面对华侨子女无学可上的困境,四处联络侨胞筹措经费,先后创办山口洋华侨中学、南华中学等多所学校,身兼华侨总校与多所分校校长,用独到生动的教学让华裔子弟重燃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还曾任印尼中华工会主席,南洋抗日牺盟会领导,为祖国的抗战奔走呼号,不遗余力。
![]()
1939年4月18日,正是陈醒民在印尼西婆罗洲山口洋市奔走办学的艰难时期,想到远在陕北不屈不挠艰难抗日的毛泽东,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写了一封信,就如何面对窘境取得成功,求教于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不仅给他回了信,还给他题词:“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持奋斗,努力学习,就能获得进步与成功”。这份题词既是对一位海外赤子的精准写照,更成为他此后半生的精神坐标。
![]()
“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是陈醒民最鲜活的人生注脚。在印尼办学期间,他不仅要应对经费短缺、环境动荡的挑战,更始终坚守爱国主义教育底色——在课堂上讲述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推动成立“激流读书会”为学子指引方向,即便1969年遭遇软禁,仍未动摇初心。而“坚持奋斗,努力学习”的题词精神,早已融入他的教育实践:他亲自讲授语文与历史,用渊博学识为学生奠基,培养出包括北大专家蔡仁龙在内的大批人才,其学子遍布清华、北大等学府。
![]()
这份精神力量更贯穿了他的人生选择:1950年,为专注侨教事业,他毅然将妻儿送回福州;1953年国庆节,他作为印尼华侨观光团副团长回国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逝世后,国务院侨政司司长专程赴印尼凭吊,彰显国家对其贡献的认可。
![]()
他为子女取名“中一”“中光”等,每一个名字都藏着“中国统一”“自立自强”的赤子情怀,更印证了题词精神已融入其生命血脉。
岁月流转,陈醒民创办的学校早已成为海外华文教育的火种,毛泽东的题词墨迹也化作不朽的精神符号。这位用一生践行“奋斗与学习”的华侨教育家,不仅让中华文化在南洋扎根,更用生命诠释了:真正的进步与成功,永远镌刻在对信念的坚守与对事业的奉献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