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克东:支部联建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0
分享至

来源: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

近日,在克东县,一场以“支部联建、村村合作、户户增收”为核心的乡村振兴行动催生出的产业活力与增收希望,让乡村暖意融融、动能满满。

近年来,克东县立足县域产业优势,以飞鹤乳业、北纬四十七等龙头企业为牵引,通过25场村企对接会、项目洽谈会及137场次“乡村产业发展大集”“县企共建,红心向党”等活动,打破村企、村村信息壁垒、资源壁垒,促成村与村合作建设项目7个、26个村与企业合作建设产业项目27个,打造企业基地面积19万亩,推动农产品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构建起“大产业顶天立地、小产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曾经守着土地盼增收的农户,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捧上“暖心增收饭碗”,支部联建的“红色引擎”,正驱动着克东乡村在驶向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新未来。

“以前村里想发展产业,缺技术、没销路,冬天更是闲得慌。现在和邻村联建,资源凑到一块儿,就算天寒地冻,心里也暖乎乎的!”乾丰镇展望村村民李大爷的话,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克东县以支部联建为突破口,打破村与村、乡与乡、城与乡的“无形壁垒”,7个乡镇全部组建村村联合党组织,每月召开党建联席会议,联建村的党组织书记坐在一起,围绕冬季产业规划、招商引资等议题出点子、解难题。年初以来,全县已开展“支部联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10余次,通过共上专题党课、共赴红色教育基地、共研冬季产业技术,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变成了推动发展的战斗力。

支部联建的“桥梁”搭起来,村村合作的“好戏”在冬日里精彩上演。在乾丰镇,展望村与庆祝村勇于突破村域壁垒,凭借优势互补的合作思路,共同开启了为期3年的中草药种植项目,两村党员带头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定期邀请农业专家线上授课,全力确保中草药的品质和产量。目前,该项目已初见成效,不仅为两村集体经济带来10万余元的增收,还直接带动20户农户参与种植和务工。

“我在中草药基地打工,冬天也能有活干,每天能挣150元,再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一年算下来比过去多种好几亩玉米还强!”庆祝村脱贫户李大姐谈起如今的变化,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而在克东县润津乡,人和村的优质玉米与礼让村的精深加工技术“强强联合”,成立玉米产业联合党组织后,不仅打造出了区域特色玉米品牌,冬日里加工车间更是一片繁忙,带动30户农户实现就业增收,户均年增收达6万余元。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克东县通过整合资金、技术、人力,让村级产业在冬日里从“小作坊”走向了“大市场”,村村合作的“新引擎”,正让乡村振兴的动能越来越强。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始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以前想搞养殖,怕技术跟不上,更怕养出来卖不出去,心里总没底。现在跟企业签了订单,还能学标准化管理,就算天寒地冻,心里也踏实!”正在给上树鸡添料的宝泉镇石山村村民老周笑着说。

石山村与北纬四十七(克东县)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深化订单合作,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蹚出了致富增收的新路子。2025年,石山村养殖上树鸡10000只、跨栏黑猪800头,全面引入企业的绿色有机标准化管理体系,即便在冬季,也严格把控养殖环节,擦亮“绿色有机”的招牌,并通过订单农业为农户解决销路问题。目前,该项目的实施,可为村民提供20个长期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稳定增收,户均增收1.2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如今的克东,乡村道路旁的产业基地虽覆着薄雪却依旧充满生机,村民脸上的笑容在冬日暖阳下愈发灿烂。联建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稳步增长,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共赢发展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支部联建聚起的合力,正化作冬日暖流,温暖着克东百姓的心,带动全县百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朝着更美好的明天稳步前行。 (苏广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2736文章数 2007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