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病检查里,甲胎蛋白(AFP)是一项关键指标。不少人一旦发现自己甲胎蛋白升高,便万分恐慌,担忧患上肝癌。其实,甲胎蛋白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肝癌。
![]()
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是胎儿发育早期的重要血清成分。正常成年人甲胎蛋白含量极低,通常低于 25μg/L 。当肝细胞癌变,肝脏会重新具备合成甲胎蛋白的能力,致使血液中甲胎蛋白水平上升。不过,甲胎蛋白升高并非全然等同于肝癌,像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妊娠期女性等一些非癌性疾病,也可能让甲胎蛋白升高。
虽说甲胎蛋白升高不能直接确诊肝癌,但有几类人若甲胎蛋白升高,确实要格外留意。
第一类:乙肝或丙肝病毒长期携带者。乙肝和丙肝是我国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这两种病毒长期感染肝脏,会持续损伤肝细胞,提升肝癌发生几率。长期携带乙肝或丙肝病毒的人群,肝脏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肝细胞不断受刺激进行再生修复。在此过程中,细胞基因可能突变,引发肝癌。这类人群若甲胎蛋白升高,哪怕只是小幅上升,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进一步检查。
第二类:肝硬化患者。肝硬化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一种病理状态,肝脏组织纤维化,正常结构被破坏。在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肝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分化增加了肝癌发生的风险。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甲胎蛋白升高可能是肝脏细胞发生恶变的一个信号。所以,肝硬化患者如果发现甲胎蛋白升高,要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排查肝癌的可能性。
![]()
第三类:有肝癌家族史的人。肝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肝癌患者,那么其亲属患肝癌的风险会相对较高。遗传因素可能使这些人存在某些基因缺陷或易感性,在受到外界因素(如病毒感染、环境致癌物等)刺激时,更容易发生肝癌。有肝癌家族史的人本身就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若甲胎蛋白升高,更应高度警惕,定期进行详细的肝脏检查。
第四类:长期酗酒者。酒精对肝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反复发生炎症、坏死和修复,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在这个过程中,肝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增加。长期酗酒者如果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很可能意味着肝脏已经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已经发生了癌变。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太原中医肝病医院)提醒大家,甲胎蛋白升高只是一个警示信号,发现甲胎蛋白升高后,不要过度恐慌,但也不能忽视,应及时就医,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如肝脏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进行综合判断,以明确病因,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