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办电话卡需工作证明、无犯罪证明、银行流水”引发热议,11月4日,江西省通信管理局针对此事发布通报,回应公众关切。
![]()
通报指出,媒体报道南昌、九江、景德镇等地电信、移动、联通营业网点,存在外地身份证办卡需预存高额话费、提供工作证明等问题,江西通管局已高度重视,责成相关企业全面排查整改,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此前澎湃新闻记者实测发现,各地运营商办卡审核标准差异显著:部分城市营业厅仅需本人带身份证即可办卡,部分则要求提供“无犯罪证明”“工作证明”或“银行流水”中的一项,还有网点要求预存500至1000元话费,或审核房产证、营业执照。具体来看,景德镇移动营业厅要求外地身份证办卡提供工作证明、营业执照、房产证或租赁合同中的任意一种,且预存500元,材料不全可联系片区经理上门办理;当地电信营业厅虽无需额外证明,但需预存500元,联通、移动也有类似预存要求。九江联通则明确,外地身份证办卡需提供工作证明、营业执照或居住证明,且按套餐预存最低100元话费,证明与预存均为强制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本地户籍,江西部分电信营业厅办卡也需提供工作证明、社保证明等材料,仅预存金额较低。
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表示,运营商要求实名、本人办理等符合工信部规范,但“无犯罪证明”“房产证”“高额预存”等要求暂无全国统一法规授权,若无地方规范依据,合法性存疑。
从法律层面看,《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明确,无犯罪记录证明仅适用于升学、服现役、就业等特定情形,办电话卡不在其列,营业厅要求已超法律授权范围。评论指出,运营商以反诈为由加码证明要求,本质是懒政思维,将风险防控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甚至可能借机营销预存话费。更矛盾的是,部分线下营业厅要求严苛,线上App却无需额外证明,说明技术手段可兼顾反诈与用户便利,无需繁琐纸质证明。此外,不同地区、同一城市不同营业厅审核标准不一,暴露出执行随意性。
业内强调,电话卡作为社会基础设施,核心是便民利民。反诈需精准识别高风险行为,如频繁开卡、异常开户,而非对普通用户一刀切加码。运营商应聚焦精准监管,简化普通用户办卡流程,不能将反诈当作“筐”,随意加码损害用户合法权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