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最近放话,称"美国无法忍受只对中国有利的贸易关系"。紧接着,特朗普在马来西亚谈判前抛出155%关税威胁,声称11月1日就要生效。一边喊着要谈判,一边挥舞大棒,这到底是想谈,还是想吓唬谁?
![]()
美方威胁背后的真实困境
我们先从贸易数据说起,2024年中美之间的贸易额达到6882.8亿美元。中国卖到美国的货里,机电产品占了57.2%,都是些实实在在的工业用品;而美国卖到中国的,一半多是农产品和能源。这种结构本来就是你需要我、我需要你的互补关系,根本谈不上谁占谁便宜。
真正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国产业升级的速度太快了。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出口同比涨了28%。这些可不是低端货,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正在一点点挤压美国原本的技术优势。格里尔说“不对等”,说白了,就是对中国技术追上来的恐慌。
![]()
美国农业州的日子也不好过,这点从数据上就能看出来。2025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直接降到了零,这可是七年来头一遭。那边美国的大豆库存同比一下子涨了27%,农场主看着仓库里堆着的粮食卖不出去,急得直跺脚。
特朗普还要求中国“多买美国大豆”,但贸易这事儿,得看市场需求,不是靠政治命令就能成的。强买强卖那套,在21世纪早就不吃香了。
![]()
更别说,155%的关税要是真落地,第一个倒霉的会是美国消费者。举个生活里的例子,2018年那轮加税之后,美国家用风扇的价格涨了83%,家具家电普遍贵了两成以上。
现在美国通胀好不容易稳住点,要是再来这么一轮涨价,白宫扛得住吗?美国零售商协会早就算过账,要是关税豁免取消,商品价格至少得涨8%。这笔钱,最后还不是得美国老百姓自己掏腰包?
![]()
稀土管制打中美国软肋
特朗普提出的三项要求里,最戳他痛点的就是“取消稀土出口管制”。他这么说不是随口编的,是真的急了。
中国在稀土产业的地位有多关键?全球70%的稀土开采在中国,90%的精炼加工也在中国。像钕、镝这些重稀土元素,是F-35战机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必备材料,没有中国稀土,美国军工产业链直接就得断供。
![]()
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被美国寄予厚望,但投了10亿美元,也只够搞搞勘探项目。从矿山开发到冶炼分离,再到环保处理和人才培养,要建起完整的稀土产业链,至少得十年时间。
美国本土的稀土巨头MP Materials,因为对华出口“不具备商业可行性”,股价一下子跌了一成多。这可不是简单的贸易问题,是产业体系上的差距。
![]()
规则博弈与精准反制
美国喜欢搞单边主义,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但中国选的是用规则应对。
10月份,中国任命李詠箑为驻WTO代表。这位代表可不简单,之前在多哈回合谈判里就主导过规则博弈,特别擅长利用国际规则来挑战那些单边措施。这个人事调整释放的信号很明确:中国不会被威胁吓住,要在国际规则的框架里,把道理讲清楚,把权益争回来。
同时,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很精准,不搞一刀切。比如对美资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美森轮船就在宁波港被收了445.8万元。这不是报复,你能设关税壁垒,我也能用市场手段来平衡。
![]()
更重要的是,中国一直在拓宽外贸 “朋友圈”。2025 年前三季度,对东盟的出口涨了 9.6%,占外贸总值的 16.6%,现在东盟已经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了。反观对美出口,占比从 2018 年的 20% 降到了 12.7%,明显在往下走。
这意味着什么?就算美国真的加征 155% 关税,对中国外贸整体影响也不会大。毕竟供应链早开始调整了,中国商品完全能通过越南、墨西哥这些地方转口卖到美国,没必要死盯着这一个市场。
![]()
技术自主方面,还在加速突破 “卡脖子” 环节。比如华为的 EDA 工具已经进入测试阶段,C919 大飞机配套的长江 - 1000A 发动机也在稳步推进。
中国商务部的公告附件,现在改用WPS格式,国产办公软件在政务领域已经站稳了脚跟。像达梦数据这样的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比已经达到35%。看得出来,美国的技术封锁越紧,中国的自主替代速度就越快。
![]()
这次谈判地点选在马来西亚,也有点讲究。这是中美贸易磋商第一次在亚洲举行,美方同意来这里谈,本身就是在适应“东方节奏”。2025年上半年,中马双边贸易额增长了8.2%,其中制造业合作贡献了一半以上。在这种务实合作的氛围里谈判,比在所谓的“中立国”里,更容易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识。
谈判桌上的真实逻辑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还有格里尔的强硬表态,其实更多是做给美国国内看的政治秀。美国国内现在矛盾不少,需要找个“外部敌人”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这招他们用了不少次了。
![]()
美国联邦债务已经超过37万亿美元,每年光是还利息,压力就够大的。像通用汽车、UPS这些大公司,因为关税增加的成本,不得不裁员降薪。更关键的是,美国最高法院11月初要裁定对华关税是不是违宪,如果判决对白宫不利,他们可能就得单方面取消部分关税。
中方的立场一直很明确:可以谈,但必须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美方要先取消那些单边关税,谈判才有基础。一边谈一边施压,这种做法只会让谈判陷入僵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
这次马来西亚会谈,双方说不定会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做出妥协。比如关税豁免延期,现在有3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快到期了,这里面家电产品占了45%,要是不延期,美国消费者又得买单。还有建立供应链预警机制,这也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安排。但在半导体、稀土这些核心领域,想在短期内有实质突破,可能性不大。
美方内部也不是一条心。财长贝森特说要寻求“重大突破”,贸易代表格里尔却一个劲强调“无法忍受不对等”。这种信号混乱,说白了就是美国决策层有分歧。一边是企业和消费者的现实压力,得考虑大家的日子;一边是选举表演,得装出强硬的样子。美方谈判团队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也挺难的。
![]()
中国的优势在于有战略定力,产业链完备、市场多元、技术自主步伐加快,这些都是谈判的底气。稀土管制、市场反制、规则应对,三管齐下,美方想施压也找不到着力点。更关键的是,中国不急于求成,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谈,但绝对不接受屈辱条件。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美国想维护单极霸权,用关税和技术封锁来遏制中国发展;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用开放合作推动大家一起繁荣。历史已经证明,保护主义和单边霸凌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平等对话、互利共赢,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
谈判桌上的激烈交锋,到最后还是要回归经济规律和市场逻辑。特朗普喊的155%关税威胁,最后能不能真的落地,现在还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中国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不管美方出什么牌,都有应对之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