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8月,越南总书记苏林在首尔重提80年前的“比肩列强”愿景。
这个听起来雄心勃勃的目标,却面临一个残酷现实,越南GDP仅为中国的五十分之一,半导体自给率更是只有1.2%。
为何一个经济命脉被外资掌控的国家,还敢做如此宏大的梦?
![]()
编辑:AJY
80年大国梦的豪言
越共总书记苏林,在首尔参加胡志明雕像揭幕仪式时,现场那一番话。
再次把越南的“大国梦”摆上了国际台面,他重申了胡志明的愿景。
![]()
要让越南成为一个能与世界五大洲列强比肩而立的国家。
这话听着很有气势,但能不能实现还难说,毕竟到2045年只剩20年了。
![]()
![]()
其实往前扒80年,从抗法独立到革新开放,从想搞“印支联邦”到现在的“竹子外交”。
越南的大国野心一直藏在历史脉络里,从没断过。
很多人都觉得越南体量不大,怎么就敢惦记“比肩列强”?
但往根上找,这股劲儿早在10世纪越南独立后就埋下了。
![]()
当时越南的地理条件挺有意思,西边是长山山脉挡着,东边是南海摊开,往南走平坦无阻。
于是,一场持续近千年的“南进运动”就这么开干了。
![]()
先把占婆国的地盘慢慢吞进来,又把高棉王国手里的湄公河三角洲抢过来。
从南进运动到奠边府,越南大国梦的老底子就是这样打下的。
这场扩张史也让越南摸出了一套处世逻辑,对外面对强者时低个头,转头对周边弱者就抬着头。
![]()
占婆国
表面上给中国称臣纳贡做足表面功夫。
私下里却喊着“南天中华”的口号,还要求老挝、柬埔寨给它进贡。
就连1945年胡志明念独立宣言时,都特意引用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内容。
![]()
胡志明
苏联的名字却只字未提,这一手在大国之间拿捏分寸的本事。
越南可是早早就练熟了,近代两场仗更是让越南的自我定位直接飘升。
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越南把法国军队打停了。
这可是亚洲第一次正面击退欧洲殖民帝国的案例,被记在了账上。
![]()
奠边府战役
到1975年,越南又把美国的战争收尾,这下内部更是坚定了“自己能上台面”的想法。
野心一膨胀就容易冒进。
1978年越南军队直接开进柬埔寨,还拿着《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当靠山。
想构建自己的地区秩序,当时越南的军费占了财政支出的六成。
![]()
这么折腾下来,经济彻底扛不住了,1986年越南的GDP只到中国的五十分之一。
饭都快吃不饱了,革新开放这条路算是被现实逼出来的。
本来想,经济都这么惨了,越南该收敛收敛野心了,后来发现人家只是把野心藏得更深了。
![]()
到了苏林时代,更是换了件“竹子外交”的外衣,但骨子里还是那套精准投机的路子。
2024年,越南忙着往金砖国家名单里挤。
同时又跟美国签了半导体合作备忘录,2025年还特意给特朗普集团的高尔夫度假村项目开绿灯。
![]()
越南主席苏林
两边讨好的心思昭然若揭,这种“靠别人喂饭”的经济结构。
却支撑着它的大国野心,着实有些矛盾,这些操作背后。
是越南工业命脉的极度脆弱,越南出口的产品,大多是靠中国零部件组装后出货。
![]()
外资占了经济总量的一半,有测算说,要是三星撤出越南,就业率直接就得掉四个点。
即便这么多压力,越南还是硬着头皮推进“大胡志明计划”。
合并三省想搞一个对标上海的经济体,账面GDP写着666亿美元。
看着挺唬人,实际上这个体量比中国的南宁还要小,行政改革这块,成了越南的新支点。
![]()
2025年越南把部委从十八个缩到十四个,省级单位从六十三个压到三十四个。
连县级政府都直接从架构里拿掉了,说是为了提升效能。
苏林还反复强调“反腐无禁区”,一层层推进制度重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权力正在往中枢聚集。
外部走多元外交路线,这两头呼应着,目标直指2045年建国百年。
越南的大国梦说得挺热闹,但现实的短板却没法回避。
![]()
内生动力才是唯一的船票
苏林在首尔重提胡志明“比肩列强”的愿望时,距离2045年越南建国百年只剩20年时间。
但盘点越南当前的实力。
所谓“比肩列强”更像是空中楼阁,越南喊着想“复制韩国模式”发展半导体。
还把半导体列为9个国家级产品之一,制定了到2030年成为全球芯片设计、封装和测试中心的目标,甚至成立国家创新中心培养人才。
![]()
可现实是,2024年越南半导体自给率仅1.2%,高端机床、精密仪器全靠进口,国内50多家半导体相关企业基本都是外资。
本土企业FPT、Viettel的研发投入杯水车薪,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光靠外资建厂搞组装,最多只能当个“世界工厂”。
![]()
当然,越南并非没有优势,年轻的人口结构、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对发展的迫切需求,都是它的潜力所在。
越南要实现2045年的目标,必须先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摆脱产业依附,建立自主创新体系,二是平衡对外关系。
![]()
从“找利益”转向“建信任”,三是夯实民生基础,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民众。
这三个问题,指向同一个答案:内生动力。
内生动力,意味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意味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才,意味着要形成强大的内需市场。
意味着要解决好内部的民生问题,让发展的红利真正为人民共享,这才是通往大国地位的唯一路径。
![]()
没有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任何外交技巧都是花架子,没有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稳定,任何宏伟蓝图都是沙上建塔。
留给越南的时间,确实不多了,它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沉醉在“竹子外交”的短期快感中,还是痛下决心。
![]()
这考验着越南领导层的智慧与决心,也考验着整个民族的韧性。
越南的故事,是无数梦想与现实的缩影,没有实力的野心,终究是空中楼阁,真正的崛起,不靠在缝隙中投机。
而在于筑牢自身的底座,实现内生驱动。
![]()
结语
越南的故事,是无数梦想与现实的缩影,没有实力的野心,终究是空中楼阁。
真正的崛起,不靠在缝隙中投机,而在于筑牢自身的底座,实现内生驱动。
留给越南的时间还有二十年,它会选择怎样的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