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孩子知道能在这条著名的公路上骑车,兴奋了好几天。”来自榆林的张先生刚带着儿子完成低碳骑行,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一边骑行一边欣赏黄河风光,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见识,这样的经历对孩子来说特别宝贵。”
![]()
11月1日至3日,2025“榆林农商银行杯”中国·榆林第四届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暨榆林市沿黄公路自行车赛在陕西省榆林市沿黄观光路成功举办。与专业选手的激烈竞速相映成趣的,是大众组别赛道上孩子们的欢笑声、夫妻间的互相鼓励,还有朋友们结伴而行的热闹场面。带着这份期待,800多名来自省内外的选手“骑”聚榆林,让这场国际赛事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健身节日。
在起点处,高中教师李芳华正在认真调整头盔。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正式骑行活动:“以前总觉得这种大赛事离我们很遥远,没想到今年有了全民健身组,我和爱人立刻就报了名。”她的家人在一旁笑着补充:“骑不动我们就慢慢来,重要的是参与。”
本届赛事设置的男子公路精英组、男子公路大师组、女子公路公开组和全民健身组四个大众组别,精准对接了不同群体的骑行需求。
![]()
男子公路精英组竞争激烈,云集了众多业余顶尖选手;男子大师组的赛道上,55岁的王建军刚刚完成比赛,汗水还挂在脸上。“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了,”他一边擦拭自行车一边说,“从第一届到现在,赛事越办越好,大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对我们这些骑友来说,更像是一年一度的节日。”
女子公开组里,28岁的幼儿园老师赵雨和同事们组队参赛。“平时工作忙,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和姐妹们一起运动。”她说,“在这么美的赛道上骑行,感觉所有的压力都随着黄河水流走了。”
门槛亲民的全民健身组,以其低门槛、高体验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参与者。这个组别不设严格的年龄和资质限制,许多家庭选择集体报名,父母带着孩子共同体验骑行乐趣,成为赛道旁最温馨的画面。
沿着黄河岸畔骑行,参与者们体验到的不仅是运动的快乐,更有心灵的震撼。带着全家从太原赶来的刘女士说:“一边骑车,一边看黄河在身边奔流,这种感觉很奇妙。我们停停走走,拍拍照,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在赛道旁的补给站,志愿者小王已经连续服务了三届赛事。“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参加大众组的人特别多。”她一边分发矿泉水一边说,“看到那么多家庭一起来,老老少少都那么开心,我觉得这就是体育该有的样子。”
沿线的村民也自发加入到助威队伍中。在佳县段,村民老杨早早就在家门口摆好了桌椅,为选手们提供免费的热水:“这几年比赛办下来,我们都习惯了。看着这么多人从全国各地来我们这儿骑车,心里头高兴!”
大众组别的设置不仅丰富了赛事内涵,更有效带动了沿线地区的文旅消费。赛事期间,府谷、佳县、吴堡三地的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都迎来了消费高峰。当地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始终人气旺盛,海红果、黄米、红枣等特产受到选手和游客的欢迎。
赛事虽然落幕,但骑行带来的改变正在延续。在吴堡县一家自行车租赁店,店主表示近期来咨询购车和租车的人明显增多:“很多参加了全民健身组的人来问,能不能租车沿着赛道再骑一次。”
![]()
沿黄自行车赛历经四届发展,始终坚持“专业化、融合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办案方向。赛事在提升专业水准的同时,通过大众组别的精心设计和不断创新,让赛事影响力深入基层,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健身热情。
榆林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专业赛事+大众骑行”的融合模式,让骑行真正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我们希望通过赛事,让更多人感受到骑行的快乐,让沿黄公路成为连接人与自然、运动与生活的纽带。”
据悉,赛事组委会将继续深化这一融合模式,计划通过增设家庭亲子骑行组别、打造大众骑行嘉年华、开发主题旅游线路等举措,进一步丰富参赛体验,着力将沿黄公路打造为国内知名的骑行目的地。
本届赛事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陕西省体育局、榆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陕西省航空无线电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榆林市体育局及府谷、佳县、吴堡三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陕西省自行车运动协会提供技术支持,陕西榆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威赢赛事运营有限公司运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