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读懂西游记了?居然藏着这么多关键细节,我们被骗了几十年

分享至

1986年,上海某大学教授在讲《西游记》时,随口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孙悟空的师父住在哪里?」

学生齐声回答:「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教授笑了:「那你们知道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教室里一片沉默。

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字——「心」。

「斜月是一钩,三星是三点,合起来就是心字。灵台、方寸,古人都用来指代心脏。所以孙悟空从头到尾,都在自己心里修行。」

好家伙,全班都炸了。

这堂课后来被整理成讲义,在文学圈传疯了。因为大家突然发现:原来几十年来,我们看的根本不是打怪升级的故事,而是一部修心的宝典。



01

1987年春节,《西游记》电视剧播出第一集。

全国万人空巷。

大家都以为这就是个神话故事: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西天取经,一路打妖怪。

但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来,看数据。

孙悟空的金箍棒,重13500斤。

为什么偏偏是13500斤?不是10000斤,也不是15000斤?

明代道士张伯端在《金丹四百字序》里写过一句话:「大则一日结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胎。」

《黄帝八十一难经》也记载:「人一日一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

你告诉我,这是巧合?

金箍棒就是人的呼吸,就是人的这颗心。

平时放在哪儿?放在耳朵里,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什么时候变大?愤怒的时候,急躁的时候。

你看孙悟空大闹天宫,金箍棒顶天立地——那就是人的情绪失控,心气爆发的样子。

简直了……

02

问题来了:筋斗云为什么是十万八千里?

很多人说,正好是东土大唐到西天的距离。

没错,但为什么距离偏偏是十万八千里?

六祖慧能在《坛经》里说得明明白白:「东土西天,有十万八千里,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去八邪,乃过八千。」

这是什么意思?

先去掉十个恶念,就走了十万里;再去掉八个邪念,就走了八千里。

十恶八邪,加起来正好十万八千。

所以十万八千里,根本不是地理距离,而是心灵的距离。

说白了,唐僧取经这条路,走的不是外面的山山水水,走的是内心的妄念和执着。

巧不巧?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能翻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直接把唐僧驮到西天?

因为心念虽然可以瞬间到达,但修行必须一步一步走。

这还没完。

03

第十四回,唐僧刚收了孙悟空,就遇到六个山贼拦路抢劫。

孙悟空二话不说,一棍子全打死了。

唐僧大怒:「你怎么能杀生!」

孙悟空却说:「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

很多人看到这里,只觉得是个普通的打斗情节。

但你知道那六个山贼叫什么名字吗?

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好家伙,这六个名字连起来——眼、耳、鼻、舌、意、身。

这就是佛家说的「六根」。

打死六个山贼,叫什么?

六根清净。

只有六根清净,才能踏上取经之路。

你看吴承恩写东西,哪有一个字是随便写的?

每个妖怪、每个数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深意。

别急,更绝的在后头。

04

西游记里还有七个蜘蛛精,住在盘丝洞。

这七个妖精为什么是蜘蛛?为什么不是蚂蚁、不是蝴蝶?

因为蜘蛛会织网。

什么网?

情网。

第七十二回的标题就叫:「盘丝洞七情迷本,濯垢泉八戒忘形。」

七情——喜、怒、忧、惧、爱、憎、欲。

七个蜘蛛精吐出来的丝,就是情丝。

猪八戒一看到美女就走不动路,被情丝缠住,动弹不得。

这叫什么?

陷入情网,不能自拔。

你有一天受到欲望与情感困扰的时候,该读什么书?

《西游记》。

它教你怎么打开欲望,跳出情网。



05

那我接着问:为什么很多情节都跟数字「三」有关?

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

文学名著里也是: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

「三」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里有什么特殊含义?

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佛家讲「三世因果」「三毒」「三宝」。

「三」代表着一个循环的完成,一个过程的圆满。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第一次识破,第二次确认,第三次彻底消灭。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修行的三个阶段:看见、看透、超越。

三借芭蕉扇也一样——第一次被骗,第二次被抢回,第三次终于成功。

对应的是:遇到障碍、认清本质、突破困境。

说白了,「三」不是数量,是修行的节奏。

06

现在你再看《西游记》,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

表面上看,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打妖怪。

实际上呢?

孙悟空叫「心猿」,白龙马叫「意马」。

心猿意马——人的心就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意念就像马一样到处乱跑。

唐僧是谁?是金蝉子转世。金蝉脱壳,说的就是要褪去这副臭皮囊。

猪八戒呢?代表人的贪欲——贪吃、贪睡、贪色。

沙僧呢?老实本分,代表人的本心。

这师徒五人,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每打一个妖怪,就是战胜内心的一个魔障。

九九八十一难,就是人生要经历的八十一道坎。

所以《西游记》从头到尾,讲的都是一个人如何修炼自己的内心,如何战胜自己的欲望,最终成佛的故事。

但这还不是最震撼的。

最震撼的是什么?

是当你意识到:原来唐僧师徒走的十万八千里,我们每个人都在走。

每天早上醒来,你的心里是不是有无数个念头?

想偷懒、想发火、想抱怨、想放弃……

这些念头就是你要战胜的「妖怪」。

你以为你在上班、在生活、在奔波?

其实你也在取经,你也在修心。

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走那十万八千里。



问题是,很多人走了一辈子,连「六根清净」这第一关都没过。

被眼前的美色、耳边的谗言、鼻尖的香味、舌尖的美食、身体的享受、意识的欲望,牢牢困住。

就在这时,唐僧师徒走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火焰山。

熊熊烈火,挡住了去路。

必须借到芭蕉扇,才能扇灭火焰。

孙悟空第一次去借,被铁扇公主一扇子扇飞了。

第二次,变成小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借到了一把假扇。

第三次,变成牛魔王的样子,才借到真扇——却没想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