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吕梁大地天高云淡,硕果累累,文水县南武乡麻家寨村更是一派活力景象:街巷整洁如新,庭院花香阵阵,健身广场上老人们笑语盈盈,党群服务中心里村民们办事舒心……这个不久前获评市里“两优一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正以党建为舵、实干为桨,在乡村振兴的航道上破浪前行,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民生殷实、乡风文明的乡村新图景。
激活产业“新动能”
拓宽增收“致富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走进麻家寨村醋厂,浓郁的醋香便扑鼻而来,车间里蒸汽氤氲,工人们正忙着翻拌醋醅,查看发酵情况。这个由村党支部牵头打造的集体经济项目,如今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金字号”产业。
“我们坚持支部谋划定方向、党员带头闯新路、群众参与共致富,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醋厂从选址到投产的全流程筹备。”麻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麻景文介绍道,由党员技术骨干组成的监督小组,从原料采购到酿造工艺全程把关,让“麻家寨纯粮熏醋”成为品质的保证。
醋厂投产后,带来的效益实实在在:6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每月能拿到4000余元工资;50亩高粱种植基地让25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和劳务用工,每月增收400元。
“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这样的日子真好、真踏实!”在醋厂务工的村民麻建才喜上眉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更令人称道的是,醋厂盈利反哺乡村建设:废弃宅基地改造、日间照料中心升级等民生工程都注入了产业收益,惠及全村1300余人。厂里还与志愿者协会携手慰问环卫工人,让爱心善举传递温暖。
麻家寨村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树立标杆。醋厂运营后,吸引周边县、乡镇3批次观摩团前来参观学习,分享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与运营模式。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集体经济”新模式,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推广等方式,扩大产品知名度。
如今,这里的纯粮熏醋不仅香飘本地,更通过直播带货走向全国,每月线上销售额稳定在3000元左右。
“我们到村工作大学生现在也变身主播啦,让家乡的土特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麻家寨村村委主任助理杨圆圆拿着手机向记者展示直播画面,脸上充满了自豪。
办好民生“暖心事”
绘就幸福“实景画”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麻家寨村党支部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走进麻家寨村日间照料中心,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37名75周岁以上的老人正围坐餐桌共享午餐。餐厅里窗明几净,餐桌上饭菜丰富多样,老人们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每周饭菜不重样,大米白面换着来,饺子馒头轮着吃,比家里还热闹!”老人麻继波脸上笑开了花。
这处由村委东侧闲置房屋精心改造的免费餐厅,配备了厨具和餐具,有专人负责采购、烹饪和管理,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穿过整洁的街巷来到村中心,占地100平方米的健身小广场是村民们的“快乐驿站”。7件崭新的健身器材错落有致,绿植花卉点缀其间,休息座椅上不时传来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以前这里是废弃宅基地,现在变成了我们的健身乐园,出门就能锻炼,心里别提多舒坦。”正在健身的村民武雪梅高兴地说。
党群服务中心里同样暖意融融:重新粉刷的棋牌室里老人们悠闲对弈,明亮的图书室里孩子们静静阅读,崭新的桌椅板凳让村民办事更舒心。
每逢重阳节、冬至等传统节日,村里的文艺汇演、包饺子大赛、爱心义剪等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了百姓心坎上,让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温。
铸强党建“主心骨”
夯实发展“压舱石”
麻家寨村党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党支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宣传栏里的正能量海报、大喇叭里的政策宣讲、文化墙上的文明标语,让党的声音传遍村庄每个角落,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合力。
从产业发展促增收到文明新风润乡村,从党建引领强根基到民生实事暖人心,麻家寨村党支部用实干诠释担当,以实绩赢得民心。“我们将继续扛牢党建责任,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让日子越过越红火!”麻景文的话语坚定有力。
阳光下,党群服务中心的党旗迎风飘扬,指引着麻家寨村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续写新的荣光,也为更多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记者 王洋
来源:吕梁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