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引导青少年近距离触摸红色印记、赓续革命薪火,奉城镇精心策划并启动“小记者・洪炉实践营”活动。历经技能集训的专业打磨、实地研学的沉浸式体验以及庄重的结业盛典,本次实践营已圆满落下帷幕。20余名来自全区2至5年级的小记者化身“红色传承者”,以笔墨为媒传递心中敬意,用镜头为眼捕捉历史温度。他们探访红色地标、聆听英雄故事、记录时代感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锤炼品格,完成了一场兼具教育意义与成长价值的非凡旅程。
![]()
![]()
技能集训阶段

![]()
在技能集训阶段,20余名小记者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与专注的态度投入学习,围绕采访礼仪、摄影构图、节目制作基础三大核心模块展开系统训练。
从最初面对“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采访问题”“怎样通过构图赋予照片故事感”等专业课题时的懵懂好奇,到逐步熟练掌握镜头运镜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短视频的策划与拍摄,每一页认真记录的学习笔记、每一次全情投入的实操演练,都成为“小记者”专业素养稳步提升的生动注脚。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为孩子们定制的专属记者工作证与工作服装,让他们在外形上完成“小记者”身份的转变,更在心理上提前感受到作为“红色记录者”的责任与荣光。这份专属的仪式感,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动力,更让传承红色故事的信念在心中深深扎根。
![]()
![]()
![]()
![]()

课堂照片

![]()
![]()
实地研学阶段

![]()
实地研学是本次“小记者・洪炉实践营”的“重头戏”,更是小记者们将集训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孩子们佩戴着鲜艳红领巾准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手中紧握提前打磨好的采访提纲与调试完毕的拍摄设备,满怀期待地登上大巴,正式开启这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探寻之旅。

中共奉贤县委旧址展示馆
研学首站聚焦中共奉贤县委旧址展示馆——这座青砖黛瓦的建筑,曾是奉贤红色革命的“摇篮”。当年,李主一、刘晓等革命先辈在此创办曙光中学,以教育为掩护秘密建立起奉贤第一个中共县委,点燃了当地的革命火种。
随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述,盐民暴动的英勇壮举、革命烈士就义前的悲壮事迹缓缓铺展,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让孩子们眼中满是崇敬,也让历史的温度触手可及。
此时的小记者们早已进入“工作状态”:有人举着相机专注拍摄展柜里的历史文物,有人围拢在工作人员身边轻声提问,将每一个触动心灵的瞬间精心定格成珍贵影像,让红色记忆在镜头下愈发清晰鲜活。
![]()

上海奉贤抗美援朝精神学习教育基地
随后,大家前往上海奉贤抗美援朝精神学习教育基地。馆内1800件革命文物与500余幅珍贵照片,无声诉说着“最可爱的人”的英雄壮举。
当得知奉贤籍志愿军战士占上海赴朝参战人员半数以上时,孩子们眼中满是自豪与崇敬。他们一边仔细记录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一边相互交流内心感悟,用稚嫩却真诚的笔触在卡片上写下对英雄的深深敬意,让红色精神在笔尖悄然传递。
![]()
![]()
![]()
结业仪式

在最后的结业仪式上,孩子们满怀期待地接过结业证书,屏幕上播放的研学精彩视频,串联起集训时专注听讲的模样、研学中积极提问的身影、合作完成采访任务的默契瞬间。
![]()
![]()

精彩瞬间

从“零基础”成长为能拍会访的小记者从最初对采访、摄影“零基础”的懵懂探索到如今能独立完成拍摄、自信开展采访的“准小记者”;从过去对红色历史停留在书本的浅层认知,到如今亲身走进革命旧址、聆听英雄故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奉城镇“小记者・洪炉实践营”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提升专业技能的优质平台,更以沉浸式、体验式的红色教育,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
![]()
![]()
![]()
![]()

精彩瞬间

相信这群心怀红色记忆的少年,会带着此次实践营的满满收获,继续以青春视角挖掘红色故事、用童真笔触讲述革命精神,让永不熄灭的革命薪火,在新时代青少年的传承中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特约通讯员:季雨诞(奉城镇)
编辑:王鹏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